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智策肺跃新境,共探肺癌精准治疗新途丨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肺癌分会第一届学会年会暨第十二届扬州肺癌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10月30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10月23-24日,由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扬州市抗癌协会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肺癌分会、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承办的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肺癌分会第一届学会年会暨第十二届扬州肺癌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市圆满召开。本届大会汇聚了江苏省内外肺癌领域的顶尖学者,大会主席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与执行主席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束余声教授汪步海教授共同引领会议进程。大会设置丰富多元的学术议程,以“大咖智策,肺跃新境”主会场为核心,同步开设了放疗与免疫、外科和内科等多个专场。会议议题聚焦肺癌诊疗的核心领域,参会专家开展深入解读与透彻剖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前沿的诊疗参考指南,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肿瘤资讯】小编直击会场,为大家呈现会议精彩内容。

09f14d8d54f8958292169d582b8f53e6.jpg

开场致辞

开幕式由束余声教授汪步海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1.png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赵国祥致辞:本次大会汇聚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能够充分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宝贵临床经验。专家们将围绕肺癌防治前沿展开深入探讨,令人期待。

图片2.png

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尹成雷致辞:近些年扬州市在肺癌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和成就,离不开专家、政府、患者等多方大力协作。本次会议聚焦前沿诊疗技术,致力于破解肺癌精准诊疗难题,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必将有力推动扬州地区肺癌诊疗水平的发展。

图片3.png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秘书长沈启松致辞: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顶级专家,系统分享肺癌诊疗的前沿进展,为肺癌精准诊疗注入新动能。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将继续携手各界专家与学者,共同推动肺癌诊治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图片4.png

学术会议部分

大咖智策,肺跃新境——主会场

第一节由江苏省肿瘤医院何侠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海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人花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主持。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教授开展主题报告《肺癌放射免疫进展》。于金明教授系统梳理了肺癌放射免疫的最新进展,强调在精准医学时代、尤其在免疫治疗的背景下,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外科、放疗及内科治疗中实现“精准做减法”,达到“减毒不减效”的治疗目标。面向未来,放射治疗的快速发展将得益于多领域的创新融合与转化推进,如实现智慧放疗“一键式”服务、加强放疗与其他前沿技术的协同应用、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加速质子治疗等新型设备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图片5.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开展主题报告《双特异性抗体在肺癌的应用研究进展》。吴一龙教授指出,双特异性抗体(BsAbs)的研发与应用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单通路阻断治疗耐药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其独特的优势愈发受到关注,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未来,有望逐步实现更为复杂且精准的双靶向治疗策略,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领域,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图片6.png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胡洁教授开展主题报告《EGFR-TKI耐药后的应对策略》。胡洁教授指出,EGFR突变患者经一线EGFR-TKI治疗后耐药机制复杂。对于耐药机制不明的患者,传统化疗联合方案有限,ADC新药和ICIs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地位值得探讨。针对明确耐药机制的患者,MET-TKI、EGFR/MET双抗和MET ADC药物联合EGFR-TKI的双靶方案显示出初步疗效。

图片7.png

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开展主题报告《2025年晚期肺癌少见靶点治疗进展》。范云教授系统梳理了KRAS、ROS1、HER2、BRAF四个关键靶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KRAS靶点,未来方向聚焦于探索靶向药物联合免疫与化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ROS1阳性患者,新一代TKI类药物在控制脑转移方面表现出色。在HER2靶点领域,ADC是标准二线治疗方案,未来将致力于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关于BRAF突变,一线采用免疫联合化疗的生存获益可能优于单纯靶向治疗。

图片8.png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伍刚教授开展主题报告《人工智能在放疗中的应用进展》。伍刚教授介绍了AI在肺癌、食管癌等肿瘤放疗中的多方面应用,涵盖疾病诊断与识别,影像处理、复原和判读,器官分割与靶区勾画,计划和设备QA&QC,人工智能治疗计划,同行审查和错误检测,治疗效果和毒性预测等。展望未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同质化的有机结合,并将积极探索与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全新的维度和体验,开启智慧医疗的新篇章。

图片9.png

第二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卢凯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骏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开展主题报告《靶向时代EGFR突变NSCLC脑转移的放疗》。朱正飞教授对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脑部放疗的价值展开详细阐述:通过失败复发表型的分析,脑寡转移患者是放疗的适宜人群,宜在疾病早期采用立体定向放疗(SRT)进行干预;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表明,“发现即巩固”的SRT模式效果更佳;此外,对单纯TKI治疗后转移灶退缩情况的分析提示,巩固放疗的最佳时间点为靶向药物治疗开始后的3至6个月。

