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TNM分期第9版更新要点与临床意义:从解剖学分层到精准医学的演进

04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220万例,死亡病例180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8.4%。随着驱动基因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美国SEER数据库(2013-2019年)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年生存率已从历史不足5%提升至23.4%。在此背景下,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于2023年WCLC公布的第9版TNM分期(2024年实施),通过细化淋巴结和转移灶分层,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解剖学依据。本文系统梳理其更新要点、循证依据及临床挑战。

数据来源与分期演进

多中心数据库的扩展与局限

第9版TNM分期基于2011-2019年全球25个国家75个中心的124,581例肺癌数据,经严格筛选后最终纳入87,043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73,19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8,045例),呈现三大特征:

  • 地域分布:亚裔患者占比显著提升至56%(第8版为35%),欧洲患者占25%,北美16%,中东/非洲0.1%(首次纳入);

  • 治疗模式:47%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31%接受综合治疗,关键局限是未包含任何接受靶向或免疫治疗的患者;

  • 病理类型:腺癌(54%)、鳞癌(28%)、小细胞肺癌(6.4%)、大细胞癌(1.2%)等,其中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仅占0.8%。

分期系统的三次革新

  • 第7版(2009年):基于1990-2000年20个国家100,869例数据,首次建立IASLC淋巴结图谱,统一了全球淋巴结站点的定义标准;

  • 第8版(2017年):依据1999-2010年16个国家94,708例数据,确立了肿瘤最大径(≤1cm、1-2cm、2-3cm等)对预后的精确影响;

  • 第9版(2024年):首次前瞻性收集了EGFR/ALK等分子标志物数据(但暂未纳入分期标准),为第10版奠定基础。

第9版核心更新与预后证据

N分期的精细化分层

  • N2亚组划分:

p-N2a(单站转移)vs p-N1:死亡风险HR=1.45(95%CI 1.31-1.60,P<0.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1% vs 58%;

p-N2b(多站转移)vs p-N2a:HR=1.46(1.32-1.62,P<0.001),5年生存率40% vs 51%。

  • 临床意义:原ⅢA期T1N2M0患者中,单站转移者(N2a)降为ⅡB期,这部分患者可能不再需要PACIFIC模式的巩固免疫治疗。

M1c的器官系统分层

  • M1c1(同系统多灶转移,如多发肝转移):预后显著差于M1b(单器官转移),5年生存率降低约15%;

  • M1c2(多系统转移,如肝+骨转移):死亡风险较M1b提高30%以上(具体HR待IASLC官方公布)。

分期调整实例

  • 第8版ⅡB期(T1N1M0)→ 第9版ⅡA期;

  • 第8版ⅢA期T1N2M0 → 第9版细分为:T1N2aM0(ⅡB期)和T1N2bM0(ⅢA期)。

临床争议与未来方向

数据与治疗时代的脱节

  • 治疗滞后性:数据库截止2019年,未纳入KEYNOTE-189、CheckMate-227等免疫治疗研究数据,可能低估PD-1抑制剂对晚期患者生存的影响;

  • 病理亚型缺失:日本JCOG0201研究显示,微乳头/实体型(HR=1.8,95%CI 1.35-2.40)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伏壁型降低25%。

T分期未更新的争议

  • 胸壁侵犯:MD Anderson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胸壁侵犯T3患者的5年生存率(42%)显著低于其他T3原因(如肿瘤大小,51%);

  • 其他高危因素:

气道播散(中国多中心研究显示发生率49.4%,HR=1.8);

脉管癌栓(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数据:5年生存率73.3% vs 无癌栓88.1%,P<0.001)。

N分期的实践挑战

  • 评估方法差异:欧洲ESMO指南推荐EBUS(敏感性89%)作为金标准,但全球仅35%中心常规使用;

  • 包膜侵犯:JCOG研究显示存在包膜侵犯者局部复发率增加2倍(HR=1.54,P<0.001)。

分子时代的呼唤

第10版需解决两大关键问题:

  • 驱动基因影响:ALEX研究显示ALK阳性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达64%,显著高于野生型;

  • MRD检测:2022年《Nature Medicine》报道术后ctDNA阳性患者复发风险HR=5.8(95%CI 3.5-9.6)。

精准分期的必由之路

第9版TNM分期通过解剖学细化提升了预后分层精度,但其局限性提示未来需:

  1. 建立全球协作平台:如IASLC发起的Lung Cancer Staging Project 2.0,计划纳入2020年后10万例靶向/免疫治疗患者;

  2. 开发智能分期系统:整合CT影像组学(如肿瘤异质性评分)和液体活检(cfDNA甲基化);

  3. 开展前瞻性验证:针对N2a降期患者,Ⅲ期临床试验(如NCT05263947)正在评估辅助治疗降阶梯的可行性。

随着IASLC第10版委员会启动工作,肺癌分期正从"一刀切"的解剖学框架迈向"解剖+分子+动态监测"的4.0时代,最终实现真正的个体化全程管理。


参考文献

1.https://www.iaslc.org/research-education/publications-resources-guidelines/staging-cards-thoracic-oncology-9th-edition  2.https://mp.weixin.qq.com/s/rqv-P7ku1Sjk9qFx4Dqa-w  3.https://mp.weixin.qq.com/s/R488YdJ_iUzBZrMYWCwLdw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29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肺癌TNM分期第9版更新要点与临床意义
04月28日
乐凌云
余姚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04月28日
田英娜
馆陶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从解剖学分层到精准医学的演进 来源:肿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