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前腺纪实 | 从研究进展到临床实践,解读前列腺癌诊疗新趋势

07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jpg

近年来,前列腺癌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研究进展,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在近期结束的2025 ASCO大会中,前列腺癌诊疗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前沿的分享,最新一期的前腺纪实科学研讨会顺利举办,会议邀请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海峰教授、李海皓教授、栾婷教授、李森茂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白宇教授、杨宏教授、赵斌教授、李瑞乾教授、毕城伟教授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杨茂林教授围绕前列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诊疗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内容精彩纷呈。现整理内容精粹与读者分享。

2025 ASCO最新研究进展分享

达罗他胺三联疗法实现晚期前列腺癌病理完全缓解

新型生物标志物ctDNA指导下的精准治疗策略

真实世界数据验证PSA深度应答与生存获益正相关

  • ARANOTE III期研究(Abs 5004)

ARANOTE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对HRQoL及疼痛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达罗他胺联合ADT治疗mHSPC患者,显著延长FACT-P总评分下降时间5.1个月(16.6 vs 11.5月,HR=0.76),在社会/家庭功能(HR=0.79,95% CI: 0.64–0.98)、功能状态(HR=0.78,95% CI: 0.63–0.96)及泌尿症状(HR=0.78,95% CI: 0.61–0.99)方面的恶化时间均较安慰剂组延长。尤其在PSA<0.2 ng/mL亚组中,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改善更为显著。

  •  IRONMAN真实世界分析(Abs 5002)

 IRONMAN(是基于多国多中心的真实世界分析,旨在评估mHSPC患者在接受ADT+ARPI±多西他赛治疗后,PSA>0.2 ng/ml的预后意义。

研究建立PSA分层预后模型:ADT+ARPI治疗后12个月PSA>0.2 ng/mL(高风险组)对比PSA<0.02ng/ml(低风险组),患者的3年OS率仅为45.3% vs低风险组92.7%,死亡风险升高7.34倍。而0.02–0.2 ng/mL组3年OS率为80.0%,OS死亡风险(aHR)为低风险组的2.16倍(95% CI:1.06–4.41)。结果表明在ADT联合ARPI治疗后12个月PSA >0.2 ng/mL的mHSPC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提示此类患者可作为未来治疗强化研究的重要靶点。

  • ctDNA指导精准治疗(Abs 5066/5056)

加拿大11中心研究评估了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筛选的mCRPC患者的达罗他胺治疗效果。结果表明ctDNA 基因分型是一种有效的筛选潜在新疗法的方法,适合多中心协作组环境,在本研究中CDK4/6、MET或PLK4抑制剂未观察到临床获益,而WEE1激酶抑制剂(BM阴性队列)和AKT抑制剂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活性。

该研究的子研究分析了基于AR ctDNA筛选达罗他胺用于既往接受过ARPls治疗的mCRPC患者,结果表明达罗他胺在ARPI经治的未筛选mCRPC患者中显示出一定活性,而ctDNA分析富集了更可能从达罗他胺中获益的患者,包括存在SPOP突变、AR扩增以及AR突变(L702H或T878A)的患者。

  • 网络荟萃分析(Abs e17089/Abs e17092/ Abs e17094/ Abs e17108)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在HSPC以及CRPC患者的治疗中,达罗他胺联合ADT的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同时安全性良好,支持达罗他胺联合治疗作为mHSPC的优选治疗方案之一。

  • ARASTEP研究(Abs TPS5131)

ARASTEP研究是一个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ADT对高风险BCR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研究主要终点为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的PSMA PET/CT 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本研究计划从23个国家纳入750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口服达罗他胺600 mg每日两次联合ADT组或安慰剂联合ADT组,治疗持续24个月或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毒性或撤回知情同意。截至2025年1月,已从220个研究中心随机入组458例患者。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转化实践:达罗他胺三联方案突破治疗困局

病例1:58岁高危mHSPC患者(T3bN1M1b,Gleason 4+4=8)

▸ 阿帕他胺+ADT实现PSA<0.1 ng/mL
▸ 转换达罗他胺+多西他赛+ADT后
▸ 骨转移灶代谢活性显著降低
▸ 成功实施根治术获病理完全缓解

病例2:66岁极高危mHSPC(T3N1M1,Gleason 5+5=10)

▸ 达罗他胺三联治疗4个月,6次化疗后PSA下降99.3%
▸ 考虑降期手术,术后病理未见肿瘤细胞
▸ 实现晚期肿瘤向pCR的转化治疗

病例3:50岁极高危HSPC(T4N1M0,Gleason 4+5=9)

▸ 达罗他胺三联治疗5个月,8次化疗后PSA <0.1 ng/ml
▸ 病灶缩小59.9%、淋巴结转移灶减少
▸ 成功手术,术后病理肿瘤残留仅3%
▸ 新辅助化疗对于极高危患者的转化提供支持

专家共识与展望

治疗可及性优化

推进创新药物纳入医保,建立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患者治疗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于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全程安全管理

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虽显著拓展了治疗选择,但其特有的不良反应谱系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治疗决策应秉持"疗效与生活质量并重"原则,整合肿瘤治疗、症状管理和心理支持资源,最终实现生存获益与功能保留的精准平衡。对于肿瘤的治疗不应当只局限于对于疗效的追求,如何平衡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及关注,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耐药后治疗探索

当前前列腺癌临床实践仍有很多挑战亟待突破:针对晚期患者通过转化治疗策略争取手术机会,从而为患者争取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以及对于晚期耐药患者探索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尽管PARP抑制剂与PSMA靶向疗法等部分新型治疗能够给化疗耐药的患者提供相应的选择,但针对多线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需求仍是未来临床探索的方向。

多学科协作

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模式,进一步个体化治疗决策,帮助复杂病例的全程管理,打破学科壁垒,将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与患者中心理念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前列腺癌诊疗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