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LCC】EGFR-TKI耐药后如何治疗?

04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尤其是在亚裔、腺癌患者中,突变率可以达到50%左右。目前,多款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药物已经获批用于临床,并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NSCLC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但是多数患者仍然会因为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近日于法国巴黎落幕。本次会议上,有多项围绕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研究进展陆续公布,有望为临床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1O:  ORCHARD研究

ORCHARD研究是一项非随机、II期临床研究,纳入携带EGFR 19del或21L858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研究者分析了奥希替尼耐药后患者,继续接受奥希替尼联合TROP2抗体偶联药物Dato-DXd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不基于特定的耐药机制选择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奥希替尼(8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并根据Dato-DXd治疗剂量分为队列1(4 mg/kg)或队列2(6mg/kg)。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

1.png

4.png

研究设计

队列1和队列2分别入组35例和34例患者,两组ORR分别为43%和36%,中位PFS分别为9.5个月和11.7个月,12个月PFS率分别为21%和39%。 OS数据不成熟。

3.png2.png

主要疗效结果

两组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分别为34%、56%,有23%、59%的患者治疗剂量降低,两队列均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6.png

安全性结果

ORCHARD研究发现,奥希替尼联合6mg/kg Dato-DXd在既往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进展的患者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综合考虑总体获益/风险比,6 mg/kg Dato-DXd是与80mg奥希替尼联合的首选起始剂量。

微信图片_20250404160034.png

研究结论

摘要号2O: SAVANNAH研究

目前的研究发现,与一代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不同,三代EGFR-TKI的耐药机制分散,没有优势的耐药机制;其中,MET异常是相对较为常见的耐药机制,约占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的10-15%。MET基因编码肝细胞源性生长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导致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对EGFR通路的阻断在分子层面进行代偿。

SAVANNAH是一项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口服高选择性MET抑制剂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用于奥希替尼耐药且存在MET过表达/扩增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奥希替尼耐药后存在MET过表达/扩增的患者,接受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治疗。MET过表达/扩增 versions1-6定义为:MET IHC 3+/≥50%(免疫组化3+的肿瘤细胞占比≥50%)或FISH 5+(≥5个MET基因拷贝数或MET:7号染色体与着丝粒[CEP]比值≥2),versions7定义修改为:MET IHC 3+/≥90%(免疫组化3+的肿瘤细胞占比≥90%)或FISH 10+(≥10个MET基因拷贝数)。主要研究终点为ORR(研究者评估;患者人群为免疫组化3+的肿瘤细胞占比≥90%、MET基因拷贝数≥10的患者),次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ORR、DOR、PFS、安全性等。

11.png

22.png

研究设计

80例患者纳入主要疗效分析人群,39%的患者基线有脑转移。研究者评估的ORR为56%,中位PFS为7.4个月。BICR评估的ORR和PFS分别为55%、7.5个月。

33.png

44.png

主要疗效结果

3级以上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57%,最常见的AE及发生率为外周水肿59%、恶心45%、腹泻33%、呕吐21%,没有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66.png

安全性结果

基于该研究数据,目前确认性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有望为患者提供基于标志物的精准治疗策略。

55.png

研究结论

9MO: AMAZE-lung研究

本届ELCC大会上,AMAZE-lung研究公布了另一治疗策略——以EGFR-MET双抗为基础的联合策略,在克服靶向药物耐药中的可能性。该研究纳入携带EGFR 19del或21L858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埃万妥联合Lazertinib联合贝伐珠单抗(15 mg/kg),每三周一次。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12周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DOR、PFS、OS和安全性。

111.png

研究设计

共计61例患者入组,30%的患者有脑转移,12周ORR为33%,达到了预设水准,DCR为79%,中位PFS和OS分别为10.9个月和15.5个月。

222.png

主要研究终点

3-4级TRAE发生率为43%,治疗相关的3-4级、任何级别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3%和17%,没有致死性死亡事件出现。

333.png

安全性结果

AMAZE-lung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三联策略展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结果与既往结果一致。

444.png

研究结论

结语

如何克服靶向药物耐药是目前临床及转化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已有联合策略及新型疗法均获批相关适应症,但目前还缺乏基于机制的、高效低毒的治疗策略,曾被寄予厚望的四代靶向治疗药物,由于抗肿瘤活性并未达到预期,部分临床研究已经终止。因此,如何基于具体耐药机制给予更加精准,或给予更加高效的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no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4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尤其是在亚裔、腺癌患者中,突变率可以达到50%左右
04月09日
秦芙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药剂科
一代EGFR抑制剂联合三代EGFR抑制剂,相对于联合MET抑制剂,哪获益高
04月08日
董凤娇
广元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MET异常是相对较为常见的耐药机制,约占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的10-15%。MET基因编码肝细胞源性生长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导致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对EGFR通路的阻断在分子层面进行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