您好,欢迎您

金锋教授:精准医学时代下早期乳腺癌化疗的基石地位

2016年09月28日


金锋.png

肿瘤资讯:尽管乳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但总体而言,化疗目前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蒽环和紫杉类药物依旧是辅助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您如何看待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在治疗中的地位?

 金锋教授:过去一年中,化疗在早期乳腺癌的地位有些波折,所谓的波折就是我们原来认为乳腺癌用手术刀就能完全解决,后来发现仅仅这把刀是不够的,应该有更好的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中,化疗是基石类的治疗方法。

 过去几十年,我们从氮芥开始做化疗,逐渐出现系统的治疗方案,如CMF,后来发现单纯CMF是不够的,又出现了蒽环类药物,将蒽环类引入综合治疗中,出现了CAF和CEF。随后又发现,对于某些乳腺癌患者而言,仅仅用蒽环类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也是不够的,那么又加入了紫杉类。紫杉类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水平。在过去的十年中,对于紫杉类和蒽环类的基本用药和基石类作用似乎有些动摇。今年ASCO会议上,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重新的阐述,认为无论是蒽环类还是紫杉类,都是乳腺癌的基本用药。对于需要化疗的低危的偏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选择其中一种就够了,但是对于相对增殖活性高的患者,单药是不够的。如三阴性乳腺癌,所谓的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无论是联合还是序贯,都应该是基本用药。无论是>2cm还是>1cm的肿瘤,都应该将两者联合或序贯使用,。但对肿瘤大小1cm左右的年轻患者而言,联合使用两药也不为过。

 就靶向治疗而言,假如离开细胞毒药物,其疗效似乎大打折扣,甚至非常低微。那么如何进行有机结合?过去这一年有很多靶向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例如NCCTG N-9831、NSABP B31、BCIRG006等,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靶向治疗要跟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联合加序贯,才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对于一些偏早期的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能选择其中一种单药要好一些,既能获得高的生存质量又能获得长期生存,如果要避免心脏毒性,可能与紫杉类联合更好。

 肿瘤资讯:根据您的临床经验,哪些早期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呢?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和剂量?

 金锋教授:现在对新辅助治疗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降期,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让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第二,让不能保乳的患者获得保乳机会。在此前提下,既然说要做一个达到目的的治疗,应该说把目前的治疗手段都用上为好,比如说蒽环类和紫杉类,联合也好,序贯也好,在新辅助治疗都是可以应用的。

 就剂量而言,现在药物都有其限制剂量,这个限制剂量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安全性有保障,第二个前提是疗效有充分保障。在标准剂量的前提下进行新辅助治疗,我认为就足够了。

 肿瘤资讯:在您的演讲中提到了生物制剂和生物类似物之间的关系,请问您如何看待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的关系?

 金锋教授:在生物制剂中,原研药和生物类似物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其他场合也有提到。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仿制药,毕竟仿制药与生物类似物相比,分子量比较小,似乎应该比较好发现,也比较好合成,但也不能做到和原研药完全一致,因为原研药要基于两个基本的基础:第一,经过长期的大量的临床试验,拿到一个非常客观的结果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原研药,第二,原研药应该和当时的标准用药做一个非常好的对照,经过对照之后可能变成一个新的标准用药。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仿制药而言,假如真要拿到前台,也应该要达到两方面的标准:第一,疗效、安全性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保障,第二,和原研药进行非常好的对比,让患者最大可能性的受益。

SACN.DOC.16.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