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十八届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学术大会|刘学文教授:AI赋能靶区勾画、多瘤种协作引领放疗新时代

05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第十八届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学术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泛珠江区域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协作与研究迈上新台阶。本次会议聚焦多瘤种诊疗进展,对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优化、不良反应管理策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肿瘤资讯】有幸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刘学文教授回顾会议的核心议题与突破性观点,展现泛珠江区域在提升肿瘤诊疗水平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刘学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放疗中心主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访问学者、博士后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专委会/恶性间皮瘤专委会 委员
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管理专委会 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食管癌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湖南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自面上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Oncogene等肿瘤学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曾获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Merit Award

热点问题的聚焦与深入探讨

本次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学术大会内容丰富,涵盖了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盆腔肿瘤等多个瘤种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区域内协作组的科研成果,体现了协作组在整合患者治疗需求和资源方面的高效协作。会议展示了大量研究成果,例如鼻咽癌的“增效减毒”治疗、靶区勾画以及区域共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区域诊疗规范化,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此外,肺癌诊疗进展成为会议的另一大热点。专家们分享了区域内多中心研究及典型病例,并就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展开深入交流。会议指出,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虽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如治疗时机、剂量选择以及不同放疗技术(如光子治疗、质子/重离子治疗)与免疫治疗的优化组合等。未来,泛珠江区域将进一步探索放疗与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协同模式,以提升疗效并降低毒性。

免疫联合放疗中的不良反应管理策略

在免疫联合放疗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管理至关重要。专家们在会议中分享了临床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靶区设计、剂量限制和生物标志物等手段来规避风险。例如,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相关性肺炎,而放射治疗本身也可能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研究数据表明,通过调整放疗靶区、控制肺部受量等方式降低毒性反应,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例如,通过调整放疗靶区、控制V20等方式可显著降低有症状的肺炎发生率。

目前,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时机仍是研究热点。例如,对于III期肺癌,是采用同步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还是先通过免疫联合化疗诱导治疗缩小肿瘤体积再行放疗,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显示,放疗需要通过剂量分割调整和靶区个体化设计主动适应免疫治疗的特点,才能实现“1+1>2”的疗效与“1+1<2”的毒性。

AI在肿瘤放疗中的未来方向

人工智能(AI)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是本次会议的又一重要议题。AI将在以下方面深刻改变放疗实践:第一、靶区勾画的智能化,AI可大幅缩短复杂靶区(如鼻咽癌)的勾画时间,从传统的3-4小时减少至1小时以内,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勾画准确性;第二、放疗流程的优化管理,AI可整合放疗全流程(定位、计划制定、治疗实施及随访),实现智能化管理,提升效率并改善患者体验;第三、疗效与毒副反应的预测,基于大模型的AI技术可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帮助医生提前调整治疗方案。未来,“数字孪生”技术有望通过构建患者虚拟模型,实时整合生化指标、影像学数据及治疗反应,为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12日
韩月仙
寿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5月12日
张德伟
黄骅市人民医院 | 放疗科
在免疫联合放疗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管理至关重要。
05月12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