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前腺纪实 | 聚焦2025 ASCO前沿动态,引领前列腺癌治疗新变革

06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jpg

在近期结束的2025 ASCO大会中,前列腺癌诊疗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前沿的分享,最新一期的前腺纪实科学研讨会聚焦2025 ASCO前列腺癌治疗最新进展,特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炬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正东教授担任讲者,并邀请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易汉杰教授、南昌市第一医院杨庞教授、南昌市第一医院游勇飞教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饶品浪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齐雪亮教授共同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现整理内容精粹与读者分享。

唱响ASCO:达罗他胺数据重磅更新

2025 ASCO大会公布了AEANOTE研究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结果1。ARANOTE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ADT在mHSPC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此次报告了HRQoL结局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达罗他胺组延长了前列腺癌功能评估量表(FACT-P)总分恶化时间5.1个月(中位时间分别为16.6个月及11.5个月,HR=0.76,95% CI:0.61–0.93)。在FACT-P各子量表中,达罗他胺组在社会/家庭功能(HR=0.79,95% CI: 0.64–0.98)、功能状态(HR=0.78,95% CI: 0.63–0.96)及泌尿症状(HR=0.78,95% CI: 0.61–0.99)方面的恶化时间均较安慰剂组显著延迟。达罗他胺组在疼痛进展时间方面也具有显著延缓作用(HR=0.72,95% CI: 0.54–0.96)。在接受达罗他胺治疗的患者中,任何时间点达到PSA<0.2 ng/mL者与始终PSA≥0.2 ng/mL者相比,其FACT-P总分恶化和疼痛进展的时间均明显延长,提示PSA缓解与HRQoL改善密切相关。ARANOTE研究表明,除了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达罗他胺在改善HRQoL和疼痛控制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优势。
 
本次ASCO大会还发布了一项基于贝叶斯比例风险模型的网络荟萃分析2,纳入ARANOTE、ARCHES、TITAN和LATITUDE四项临床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方案对mHSPC患者HRQoL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达罗他胺+ADT在延缓HRQoL恶化时间方面表现最优,SUCRA排序概率为93%。该网络荟萃分析表明,与其他ARPI+ADT方案相比,达罗他胺联合ADT在维持mHSPC患者HRQoL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mHSPC人群的优选治疗方案之一。
 
既往多项RCT研究已经证实mHSPC患者从ADT联合ARPI或多西他赛中获益,但尚不清楚老年患者是否从强化治疗中获益。本次ASCO大会发布了一项网络荟萃分析3,筛选评估了老年mHSPC患者(年龄≥70或75岁)疗效评估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并排序。结果显示,达罗他胺+ADT+多西他赛的三联疗效在老年患者群体中显示出最显著的总生存(OS)的改善。
 
郭炬教授:在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类药物中,达罗他胺展现出显著的安全优势。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该药物在真实世界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相较于其他同类药物,其疲劳、皮疹等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明显降低。

易汉杰教授:除了临床硬终点,当前研究设计也越来越关注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可能影响生存获益。理想的治疗药物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这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管理尤为重要。

杨庞教授:达罗他胺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这使得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耐受性。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达罗他胺的安全性优势更为明显,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放心的治疗选择。

饶品浪教授:达罗他胺出色的安全性特征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的依从性不仅能确保药物疗效的最大化,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临床观察显示,由于该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患者能够坚持规范治疗。

重要策略:关注三联疗法治疗时机和优势人群,精准布控获益更大

数据显示,高瘤负荷患者在mHSPC患者群体中占比高达63%~95%;高瘤负荷mHSPC往往面临肿瘤侵袭性强、疾病进展快等治疗困境,而且由于其肿瘤复杂性更高,ARPI通路治疗疗效往往受限。因此如何为这类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存在AR扩增、PTEN或RB1突变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且与对ARPI疗效降低相关,但对紫杉烷类药物(如多西他赛)的疗效影响较小。
 
临床前模型显示,AR与非AR通路的联合治疗,更有利于抑制细胞繁殖、激发细胞毒作用。以达罗他胺为代表的新型AR抑制剂与多西他赛发挥协同增效,可以发挥1+1>2的作用。ARASENS研究显示,对于高瘤负荷mHSPC患者,达罗他胺三联治疗降低31%的死亡风险;对于高危负荷mHSPC患者,降低29%的死亡风险;对于内脏转移mHSPC患者,降低21%的死亡风险4,5。2025 ASCO大会公布的STAMPEDE研究最新附属研究提示6,PTEN失活联合Decipher评分高危可作为mHSPC患者从多西他赛强化治疗中获益的关键标志物。这些都为ADT联合化疗的精准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
 
