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龚晛博士:S1900E:一项II期研究评估共突变对sotorasib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IV期 / 复发性 KRAS G12C突变非鳞状(Non-sq)NSCLC的影响解读

07月03日
作者:龚晛
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第九届“35under35”报名已正式结束,数百位青年肿瘤医生将继续参与后续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展示青年医生的风采!第一轮为ASCO摘要解读,候选人在2024&2025 ASCO口头报告专题中自由选择一份进行点评,现进行集中展示,供各位品评!如您喜欢,请不吝点赞或分享,让更多的医生同道看到!同时,您也可以在下方发表您的见解哦!
龚晛
主治医师、博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一科 主治医师
博士研究生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KRAS突变肺癌的靶向治疗
主持厅级、校级课题多项

ASCO摘要

Abstract 4017

S1900E: A phase II study examining impact of co-mutations on sotorasib for previously treated stage IV/recurrent KRAS G12C mutated (MUT) non-squamous (Non-sq)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ECOG-ACRIN led Lung-MAP Sub study).

S1900E:一项II期研究评估共突变对sotorasib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IV期 / 复发性 KRAS G12C突变非鳞状(Non-sq)NSCLC的影响(ECOG-ACRIN主导的Lung-MAP子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

在经治的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中,变构KRAS G12C抑制剂Sotorasib相比多西他赛(Docetaxel)显示出更优的疗效(客观缓解率 ORR 28% vs 13%)。S1900E研究首次前瞻性地根据抑癌基因(如 TP53、STK11 和 KEAP1)中的共突变情况,测试Sotorasib在KRAS G12C突变 NSCLC中的疗效。本研究报告了S1900E研究中TP53和STK11共突变队列的结果,并假设共突变不会影响Sotorasib的疗效。

研究设计

在LUNGMAP筛选主方案中通过FoundationOne CDx组织检测确定为KRAS G12C突变的患者被分配到S1900E研究。入组患者为IV期/复发性非鳞状 NSCLC,既往接受过 ≥1 线全身治疗后出现进展,且ECOG PS评分为0-1。研究设置了3个生物标志物队列:队列1(TP53 共突变 & STK11野生型、KEAP1/NFE2L2/CUL3);队列2(STK11 共突变 & TP53野生型、KEAP1/NFE2L2/CUL3);队列 3(所有其他患者)。主要目标是评估每个队列中根据 RECIST 1.1 标准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队列 1 和队列 2 的可评估患者入组目标分别为 40 例和 25 例,这是基于一个单阶段二项式设计,要求在单侧5%水平下以90%的把握度排除14%的ORR(历史二线多西他赛的ORR)。

研究结果

S1900E 研究已完成入组,2021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共入组118例患者,其中103例可评估;59例(57%)为女性,86例(84%)为非拉丁裔白人。在TP53共突变队列(N=48;40例可评估)和STK11共突变队列(N=28;25例可评估)中,分别有68%和68%的患者仅接受过一线既往治疗,70%和76%的患者接受过铂类化疗和PD-(L)1免疫治疗联合治疗,68%和 24%为女性,已知PD-L1表达(≥1% / ≥50%)分别为 95%/45% 和 43%/0%,且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吸烟史。在TP53共突变队列中,确认的ORR 为35%(CI 23-47)。在STK11共突变队列中,确认的ORR为16%(CI 4-28)。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在TP53共突变队列中数值上更高。≥3级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既往Sotorasib单药报告相似。

结论

TP53共突变队列达到了其主要终点,而STK11共突变队列则未达到,这表明 STK11共突变对Sotorasib在KRAS G12C NSCLC中的疗效有不利影响。S1900E队列3(可能包含KEAP1/NFE2L2及其他共突变)的结果将在后续报告,通过ctDNA分析确定的耐药模式也将一并报告。
临床试验信息:NCT04625647。
研究资助者:NIH/NCI/NCTN基金U10CA180888, U10CA180819。

解读

Sotorasib的诞生与挑战:从“不可成药”到临床现实

KRAS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事件之一,约25–30%的患者携带KRAS基因突变。其中,KRAS G12C突变(第12密码子的甘氨酸被半胱氨酸取代)约占所有KRAS突变的40%[1]。由于KRAS蛋白结构特殊,长期被视为“不可成药”的靶点,直至2013年Shokat团队首次发现某些化合物可与KRAS G12C突变位点的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从而将其锁定于失活构象[2],为该领域的靶向治疗带来突破。

由此诞生的KRAS G12C抑制剂Sotorasib,在CodeBreaK 100研究中展现出36%的客观缓解率(ORR)、10个月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以及58%的6个月缓解维持率[3],于2021年获得FDA加速批准上市。然而,在随后的III期临床试验CodeBreaK 200中,其在总生存期(OS)方面未显著优于传统化疗药物多西他赛[4],这提示Sotorasib的临床价值可能因患者的分子特征而异。

S1900E研究作为首个前瞻性评估共突变影响的研究,意在通过分子层面对KRAS G12C患者进行精准分层,从而优化疗效判断与治疗策略。

STK11突变:Sotorasib疗效的独立耐药标志

KRAS突变肿瘤中,TP53、KEAP1与STK11是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其本身即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潜能[5,6]。近年来,研究者尝试探讨这些共突变是否影响KRAS G12C靶向药物的疗效。

