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希愈纪 | 柳暗花明,塞利尼索联合方案治疗一例R/R MM伴髓外浸润的病例分享

2024年11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发起的“希愈纪”2024血液肿瘤临床思维菁英show项目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踊跃出许多血液肿瘤领域优秀的病例,本系列旨在通过摘取出该项目突出病例,使更多的临床医师更快、更便捷的学习血液疾病诊疗相关知识,促进血液疾病个体化和全程规范治疗,帮助更多血液肿瘤患者获得获得创新前沿的诊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本文分享一例复发/难治性(R/R)MM伴髓外浸润病例的治疗经验体会,详情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13日首次就诊;

主诉:患多发性骨髓瘤3年,乏力1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体检发现白细胞减少 ,遂住院治疗,完善检查后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于2021年7月20日至12月13日期间行六个疗程RVD(来那度胺+硼替唑米+地塞米松)方案化疗。今年2月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复查,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分别于2023-02-03、2023-03-02、2023-03-24、2023-04-14、2023-05-05、2023-05-26、2023-06-16行七次RV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化疗后过程顺利。行VRD方案化疗后,长期来那度胺维持。近一月来,患者出现头昏乏力,活动后加重,现为求复查来院,门诊以“多发性骨髓瘤”收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可,偶有失眠,大小便如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有冠状动脉三支病变,高脂血症,前列腺增生,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3.02×109/L,红细胞 1.92×1012/L,血红蛋白 55g/L,血小板计数 263×109/L,C 反应蛋白 149.71mg/L,血清淀粉样蛋白 > 300.00mg/L;

生化:免疫球蛋白G 15.7g/L,免疫球蛋白M 0.52g/L,免疫球蛋白A 6.58g/L,免疫球蛋白E 72.3IU/mL,κ-轻链 13.9g/L,λ-轻链 11.4g/L,κ/λ 1.22,κ-轻链501.0mg/L,λ-轻链133.0mg/L,κ/λ 3.77;β-球蛋白 19.51%,γ-球蛋白 31.57%,M蛋白比例 22.73%,M蛋白含量 19.25g/L;

免疫固定电泳:血清中出现K型IgA单克隆条带。尿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κ-轻链 0.984g/L,λ-轻链 0.290g/L,κ/λ 3.39。尿本-周蛋白定性阴性;

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系统比例增高占20%,其中幼浆占8.5%,可见双核浆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呈单克隆性增生,符合浆细胞骨髓瘤;

FISH 检测:1q21区域出现扩增,比例为43%;

生化检查:碱性磷酸酶 281.0U/L,前白蛋白 71.59mg/L,白蛋白 28.00g/L,游离脂肪酸 0.07mmol/L,尿酸 201.00μmol/L,葡萄糖 8.20mmol/L,钾 3.44mmol/L,钙 1.9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71mmol/L,脂蛋白 a 345.90mg/L,超敏 C - 反应蛋白 156.79mg/L,肌酸激酶 35.00U/L,乳酸脱氢酶 105.00U/L,预估肾小球滤过率 70.60mL/min;

CT:1.前片右肺下叶少许炎症,较前基本吸收;2.左侧蝶骨区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MRI检查;3.前列腺钙化灶;余胸腹部表现较前相仿,请结合临床,建议进一步增强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

临床诊断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浸润(IgAк型, DS Ⅲ期 )

治疗经过

2024年4月8日,开始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达雷妥尤单抗方案化疗;

2024年5月6日,调整为伊沙佐米+达雷妥尤单抗单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因颈部疼痛加重,于5月13日调整为伊沙佐米+塞利尼索+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2024年6月3日及 2024年7月1日,继续伊沙佐米+塞利尼索+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

治疗后评估

血常规:白细胞 3.69×109/L,红细胞 2.83×1012/L,血红蛋白 91g/L,血小板计数 241×109/L;

生化:免疫球蛋白G 3.67g/L,免疫球蛋白M 0.74g/L,免疫球蛋白A 1.93g/L,免疫球蛋白E <20.70IU/mL,κ-轻链 4.11g/L,λ-轻链 0.1g/L,κ/λ 41.1;

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 58.11%,α1-球蛋白 4.75%,α2-球蛋白 14.53%,β-球蛋白 15.26%,γ-球蛋白 7.35%;

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无单克隆条带;尿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κ-轻链 0.0185g/L,λ-轻链 0.0500g/L,κ/λ 0.37;尿本-周蛋白定性阴性;

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比例增高占63%,以中性杆状核为主,红细胞系统比例占23%,以晚幼红细胞为主,淋巴细胞系统比例减低占8.00%,浆细胞系统比例占1.50%,其中幼浆细胞占1.00%,偶见双核浆细胞,巨核细胞不少。

免疫分型检测:原始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的0.3%;

FISH检测:探针信号未见异常。

病例总结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确诊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浸润(IgAк型, DS Ⅲ期 )且多次复发,末次复发伴有髓外浸润,病情复杂难治。经过一系列化疗方案调整,引入新药如达雷妥尤单抗、塞利尼索等,治疗后部分指标如血常规、免疫相关指标及骨髓检查结果有所改善,如白细胞、血红蛋白上升,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条带消失,骨髓浆细胞比例下降及 FISH 异常信号消失等,但仍未完全缓解,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颈部疼痛加重等情况,提示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后续仍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如继续当前有效方案治疗或适时调整药物剂量、组合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同时,鉴于患者髓外浸润相关病变的存在,需重点关注其发展及对治疗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可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定期复查MRI评估髓外病变情况,必要时组织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此外,患者的整体状况如体力、营养支持等也应纳入综合管理范畴,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hou Yil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