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靶握中枢,规范诊疗 |《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巡讲(北京站)圆满落幕!

04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巡讲项目——北京站,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盛大召开并圆满落幕!

图片1.png

本次会议汇聚了肺癌领域的众多顶尖专家与同仁,共同解读最新指南,分享前沿进展,探讨临床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为推动我国肺癌诊疗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群贤毕至,共襄盛举

本次会议荣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指南》编写专家组组长支修益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晓燕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图片2.png

上午9时30分,会议在执行主席李晓燕教授的主持下隆重开幕。大会主席支修益教授汤传昊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

图片3.png

支修益教授指出,全球癌症发病数字持续上升,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尽管肺癌发病率可能继续增加,但各级政府正高度关注降低肺癌死亡率和提高五年生存率,以此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肺癌早诊率、加强筛查、鼓励新技术开发及新药物研究,对于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至关重要。目前,虽然治愈肺癌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患者可以实现带病生存。《指南》发布是提升全国诊疗水平的起点,后续将通过多种方式推广,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指导,缩小医疗质量差距,此外,还需要提高医疗从业者及公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的认识和理解。在《指南》的推广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肺癌防治的重要性,强调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的必要性,以提高公众对肺癌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图片4.png

汤传昊教授表示,《指南》的编写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经过近一年的反复研讨与循证更新,最终形成了一份极具价值的成果。他强调,从国家政策、政府卫健委的要求,到医院和专家层面,各方都肩负着将疾病相关科普知识传递给大众的使命感。目前,我国健康科普覆盖率的目标是达到70%,这要求在座的每一位专家都必须肩负起责任,积极推动科普工作。

此外,汤教授引用了刘慈欣的《三体》中关于思想抗争的比喻,指出人脑神经元的复杂性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广阔空间,而科普宣传则是将这些科学理念传递给公众的重要途径。最后,他预祝本次会议顺利进行。

权威解读,精准导航

第一环节“靶”握中枢·“循”序渐“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主持。

图片5.png

首先,李晓燕教授对《指南》进行了推荐要点解读。她对《指南》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讲述了九个驱动基因阳性(包括EGFR、ALK、ROS1等)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原则和靶向治疗选择。她强调,多学科团队MDT讨论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核心,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图片6.png

在随后的专家共话环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翌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宋天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张明山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常笑教授围绕《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挑战、推广建议,以及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与多学科合作展开了深入讨论。

更新迭代,全程守护

精彩讨论过后,会议进入第二环节:另辟蹊径·“佐”佑“首”护。此环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管静芝教授主持。

图片7.png

复旦大学药学院程能能教授带来了《新一代EGFR-TKI盐酸佐利替尼卓越药学特性》的学术报告,深入剖析了盐酸佐利替尼能够高效透过血脑屏障的药效原理。他指出,EGFR + NSCLC常见转移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CNS)重要功能区域,且易迅速恶化。而佐利替尼独特的分子结构满足CNS药物分子特性要求,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动物实验显示其血脑屏障穿透率达到100%。在临床研究中,佐利替尼在脑转移和脑膜转移治疗方面相比已批准同靶点TKI药物具有显著优势,如在一项入组22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其颅内客观缓解率 (ORR) 达到70.5%,即使在既往无放疗人群中ORR仍达到63%,且该疗效在脑膜转移治疗中也更为显著。同时,佐利替尼在减少肿瘤形成数量方面也优于厄洛替尼。此外,其不良反应与常见EGFR-TKI类药物相似。程教授强调,佐利替尼有望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

图片8.png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元教授分享了“一线治疗伴CNS转移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选择”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佐利替尼作为伴脑转移EGFR 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选择的优势。陈教授指出,现有第三代EGFR-TKI在伴脑转移患者一线治疗中存在样本量小、基线不均衡等问题,对颅内肿瘤负荷高、伴脑膜转移等患者疗效有限。而佐利替尼的EVEREST研究显示,其相比对照组显著延长患者PFS,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在颅内PFS方面,佐利替尼组较对照组延长6.9个月,颅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3%。此外,佐利替尼组整体ORR和颅内O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上,佐利替尼不良事件可预期、可管控,未见明确间质性肺病、心肌病,血液学毒性和停药比例低于奥希替尼。这表明佐利替尼为伴 CNS转移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

学科联动,启迪新生

第三环节“学科联动・‘泽’启新生”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骏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张明山教授主持。

图片9.png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夏教授分享了一例肺腺癌多发脑转移长生存病例。2019年,该患者被发现肺部占位及多发脑转移瘤,且携 EGFR 19 外显子缺失突变。术后,通过精准靶向治疗,病灶达到了完全缓解。随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新伟教授分享了一例多线治疗后脑进展合并V834L罕见突变的病例,该病例非常复杂,多次出现靶向耐药、罕见突变的检测与解读,但在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接受了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佐利替尼治疗,并辅以其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病情趋于稳定。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在最后的专家共话环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春霞教授、航天中心医院王玉敏教授以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荣新教授围绕之前分享的两个病例以及EGFR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强调精准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圆满落幕,继往开来

会议最后,汤传昊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

图片12.png

汤教授首先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指南》的推广将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我国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诊疗水平。这一成就离不开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指南的培训与推广工作,促进其在临床中的落地实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在肺癌脑转移规范化诊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期待《指南》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指导临床实践,不断提升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TanRongbi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