那么,在高肿瘤负荷mHSPC患者中,不同化疗治疗顺序的疗效获益是否有差异?2025年ASCO大会报道一项回顾性研究7,纳入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数据库696例新诊断mHSPC患者,同时接受多西他赛和ARPI治疗,其中高瘤负荷581例。多西他赛早期组为ADT后4个月后接受ARPI治疗;多西他赛晚期组为ADT后4个月内接受ARPI治疗。结果显示,高瘤负荷mHSPC早期接受多西他赛相比晚期多西他赛有更长的中位OS(29.3 vs 36.3个月,p<0.001,HR 0.65,95%CI 0.53-0.80)和中位rwPFS(12.5 vs 17.0个月,p<0.001,HR 0.63,95%CI 0.52-0.76)。 
 
郭炬教授:目前前列腺癌已知治疗通路主要聚焦于: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PI3K通路、细胞周期调控通路以及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但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动态演化特征,现有认知有限,还有未知机制亟待探索。针对高瘤负荷患者的治疗策略,从作用机制而言,以多西他赛为代表的化疗药物主要靶向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于已经接受过多重AR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若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已显著降低,此时再启用化疗的获益可能有限。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符合指征的高瘤负荷患者,更主张在疾病早期阶段适时引入化疗。
 
易汉杰教授:对于高瘤负荷mHSPC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这种联合策略不仅能有效弥补单纯雄激素信号通路抑制的局限性,而且适合对于那些经过多线治疗后、容易发生神经内分泌分化,对雄激素剥夺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和机制研究,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mHSPC患者,应充分考虑在疾病早期阶段引入多西他赛化疗,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疾病控制时间和更好的生存获益。
 
齐雪亮教授:达罗他胺联合ADT及多西他赛的三联治疗方案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整体不良反应可控,治疗依从性好能后帮助高瘤负荷患者实现很好的疗效,保证生活质量。在实施多西他赛化疗时,必须严格执行预处理方案,包括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同时需要建立规范的随访监测机制,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这对确保治疗安全至关重要。
 
洪正东教授:对于45-60岁、侵袭性强的前列腺癌患者群体,推荐采用更为积极的联合治疗方案。三联疗法在这一人群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首先,多模式联合可以全面阻断肿瘤进展的多个通路;其次,年轻患者通常对治疗的耐受性更好;最重要的是,这种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控制高侵袭性肿瘤的发展。

预后关键:PSA深度缓解显著改善生存

PSA作为前列腺癌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项研究提示,早期、深度的PSA缓解可能预示着更好的长期结局。 2025版EAU前列腺癌指南强调PSA≤0.2 ng/ml是mHSPC重要的预后指标8;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指南9也指出,对处于根治术后/根治性放疗后非转移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等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需要将PSA控制在0.1ng/ml或0.2ng/ml以下,以减少疾病进展,增加生存获益。
 
本次ASCO大会报道了IRONMAN研究的最新结果,探索了经ARPI强化治疗的mHSPC患者在治疗6-12个月后PSA>0.2 ng/ml的预后意义。IRONMAN是一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多国真实世界队列研究10,结果显示,在接受ADT+ARPI治疗的mHSPC患者中,治疗6-12个月时的绝对PSA水平具有预后12个月PSA≥0.2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约5倍:治疗6-12个月时PSA≥0.2 ng/ml提示预后不良,可考虑参加开展强化治疗的临床试验;治疗6-12个月时PSA<0.2 ng/ml (尤其<0.1 ng/ml) 提示预后良好可考虑降级治疗策略。
 
洪正东教授:在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若患者PSA水平未能达到理想控制状态,临床医生应考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强化治疗策略。现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PSA维持在更低水平与患者更优的长期预后显著相关。因此,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实现PSA深度控制,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期待更多前瞻性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
 
游勇飞教授: PSA不可测与前列腺癌患者长期预后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证实,PSA不可测状态往往预示着更好的PFS和OS。因此,临床治疗中应当将PSA监测作为疗效评估的核心指标,通过规范化的PSA随访体系,及时发现PSA变化趋势,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Alicia K. Morgans. 2025 ASCO. Abs 5004.
2. Neal D. Shore, et al. 2025 ASCO, Abs e17092.
3. Susu Zhou ,et al. 2025 ASCO, Abs 5088.
4. Hussain M, et al.  J Clin Oncol. 2023 Jul 10;41(20)3595-3607
5.Smith MR, et al. N Engl J Med. 2022;386(12):1132-1142.
6. Emily Grist , et al. 2025 ASCO, Abs 5003.
7. Jasnoor Malhotra , et al. 2025 ASCO, Abs 5097.
8.https://d56bochluxqnz.cloudfront.net/documents/full-guideline/EAU-EANM-ESTRO-ESUR-ISUP-SIOG-Guidelines-on-Prostate-Cancer-2025_2025-03-24-120144_rinw.pdf
9.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科学出版社,2022.
10.Michael Ong,et al . 2025 ASCO, Abs 5002 .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