2023年,Negrao等人汇总来自欧美21个中心共424例患者,分析Sotorasib或Adagrasib治疗效果。结果显示KEAP1突变可能降低Sotorasib疗效,但未发现STK11突变对OS或ORR的显著影响[7]。然而,Skoulidis等人随后基于CodeBreaK 200的分析指出,STK11和KEAP1突变均与PFS、OS显著下降相关[8],这一结果与前者相矛盾,提示共突变对疗效的影响可能更复杂。

S1900E研究以其前瞻性设计解决了上述争议。研究通过排除KEAP1、TP53等潜在混杂因素,首次明确了STK11突变对Sotorasib具有独立的不利影响:STK11单突变患者的ORR仅为12%,未达研究设定终点;其mPFS为4.1个月,显著低于TP53突变组(ORR 38%,mPFS 5.7个月)和无高危突变的OTHER组(ORR 34%,mPFS 7.1个月)。此外,57%的STK11突变患者PD-L1表达水平低于1%,提示该突变可能通过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机制诱导药物耐受。

前瞻性共突变模型:推动Sotorasib治疗进入精准分层新阶段
S1900E通过预设严格的生物标志物队列(如STK11组排除TP53/KEAP1突变),解决了回顾性研究的混杂偏倚问题,为STK11的独立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其基于Lung-MAP主方案的平台优势纳入了更多前线治疗患者(多数仅1线既往治疗),证明生物标志物分层在二线治疗中同等重要。而"OTHER"队列中63%无共突变患者的良好疗效(mPFS 7.1个月),提示此为单药治疗的优势人群,为精准筛选受益者指明方向。

然而,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样本量不足导致亚组分析效能不足(例如KEAP1突变患者仅9例);其次,“OTHER”队列存在异质性(包含26%的双突变患者),可能干扰高危突变效应的评估;此外,真实世界中分子检测平台的差异性也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外推性。

展望未来:从争议到共识的精准医学实践

S1900E以前瞻性证据终结了STK11作用的争议,推动KRAS G12C治疗进入共突变分层时代。基于研究证据,未来我们的临床决策需遵循"共突变驱动"原则:STK11突变(KEAP1野生型)患者应避免Sotorasib单药(ORR<15%),优先考虑联合用药或免疫激活策略;而无高危突变的患者是单药最佳候选群体(mPFS可达7个月以上)。实践中必须完善分子检测:除KRAS G12C外,应涵盖TP53、STK11、KEAP1以及SMARCA4、CDKN2A等基因以全面评估风险分层。

本研究的局限性恰恰为未来突破指明了方向:首先,需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验证结论的普适性;其次,应遵循精准医学理念,在基因组基础上整合转录组特征、免疫微环境等多维数据构建分层模型,实现对目标患者的精细分组,从而突破单一治疗模式,将"难治靶点"转化为个体化治疗机遇。

指导老师点评

杨璋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龚医生对S1900E研究的解读结构严谨、逻辑缜密:从KRAS G12C抑制剂研发历程切入,精准剖析CodeBreaK 200的OS阴性结果与共突变争议,以前瞻性队列设计为锚点,通过"排除混杂突变"的关键方法论,首次确证STK11是独立耐药标志,终结回顾性研究矛盾;进而深度延伸临床转化价值,提出"共突变驱动分层"策略——明确STK11突变患者需规避单药(优先联合/免疫激活)、无高危突变者单药获益显著,并强调TP53/STK11/KEAP1多基因检测的临床必要性;同时以批判性视野指出局限(KEAP1亚组样本不足、"OTHER队列"异质性),前瞻性呼吁整合转录组/免疫微环境数据构建分层模型,为突破"难治靶点"指明个体化路径。全文将分子机制、临床实践与科研突破有机联结,彰显精准医学的前沿洞察。

参考文献

[1] ARBOUR K C, RIZVI H, PLODKOWSKI A J,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KRAS-G12C-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 Cancer Res, 2021, 27(8): 2209-15.
[2] OSTREM J M, PETERS U, SOS M L, et al. K-Ras(G12C) inhibitors allosterically control GTP affinity and effector interactions [J]. Nature, 2013, 503(7477): 548-51.
[3] SKOULIDIS F, LI B T, DY G K, et al. Sotorasib for Lung Cancers with KRAS p.G12C Mutation [J]. N Engl J Med, 2021, 384(25): 2371-81.
[4] PAZ-ARES L, MEHTA B, WANG Y, et al. Sotorasib versus docetaxel: evidence supporting CodeBreaK 200 [J]. Lancet Oncol, 2024, 25(8): e334.
[5] VOGELSTEIN B, FEARON E R, HAMILTON S R, et al. Genetic alterations during colorectal-tumor development [J]. N Engl J Med, 1988, 319(9): 525-32.
[6] HOLLSTEIN P E, EICHNER L J, BRUN S N, et al. The AMPK-Related Kinases SIK1 and SIK3 Mediate Key Tumor-Suppressive Effects of LKB1 in NSCLC [J]. Cancer Discov, 2019, 9(11): 1606-27.
[7] NEGRAO M V, ARAUJO H A, LAMBERTI G, et al. Comutations and KRASG12C Inhibitor Efficacy in Advanced NSCLC [J]. Cancer Discov, 2023, 13(7): 1556-71.
[8] SKOULIDIS F, LI B T, DE LANGEN A J, et al.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sotorasib clinical efficacy in KRAS(G12C)-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Nat Med, 2025.

【温馨提示】:如果您觉得龚晛医生解读的好,请在下方为他点赞并将文章分享给更多的同道!当然,您也可以在下方留下您的个人见解哦!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35under35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