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高BMI人群需警惕!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负担持续上升,亟需精准干预策略

01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近年来其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近期,一项发布Cancer Letters杂志上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1990年至2021年中国MM疾病负担的显著增长,并分析了其在性别、年龄和地区上的差异,以及高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研究预测,未来几十年MM疾病负担仍将持续上升,但通过改善儿童营养、疫苗接种和控制行为及代谢风险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其影响[1]。【肿瘤资讯】将对该研究进行全面解读,并探讨其对中国MM防治策略的启示。

图片 1.png

MM在中国日益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MM是一种由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增殖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可导致肾衰竭、骨损害和贫血等多种并发症。全球范围内,MM约占所有癌症的1%,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构成显著的公共卫生负担。近年来,MM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更高。
 
中国人口众多,MM病例数也在显著增加,呈现出明显的省份差异。深入了解和预测中国MM未来的疾病负担,对于医疗规划、资源配置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MM疾病负担存在显著时空分布特征,高BMI与MM死亡率相关

本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21数据,对1990年至2021年中国MM的疾病负担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MM疾病负担持续上升,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男性和老年患者负担尤为严重,高GDP省份的疾病负担也高于低GDP省份。高BMI与MM死亡率显著相关,尤其在女性和特定年龄组。年轻人群(20-35岁)的MM疾病负担增长速度尤其令人担忧。
 
中国MM疾病负担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2021年,中国MM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分别为0.8、0.6和2.2/10万人口。高GDP省份(如浙江、上海、北京)的MM疾病负担显著高于低GDP省份。地图显示了中国各省份MM疾病负担的地理差异,经济发达地区负担更重。
 
MM疾病负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65-69岁年龄组的MM新发病例数、患病病例数和DALYs数最高;70-74岁年龄组的死亡病例数最高。男性患者的疾病负担始终高于女性患者,且年龄越大,性别差异越显著。值得关注的是,20-35岁年轻人群的疾病负担增长速度快于老年人群。
 
高BMI与MM死亡率的关联:研究发现,2021年,约5.5%的MM相关死亡可归因于高BMI,女性和45-54岁年龄组的比例更高。高BMI导致的MM死亡比例自2010年以来持续增加,提示需要加强对高BMI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2050年MM疾病负担预测及干预策略:参考预测显示,到2050年,中国MM的DALYs总数将继续增加,但年龄标准化率预计保持稳定。改善儿童营养和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未来的疾病负担。然而,完全消除空气污染和高BMI等风险因素在2050年前实现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实际疾病负担可能高于预测值。

编者按:

本研究结果与全球MM发病率上升趋势相符,这与人口老龄化、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善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而影响了MM的发病风险。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发现高BMI是MM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在女性和特定年龄段。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多方面策略以应对中国MM疾病负担的持续上升:

  • 强化早期筛查与诊断:优先关注男性、老年人和高BMI人群等高危群体。

  • 实施精准干预:策略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的差异,因地制宜。

  • 关注年轻患者:深入研究年轻人群MM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案。

  •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体重,降低高BMI人群比例,从而降低MM发病风险。

  • 持续加大医疗投入:改善MM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加强公共卫生干预: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疫苗接种率,并积极控制与MM相关的行为和代谢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本研究全面分析了中国MM疾病负担的持续上升趋势及其在性别、年龄和地区上的差异,并明确指出高BMI是重要的死亡风险因素。研究结果为制定更有效的MM防治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强调了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危险因素控制和持续医疗投入的必要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年轻人群MM的发病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期有效减轻MM的疾病负担,最终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的预测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1]        DOU X, DUAN G, ZHONG Y, et al. The burden of multiple myeloma in China: Trends from 1990 to 2021 and forecasts for 2050 [J]. Cancer Letters, 2025, 611: 217440.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03日
刘阳
费县人民医院 | 胸部肿瘤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2月02日
吕志国
益阳市大通湖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中进步学习中收获
01月25日
赵学红
临汾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危险因素控制和持续医疗投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