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JTO | 打破传统认知,PD-L1<1%的NSCLC患者亦可从“双免疗法”获益

01月21日
来源:肿瘤资讯

PD-L1表达是无靶向基因驱动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中PD-L1/PD-1抑制剂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目前针对肿瘤PD-L1≥1%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等被推荐作为一线治疗选择,作为单药治疗或与化疗联合治疗。然而,肿瘤PD-L1 <1%的患者在接受这些方案治疗时经历了次优的长期临床结局,表明患者人群存在显著的未满足需求。2025年1月,瑞士洛桑大学附属医院(CHUV)Solange Peters教授《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IF=21)正式发表题为“肿瘤PD-L1 <1% 的mNSCLC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汇总分析[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为PD-L1 <1% mNSCLC患者提供了长期、持久的临床获益,为此类具有高度未满足临床需求人群提供了一线治疗选择

封面.png

精准聚焦PD-L1 <1% mNSCLC人群,双免治疗为改善临床预后提出新解

基于CheckMate 227和CheckMate 9LA的研究数据,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目前在多个治疗指南中被推荐作为无靶向基因组驱动突变且肿瘤PD-L1 ≥1%或<1%的m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2-3]。本文汇总分析了在随机III期CheckMate 227和CheckMate 9LA研究中,PD-L1 <1% mNSCLC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结局。这两项研究纳入了患者年龄≥18岁,EGFR/ALK敏感性突变野生型的Ⅳ期/复发性NSCLC。本项汇总分析的评估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反应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化疗):PD - L1<1%患者中位OS达17.4个月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73.7个月时,在肿瘤PD-L1<1%的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组(n = 322)与化疗组(n = 315)相比,中位OS分别为17.4个月和11.3个月(风险比[HR] = 0.64;95%置信区间[CI]:0.54–0.76;5年OS率为20% vs 7%)(图1)。在关键亚组中也观察到OS获益,包括有基线脑转移(HR = 0.44;95% CI:0.26–0.75)或鳞状NSCLC(HR = 0.51;95% CI:0.36–0.72)的难治性人群。

图1.png

图1. 汇总分析PD-L1 低于 1% 人群的 OS

在整体汇总人群中,中位PFS为5.4个月对4.9个月(HR = 0.72;95% CI:0.60–0.87;5年PFS率为9%对2%)(图2),ORR为29%对22%(图3),中位DOR为18.0个月对4.6个月

图2.png

图2. 汇总分析PD-L1 低于 1% 人群的 PFS

图3.png

图3. 汇总分析PD-L1 低于 1% 人群的 ORR

在安全性方面,此项汇总分析未发现新安全信号。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化疗)治疗的患者,任何级别最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腹泻(19%)、恶心(19%)和疲劳(17%),3 - 4级最常见TRAEs为脂肪酶升高(7%)、中性粒细胞减少(4%)和腹泻(3%)。28%患者经历严重TRAEs(21%为3 - 4级严重TRAEs),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化疗)组4例(1%)、化疗组6例(2%)因TRAEs死亡。

总结

本篇研究表明,相较于单独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无论是否联合化疗)展现出长期、持久且具临床意义的优势。并且在包括鳞状NSCLC和基线脑转移患者的所有亚组中,均能观测到OS的获益。本研究的优势在于,为PD-L1表达低于1%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双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最大规模的汇总分析,且随访时间最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本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汇总分析本身存在的研究设计和患者群体差异;另一方面,作为探索性事后分析,其统计效力可能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解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Solange Peters, Luis G. Paz-Ares, Martin Reck,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Outcomes With First-Line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Base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SCLC and Tumor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Lower Than 1%:A Pooled Analysis.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4; 94 - 108.

[2] Referen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7.2024.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ccessed August 7,  2024. To view the most recent and complete version of the guideline, go online to  NCCN.org. NCCN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whatsoever regarding their  content, use or application and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pplication or  use in any way.

[3] Singh N, Jaiyesimi IA, Ismaila N, et al. Therapy for stage IV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out driver alterations: ASCO Living Guideline, Version 2023.1. J Clin  Oncol. 2023;41:e51-e62. doi: 10.1200/JCO.23.0028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31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1月24日
朱明武
舒城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PD-L1表达低于1%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双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最大规模的汇总分析,且随访时间最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