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全力以“支”,新年启程 | 2025肿瘤支持治疗论坛圆满召开

01月08日

如今,肿瘤患者的管理逐渐慢病化,在生存时间得到延长的同时,如何保障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生的新课题。作为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营养支持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25年,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将于四季度各召开一次“肿瘤支持治疗论坛”,深入探讨肿瘤支持治疗与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
 
1月3日,“肿瘤支持治疗论坛”系列学术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上海浦东盛大召开,本次会议荣邀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杰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聚焦于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与支持治疗策略,基于权威指南、共识探讨支持治疗的优化策略。
 
会议中,来自全国多中心的专家各抒己见,分享了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作为肿瘤支持治疗系列学术会议的第一站,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后续每个季度系列会议将持续召开,结合最新临床进展,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为抗肿瘤治疗保驾护航。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由大会主席作开场致词。李进教授作为大会东道主,对所有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指出高博医院很荣幸将继续承办更多支持治疗相关学术会议,共同协作,促进提高。高博图片 1.jpg

蔡三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营养支持治疗作为肿瘤患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尽管自2009年以来,营养支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重视程度仍需持续提高。我国肿瘤中心在肿瘤患者全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均在持续改善,但在姑息治疗和临床关怀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期待本次会议有助于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IMG_7529.JPG

王杰军教授同样强调了支持治疗的重要临床地位,并对于高博医院近年来在支持治疗中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肯定。高博图片3.jpg

潘宏铭教授也指出,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生活质量的维持同样是临床医生的重要工作,既要做好抗肿瘤治疗,也要做好支持治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发展肿瘤支持治疗,未来CSCO大会中也将提高对于肿瘤支持治疗的关注。高博图片4.jpg

学术分享环节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邱文生教授的主持下,大会主席王杰军教授以《支持让治疗更有力——中国肿瘤支持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对当下我国肿瘤支持治疗的格局进行了分享。王杰军教授指出,我国肿瘤患者数量庞大,随着肿瘤管理逐渐慢病化,更加强调支持治疗的重要意义。支持治疗可以为抗肿瘤治疗护航,为癌症生存者改善生活质量,其中,癌因性厌食、营养不良和癌痛均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大量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治疗,未来结合先进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做好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抗肿瘤治疗的结局,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和获得感,带动学科群的发展,更是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刚需。

在大会主席蔡三军教授的主持下,上海长征医院柳珂教授分享了《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进展》。以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瘦体组织丢失为主、低蛋白血症、炎性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统称为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Cancer Anorexia Cachexia Syndrome, CACS),可能严重影响抗肿瘤治疗的疗效,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总生存期。国内外权威指南均首选甲地孕酮治疗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其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可显著改善患者食欲、恢复体重。柳珂教授总结,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征,需要早起多模式干预,包括最佳癌症治疗、症状管理、营养、运动和心理社会支持,研究发现,早期应用甲地孕酮有助于患者的生存获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kqNaelmnnmgqUQctoKB2L59EbrcJws3E.jpgMXlc3Oca4r2mlWTEfs832ymLLwH5qfKE.jpg

在大会主席潘宏铭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仁济医院肖秀英教授解读了《癌因性厌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包括癌因性厌食的定义及概况、发病机制、筛查和诊断、治疗证据等级、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等内容。肖秀英教授强调,癌因性厌食是病理生理因素、治疗因素和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尽早改善癌因性厌食对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越早期干预患者获益越大。NCCN、CSCO等多个权威机构一致推荐甲地孕酮为癌因性厌食-恶病质首选治疗方案,甲地孕酮可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多重机制改善患者炎症状态,改善肿瘤患者食欲,恢复体重,保障抗肿瘤治疗,新型纳米晶体药物的出现为癌因性厌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ObdWlsiKtTvyNMjaKrOTrbCMPA7CK2xT.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的主持下,中国药科大学附属高博肿瘤医院李爽教授分享了中国肿瘤营养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李爽教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营养治疗贯穿肿瘤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更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结局,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营养治疗的应用尚不理想,而未来发展中,免疫营养和抗肿瘤治疗的协同作用则值得关注。

Vb99bSvFqcjUoSRQZ9YykEjyidbrKGpa.jpg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崔同建教授的主持下,上海长征医院焦晓栋教授分享了对《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2023版)》的解读,包括指南制定背景及恶心呕吐的评估、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处理以及常用止吐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其中,针对呕吐的处理,焦晓栋教授指出,甲地孕酮通过中枢调节和体液调节,与止吐药物协同发挥止吐作用,可显著提升延迟期的完全防护率,采用基于甲地孕酮的三联方案则可以更好地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rjQlOTosxBgHEBg1CZastvSWerL69YM9.jpg

大咖论道:肿瘤综合管理及肿瘤支持治疗之我见

随后的讨论环节由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周俊教授主持,上海市肺科医院王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文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治宇教授参与了讨论,专家们围绕肿瘤综合管理及支持治疗各自分享了看法。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而支持治疗是抗肿瘤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在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均是支持治疗中的关键部分,其中,甲地孕酮是营养支持中获得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如今全新纳米晶体甲地孕酮可进一步提高有效率,患者往往用药3天后便可得到改善。

大会总结

精彩的讨论过后,大会临近尾声,李进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李进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体现,在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对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视已经成为共识,支持治疗有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其中营养支持在未来也会受到更多关注。高博医院未来也将继续改善全程管理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高博图片20.jp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