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 | 运城市中心医院张浩玲教授:以“剂型突破”优化用药逻辑,为乳腺癌长期管理注入新动力

11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乳腺癌的慢病化趋势愈发显著,尤其是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群中,卵巢功能抑制(OFS)成为治疗路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治疗越长期,越需要关注“细节决定体验”的现实问题。在传统GnRHa治疗已成常规的当下,2.2新药却在临床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从“用药方式”出发,重新塑造患者与治疗之间的互动,也带来了医生对长期管理的再认知。


本期【说文解药】专栏特邀运城市中心医院张浩玲教授进行主题分享,围绕“剂型突破”如何驱动OFS治疗价值跃升展开深度探讨。

张浩玲
副主任药师

运城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共病精准诊疗分会 委员
山西省执业药师协会合理用药分会 委员
山西省执业药师协会合理用药分会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 委员
山西省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专业委员会员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省级培训考核药学专家组成员
运城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及疼痛方面的临床药学及教学工作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张浩玲教授指出,在长程激素治疗的临床管理中,一个关键的转变正在发生:对治疗结局的评估已从单一的临床疗效维度,扩展至包含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内的多维体系。她观察到,传统GnRHa制剂导致的治疗中断,其根源往往并非药效学问题,而是由其给药系统固有缺陷所引发的低耐受性,例如与大规格外径相关的程序性疼痛、操作复杂性以及未能避免的初始释放与末端浓度低谷。戈舍瑞林微球作为2.2类改良型新药,其研发逻辑正是对上述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直接回应。它通过微球技术实现了药物释放动力学的优化,旨在获得一个接近零级释放的平稳血药浓度谱,从而在理论上提升内分泌抑制的稳定性并改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给药装置的小型化和流程简化,它大大地降低了治疗负担。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长周期OFS治疗的真实世界中,药物剂型所带来的“体验感”与“便捷性”往往是决定患者依从性的核心变量之一。专家们从实际案例出发,分享了微球注射更易为年轻患者接受、临床使用中护士操作简便、患者反馈良好等真实体验,也指出这一新剂型正在逐步填补“疗效稳定”与“体验友好”之间的鸿沟,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路径。“治疗不只是杀灭肿瘤细胞,更是帮助患者走得更远。”正如本期【说文解药】所展现的,真正能被患者接受、持续并信赖的治疗,往往源自于“看似不起眼”的优化。而2.2类改良型GnRHa药物,正是通过这些“微创新”撬动了乳腺癌长期管理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