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肾例在望 | 靶免协同,长生希望!阿昔替尼+PD-1单抗治疗肾癌病例分享

01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如今,随着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晚期肾癌精准治疗发展迅速,已经全面进入靶免联合治疗时代。靶免方案不仅可协同增效,更可广泛覆盖所有肾透明细胞癌亚型,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不仅在晚期患者的治疗中,在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免联合方案也占有一席之地。本期邀请多位专家分享靶免联合治疗肾癌病例,以期为专家学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晚期肾癌阿昔替尼应用实例分享

病例分享专家

洪哲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Mayo Clinic 联合培养博士,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2020年获评上海市医学会青年英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课题一项;
上海市人才项目-“扬帆计划”课题一项;
上海市抗癌协会 课题一项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发表SCI论著16篇,总影响因子>100,包括 CELL 子刊 Mol Cell (IF=19.3), Nature旗下 Oncogene (IF=8.7),以及Clin Trans Med (IF=11.5),Clin Exp Hypertens(IF=12.3) 等国际著名期刊。
专注方向:1. CRPC 多种翻译后修饰调控与耐药相关作用机制;
2. mHSPC及CRPC 核素及免疫治疗探索及临床研究。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讨论视频

基本信息:患者男,65岁。

现病史:2020年11月2日,外院CT示右肾Ca可能性大,由右肾动脉一支供血。

2020年11月5日,外院行右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透明肾细胞癌,2.5×2.2×2.2cm,II级,侵及肾包膜未穿透,淋巴结阴性,肾上腺及肾盂未见侵犯,纤维被膜侵犯

2020年12月25日,术后约2月,外院复查CT示右肾术后,增强见一不规则低强化区。

2021年5月20日,我院复查CT,示右肾中上部见类圆形结节影,后部伴钙化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可见廓清,直径约31mm;右肾周腹膜见强化小结节影,直径约13mm。左肾见囊性无强化结节影。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图片1.png

图1. 2021年5月复查CT

2021年6月18日,我院行右肾穿刺活检,病理结合免疫表型,倾向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瘤细胞 PAX8(+),GATA3(-),CA9(+),P63(-),SMARCB1(INI-1)(+),CK7(-),AE1/AE3(+)
2021年7月15日行右开放性肾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肿瘤大小6.8×5.8×4.8cm,卫星灶(-),组织学类型:透明细胞肾细胞,ISUP分级:3级。
 
2021年11月22日复查CT,示右上肺尖段占位,大小约14mm,左肺中部一枚19mm软组织占位。

图片2.png

图2. 2021年11月CT

治疗经过:2021年11月22日起,行阿昔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2021年12月13日,患者用药不到1个月后,出现全身乏力、腹泻,停止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2022年2月22日,用药后2月余,我院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尖段占位较前缩小,大小约10mm,左肺中部一枚11mm占位。

图片3.png

图3. 2022年2月CT

2022年2月25日,患者消化内科就诊纠正腹泻后,要求重新联合免疫治疗,恢复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2022年5月8日,阿昔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治疗2月余,复查胸部CT示:两侧胸廓对称,两肺结节较前缩小,右上肺尖段5mm,左肺中部一枚4mm占位。

图片4.png

图4. 2022年5月CT

病例二

基本信息:患者女,66岁。

现病史:2023年8月9日外院CT示:左肾占位,考虑肾癌可能,累及肾盂肾盏,左肾静脉癌栓形成,周围见肿大淋巴结;右肾萎缩,双肾少许小囊肿,右侧输尿管起始部轻度积水。

图片5.png

图5. 2023年8月CT

2023年8月18日,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84.55(ml/min),其中左肾为58.3(ml/min),右肾为26.26(ml/min),右肾滤过功能显著减低,左肾滤过功能正常;双肾排泄均略减慢。

2023年8月29日,左肾肿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肾细胞癌,形态及酶标符合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PAX8(+),Ca9(+),CK7(-),CD117(-),p504s(+),Ki-67(+5x),Vimentin(+),CD10(+)

治疗经过:2023年9月5日起,行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靶免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 180/100 mmHg,停药,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后恢复用药。
 
2023年12月29日复查MRI示:左肾见异常信号肿块影退缩,边界尚清,约54×44m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左肾静脉内见低信号充盈缺损,较前范围缩小。

图片6.png

图6. 治疗前后对比

手术治疗:2024年1月5日,行左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肾周粘连松解术+肾固定术,术中出血1000ml

术后病理示:肿瘤大小:5×3.7×3cm,卫星灶(-),组织学类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伴梗死。另送(癌栓)见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2024年2月2日复查CT示:两肺纹理清晰,走向自然,双肺多发小结节,均小于5mm。

图片7.png

图7. 2024年2月复查CT

2024年4月2日复查CT,示:左肾术后,术区片状低密度影,周围少许渗出;右肾萎缩;双肾少许囊肿;肝脏多发囊肿。更换治疗方案为阿昔替尼单药维持治疗(5mg bid)。

图片8.png

图8. 2024年4月复查

“珠”联璧合,生生不“昔”
阿昔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病例分享

孙婧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江苏省人民医院拔尖人才
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青委
以主要完成人获得江苏省医学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获得国家专利6项,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SCI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编,翻译及参编多本肿瘤相关著作。

基本信息:患者女,70岁。ECOG PS 0-1分。2006年行肾癌根治术,病理示左肾透明细胞癌II级,术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干扰素治疗,定期复查。

辅助检查:2021年6月复查CT示:两肺多发实性结节,左肺下叶大小约1.4×1.0cm,较2019年9月明显增大。

PET-CT示:双肺散在多发类圆形结节,FDG代谢增高,考虑双肺多发转移。

病理检查:穿刺病理见少量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CK-pan(+),Pax-8(+),CD10(灶+),RCC(-),CA9(+),WT-1(-),TTF-1(-),Napsin A(-),CK5/6(-),P40(-),符合浸润性或转移性腺癌,提示肾来源

图片9.png

图9. 2021年6月CT对比2019年9月

诊断结果:肾癌伴肺转移,IV期

一线治疗:2021年6月22日起,行阿昔替尼+帕博利珠单抗靶免联合治疗。疗效评估:肺转移灶较前缩小。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2级,偶有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图片10.png

图10. 疗效评估

专家点评

曹达龙教授:感谢孙教授分享的病例,该病例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治疗方针,在临床实践中,并非使用多线药物、多线方案才能体现高水平,使用正确的方案帮助患者达到长生存才是水平的体现。孙教授强调了靶免联合治疗的重要临床价值,体现了如今对于晚期肾癌患者为什么应使用靶免联合治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指南推荐,我们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应尽量使用靶免联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