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肾例在望 | 靶免谱新生!阿昔替尼+PD-1如何为晚期肾癌多线治疗患者带来希望?

01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的一类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大量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晚期肾癌的系统治疗也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为晚期肾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靶免联合方案的出现,更是给晚期肾癌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本期邀请多位专家分享靶免联合治疗晚期肾癌病例,以期为专家学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多线治疗肾透明细胞癌病例

病例分享专家

王鑫
教授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医学中心副主任
天津整合医学会微创介入诊疗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中西医专委会常委
天津市整合医学会肝转移瘤诊疗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天津整合医学会泌尿生殖细胞肿瘤诊疗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靶向药物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肺部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十佳医生”、“优秀经治组长”
擅长各类实体肿瘤综合诊断及治疗,特别是肺癌、消化道、泌尿系肿瘤的靶向免疫个体化精准治疗。擅长输液港植入、肿瘤穿刺活检,特别是肝癌、肝转移癌及肺癌微创介入治疗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讨论视频

基本信息:患者男,53岁,既往体健,伴高血压病史9年,最高160/110mg,血压控制可。

现病史:
2009年因“血尿”就诊,发现“左肾占位”,于我院泌尿外科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

2009年至2014年期间,术后行干扰素治疗5年。

2015年因喘憋行胸部CT发现右肺占位,考虑转移。

2015年5月,于肺外科行右肺中叶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术后规律服用索拉非尼(0.2g bid)。

2017年,肺部出现2处复发。于2017年7月进行索拉非尼剂量调整(0.3g bid)。

图片1.png

图1. 肺部复发病灶

2018年1月10日复查,索拉非尼增量后肺部结节缩小,但后续复查中再度增大。

图片2.png

图2. 肺部复发病灶

2018年9月,无诱因间断右上腹疼痛

2018年10月16日行全腹强化CT:肝内多发异常肿块影,建议核磁检查。

图片3.png

图3. 肝内多发异常肿块影

2018年12月14日行上腹部MRI增强,示:肝内多发异常信号影,部分考虑转移。胰尾部异常信号结节,转移瘤不除外。

图片4.png

图4. 上腹部MRI增强

2018年12月26日,行肝肿物活检,穿刺病理示肾透明细胞癌,行射频消融。

2019年1月3日拟行CT引导下粒子植入胰腺,CT显示针周围组织关系复杂,肠管、脾血管临近,风险高,终止手术。

诊断结果:左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右肾转移癌术后复发,肝转移癌射频消融术后,胰尾转移癌,KPS 80分;高血压2级。

治疗方案:阿昔替尼(5mg bid)+帕博利珠单抗(200mg d1 q3w)

治疗经过:2019年3月7日至2019年4月19日,行靶免联合治疗3周期,疗效评估SD(缩小)。

图片5.png

图5. 2019年5月8日疗效评估

2019年3月7日至2019年10月19日,累计行靶免联合治疗10周期,考虑PD或iuPD。

图片6.png

图6. 2019年11月5日疗效评估

继续治疗至2019年12月11日,累计靶免治疗12周期,疗效评估为PD,二线治疗PFS=9.5个月。

图片7.png

图7. 2019年12月25日疗效评估

2019年12月更换治疗方案为仑伐替尼+依维莫司。

图片8.png

图8. 仑伐替尼+依维莫司治疗期间疗效评估

2023年1月28日复查肝脏MRI,考虑疾病进展。行肝穿刺基因检测,提示TMB 1.96mut/Mb,PD-L1表达阴性,TIME分型3型。更换治疗方案为安罗替尼+特瑞普利单抗。

2023年4月1日评估疗效SD。

2023年5月17日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专家点评

赵海峰教授:王鑫教授分享的病例非常具有挑战性,该病例最初治疗手段较为有限,但在靶向、免疫的多线治疗中成功延长了生存,尽管最后结局令人惋惜,但原因是心梗,其存活时间已达10年以上。期待未来针对此类患者的更多研究,提供更多的后线治疗策略。

刘红丽教授:王鑫教授分享的病例历经长期的多线治疗,治疗非常成功。王鑫教授团队在一线、二线呢直至四线治疗中利用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可惜患者最后因心梗而死亡。该病例中体现了对免疫治疗后假性进展、超进展的评估。我在肺癌领域经常见到超进展患者,在免疫治疗后肿块明显增大,我们同样需要经过MDT讨论进行评估,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该病例同样体现了疗效评估的重要性。既往我曾接诊一例多处转移的晚期肾癌患者,在一线使用单药索拉非尼,二线应用舒尼替尼,随后因无法耐受更换至阿昔替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今该患者仍然存活,病情稳定。

郑国昌教授:本次学习受益良多,王教授分享了难得的多线治疗病例。我也曾在临床实践中接诊过类似病例,既往由于阿昔替尼未纳入医保,患者可能倾向于使用其他药物,如今随着可及性提高,患者在阿昔替尼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获益。

衣启君教授:对比其他瘤种,肾癌较为特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如今,靶免联合方案在晚期肾癌及围术期肾癌的治疗中都取得了探索成果,令人鼓舞。王教授分享了一例长生存病例,其中靶免治疗为患者带来了长期获益。后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靶免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深入了解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期待免疫治疗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肾癌治疗病例

郭任博
主治医师

泌尿外科 医学博士 副研究员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协作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院感青年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女性泌尿外科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机器人学组委员
山东省干细胞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泌尿肿瘤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分会青委秘书
JCO中文版泌尿外科专刊翻译员
主持国家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讨论视频

