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案集萃|突破性治疗: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胃肝样腺癌中的应用

01月2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肝样腺癌(HAS)是一种少见的胃癌亚型,具有肝细胞样分化的特点,常伴有α-胎蛋白(AFP)表达。自1985年Ishikura等首次报道以来,HAS的研究逐渐增多,尽管如此,仍因其高度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使其成为一个治疗挑战。HAS通常发生于胃窦,且在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常见胃癌混淆。其诊断往往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确认。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仍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其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为HAS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报告了一例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胃肝样腺癌患者。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4岁,因持续1个月的疲劳及不明原因的胃肠不适就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为55.0 g/L,提示贫血,AFP水平显著升高至52951.56 ng/mL(参考范围:0~8.78 ng/mL)。胃镜检查发现胃贲门处有一大块不规则肿物,直径约4.5cm(图1),表面粗糙且易出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贲门部差分腺癌,AFP呈阳性。CT扫描显示胃底部有约6cm的肿块,伴有多个腹腔淋巴结肿大(图2)。最终诊断为AFP分泌型胃腺癌,部分为肝样腺癌。

1.jpg

图1.胃镜检查发现胃贲门部的不规则肿物(直径约4.5cm),表面粗糙且易出血。

2.jpg

图2.新辅助治疗前后,CT扫描显示肿瘤和淋巴结大小

诊治经过

经多学科讨论后,患者被评估为T4N1-2Mx期,建议进行新辅助治疗。患者接受了3周期的化疗(奥沙利铂和S-1)联合免疫治疗(信迪利单抗)。治疗后,CT显示肿瘤和淋巴结显著缩小(图2)。随后,患者接受了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胃贲门,未穿透胃壁。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切除肿瘤为AFP分泌型胃腺癌,部分为肝样腺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显示AFP水平持续下降,术后1个月AFP降至9.59 ng/mL,6个月后随访AFP为5.63 ng/mL,未见复发。

胃肝样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亚型,具有较差的预后。由于其侵袭性强,诊断困难且缺乏特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较短。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对晚期患者效果不佳。本病例报道表明,新辅助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尤其是信迪利单抗,可能是治疗晚期胃肝样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Li L, Zhang D, et. al.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with ideal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immunotherapy: a case report. Front Immunol. 2025 Jan 8;15:1496342. doi: 10.3389/fimmu.2024.149634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Kingsl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 Kingsle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07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2月04日
李清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化疗科
胃肝样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
02月03日
张帆
益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胃肝样腺癌(HAS)是一种少见的胃癌亚型,具有肝细胞样分化的特点,常伴有α-胎蛋白(AFP)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