图片10.png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立峰教授开展主题报告《围术期NSCLC治疗进展和思考》。王立峰教授指出,围术期免疫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早期、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对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王立峰教授强调,需要在面对诸多挑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研究设计,同时积极把握AI等新兴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机遇,以推动该领域持续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11.png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开展主题报告《SCLC临床和转化研究进展》。任胜祥教授指出SCLC治疗前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ADC(如针对B7H3、SEZ7和DLL3靶点)在SCLC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新的CD3结合剂也正在开发中。随着对SCLC亚型的进一步明确,未来有望发现更多新的治疗靶点。此外,如针对PD-1和VEGF等双特异性抗体,其独特的双靶向机制有望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为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其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图片12.png

在专家论道环节,汪步海教授邀请陈骏教授宋勇教授金卫国教授史美祺教授王佳蕾教授张同梅教授参与讨论。诸位专家围绕“在围术期治疗方法多样的今天,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这一核心议题,结合各自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临床证据为依据,分享了独到见解并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片13.png

仁心驭光,格物维新——放疗与免疫分会场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蒋晓东教授为本场会议致辞。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吴峰教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戴春华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丁昕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孙立柱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彭伟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孙长江教授担任主持。

在学术环节,各位专家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前沿报告。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就“局晚期(III期)不可切NSCLC临床转化研究探索”进行阐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韩高华教授分享“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精准靶区与放免协同”的新见解;山东省肿瘤医院王琳琳教授介绍了“质子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的进展;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安文教授针对“不适合或拒绝手术和化疗老年局部进展期(III期)NSCLC患者的治疗:国际老年放疗小组实用建议”分享策略;山东省肿瘤医院陈大卫教授进行了“山东省肿瘤医院免疫放疗原创研究分享”;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展平教授围绕“新型临床研究对肺癌新药研究的价值”展开论述。在专家论道环节,王忠超教授张琦教授杨艳教授叶国祥教授李忠军教授彭春雷教授各抒己见,深入交流。最后,孙长江教授总结会议,指出放疗与免疫的深度融合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需要同仁们共同推动领域发展。

知行合一,砥砺深耕——外科分会场

本场会议由苏北人民医院贺建胜教授、王霄霖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杨磊教授苏北人民医院金卫国教授、史宏灿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陶玉坚教授担任主持。

在学术环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群教授针对“GGO随访中进展的特征分析—中山医院随访经验”进行报告;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探讨了“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新辅助研究和手术难度六边型分级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介绍了“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与评价—胸外科思考”的新进展;江苏省肿瘤医院蒋峰教授就“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世和基因汪笑男教授聚焦“肺癌MRD研究进展与挑战”这一前沿话题进行分享;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葛勇教授阐述了“III期肺癌治疗徐医附院实践”经验。在专家论道环节,方瑛教授张治教授祝贺教授就肺癌诊疗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各自见解;袁琳教授金卫国教授杨建奇教授杨波教授朱军教授针对外科治疗的新技术和临床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史宏灿教授总结会议,指出外科治疗需坚持知行合一、砥砺深耕的理念,共同推动肺癌外科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新途方炽,洞见幽微——内科分会场

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首先为本场会议致辞。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茆勇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陈勇教授苏北人民医院贺建胜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方苏榕教授北京胸科医院张同梅教授南京医学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张全安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谦教授担任主持。

在学术环节,多位专家带来了前沿、深刻的专题报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就“非小细胞肺癌ADC药物治疗进展”进行阐述;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分享了“HER2阳性的NSCLC治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常建华教授介绍了“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诊疗新进展”;贝达药业首席医学总监毛力对“PROTACs在肿瘤药物研发现状及前景”进行展望;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教授对“肺癌适应性治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纯斌教授详细分析了“2025WCLC重磅研究的热点及冷思考”。在专家论道环节,孙雅君教授赵杰教授王月教授张崇国教授刘淮东教授张磊教授王继鹏教授围绕相关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经验,分享了诸多宝贵见解与前沿观点。最后,张全安教授进行总结,强调内科治疗需要紧跟前沿,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会议总结

本次大会的圆满举办,为我国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聚焦肺癌诊疗的前沿热点,内容丰富且深入。在肿瘤内科、外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方向,展示了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并提出了诸多发人深省的尖锐问题,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力地推动了肺癌精准诊疗水平的提升。

展望未来,相信在肺癌精准诊疗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与持续探索,将不断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与福祉,助力肺癌治疗迈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