患者一

基本信息:患者男,47岁,ECOG PS 0分;高血压1年,不规律服药,控制可;查体发现左肾占位1月余,诊断为左肾癌行介入术后1月。

现病史:2020年10月26日行MRI示左肾癌累及肾盂及左肾静脉,并左肾静脉内瘤栓形成,不除外累及左侧肾上腺;考虑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辅助检查:

2020年11月30日CT:1. 结合临床,左肾癌介入治疗后,左肾静脉栓子;左侧肾上腺增粗;左肾门区增大淋巴结,转移可能;2. 左肺下叶类结节,右肺上叶小类结节;3. 肝内低密度灶,考虑小囊肿,建议观察;4. 胸椎局部密度增高,较前变化不著,建议观察或ECT检查。腹盆部扫描未见异常。

图片9.png

图9. 2020年11月30日CT

病理检查:左肾穿刺病理示:左肾透明细胞癌。

诊断结果:左肾透明细胞癌pT31M0 III期;II型糖尿病

新辅助治疗:培唑帕尼(800mg qd),治疗期间出现乏力、厌食、呃逆、白发、皮疹、手足蜕皮等不良反应。

治疗至2021年5月31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介入治疗后,较前(2020年11月30日)增大,碘油沉积减少;左肾静脉癌栓;左侧肾上腺增粗;左肾门区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肝转移;2. 左肺结节,较前部分无著变,部分新发,建议短期复查;右肺下叶含气囊肿;3. 肝囊肿;4. 盆部扫描未见异常。

图片10.png

图10. 2021年5月31日复查CT

2021年5月31日起,更换治疗方案为纳武利尤单抗,期间当地医院行肝转移灶介入治疗。
 
2021年6月17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介入治疗后,较前(2021-5-31)略饱满;左肾静脉癌栓;左侧肾上腺增粗;左肾门区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较前增大;肝转移介入后改变。2. 双肺结节灶,较前增大增大,考虑转移;右肺下叶含气囊肿。3. 肝囊肿。4. 盆部扫描未见异常。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图11. 2021年6月17日疗效评估

2021年6月24日,行全麻下腹腔镜减瘤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侧)肾透明细胞癌,核3-4级,伴大量坏死,侵犯肾被膜,侵犯肾盂脂肪。输尿管断端未见癌。肾门淋巴结查见转移癌(3/6)。(左)肾上腺未见癌。

更新诊断:1. 左肾透明细胞癌(pT3N1M1 IV期) ;2. II型糖尿病

术后开始使用阿昔替尼+替雷利珠单抗靶免治疗。治疗期间出现乏力、食欲差、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行对症支持治疗。
 
2021年9月22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术后;肝转移较前好转;双肺转移,较前好转;2. 右肺下叶含气囊肿;3. 右肺少许炎症;4. 肝囊肿;5. 盆部扫描未见异常。

图片16.png

图12. 2021年9月22日疗效评估

2022年1月12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术后;肝转移较前(2021-09-22)缩小;双肺转移,较前好转,大部分显示不清。2. 右肺下叶含气囊肿。3. 右肺少许炎症、纤维灶,较前局部好转。4. 肝囊肿。5. 盆部扫描未见异常。

图13. 2021年1月12日疗效评估

2022年6月17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术后;肝转移介入后,病灶(SE3-51)碘油吸收,强化不著;病灶(SE3-48)于前片平扫显示不清,不易比较;双肺转移,较前基本变化不著,大部分显示不清。2. 右肺下叶含气囊肿。3. 右肺少许炎症、纤维灶,较前略好转。4. 肝囊肿;胆囊结石。5. 盆部扫描未见异常。6. 胸椎改变,变化不著。

图14. 2022年6月17日疗效评估

2023年7月20日复查CT示:1. 结合临床,左肾癌术后;肝转移介入后,病灶较前(2022-6-17)变化不著;双肺转移治疗后显示不清,变化不著。2. 右肺下叶含气囊肿;双肺微结节,建议观察。3. 脂肪肝,肝囊肿;胆囊结石;前列腺增生。4. 胸腰椎局部密度增高,建议观察。

图片21.png

图15. 2023年7月20日疗效评估

专家点评

孙鼎琪教授:郭教授分享了非常精彩的病例,强调了单独使用免疫或靶向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情况下,使用靶免联合方案取得的优异疗效。我们看到靶免联合在晚期肾癌中的确切疗效,当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孙泽强教授:郭教授分享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靶免联合方案在肾癌的治疗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当单药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时,也可以考虑结合局部措施进行干预。如今,手术可选方式多样,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介入手术等。当然,治疗中需要做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管理。在我的临床实践中,靶免方案在妥善管理的前提下,不良反应相对可控,通过定期监测、剂量调整、对症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度过不良反应,迎来“柳暗花明”。   

孙晋军教授:郭教授分享的病例,显示了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靶免方案为患者带来的获益,达到了CR的疗效。病例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即患者已经达到CR后,是否需要停止治疗,适时停药是否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如果疾病再度进展,应如何重启治疗?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进行探索。

徐建平教授:在应用免疫治疗时,需要注意副作用的管理,包括肺部纤维化、甲状腺功能改变、心脏毒性等。相信随着临床经验积累,我们会更深入了解免疫治疗,更好地应用免疫治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