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齐聚,提纲挈领 | 2024第五届盛京肿瘤前沿会议顺利举办

11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微信图片_20241128143749.jpg

2024年11月23日,备受期待的学术盛事——第五届盛京肿瘤前沿会议,在沈阳万达文华酒店大宴会厅顺利举办。本次会议荣幸邀请到徐兵河院士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静生国医大师担任名誉主席,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将为我们揭开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学术篇章。此外,我们还有幸聆听大会主席刘彩刚教授的精彩演讲,他以其卓越的专业视角,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肿瘤治疗的创新之路。【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大会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刚教授强调,盛京医院肿瘤中心已构建一体化诊疗、精准研究和创新转化三大平台,以促进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在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方面,特别是在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上,中心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研发新中药,申报国家新药。此外,通过建立专科联盟,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展望未来,期待与各位专家携手,共同推动抗肿瘤事业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静生国医大师指出,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作为国宝,在肿瘤防治领域与西医的结合已取得显著成就,并受到国际关注。鼓励青年学者们继续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达到新的高度,并希望借此大会,共同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巅峰•耀世领航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进行题为“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最新进展”的主题汇报。

图片 1.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孕育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宝贵的研究样本资源。在乳腺癌的研究与治疗领域,中国患者展现出与西方患者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尤其在发病年龄、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性以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科研人员迫切需要开展更多针对中国患者特性的临床研究。徐兵河院士强调,得益于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努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在乳腺癌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将不断涌现,这些成果将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元化、更精准的治疗选项,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 2.png 
在云南省肿瘤医院张国君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雪松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3.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指出,乳腺癌治疗的精准化趋势,这包括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放疗的低毒增效,以及针对不同乳腺癌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中国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方面已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国产新药的疗效显著。王昕教授还提到,乳腺外科手术的未来发展,包括保乳手术精确度的提升、腋窝淋巴结处理的创新方法,以及重建手术的个性化和微创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雪松教授讲到,ADC类药物的发展是药物和技术上的进步。陈雪松教授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并相信基础研究的成果将转化为临床应用,使患者受益。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最终目标是让患者受益,这是评价医生和基础研究成果的最重要标准。

图片 4.png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晓华教授的主持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静生国医大师进行题为“扶正抗癌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的主题汇报。

图片 5.png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静生国医大师指出,中西医结合在减轻肿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方面,中医的方法不仅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小。根据不同肿瘤的类型和病情阶段,中医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在乳腺癌治疗中注重疏肝解郁和健脾补肾,而在胃癌和肺癌治疗中则侧重于扶正固本。为了提升中医在国际医学界的地位,应融入现代医疗体系之中,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中医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还能为全球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深远的贡献。

图片 6.png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冷锦红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凯教授和江苏省中医院姚昶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7.pn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凯教授指出,中医在维护中华民族健康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中西医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他以乳腺癌为例,阐述中医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及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借鉴古代名医扁鹊的诊断智慧,李教授认为,结合中医总结和现代大数据分析,可以更早地识别出需要中药调理的患者,这是实现中西医学协同治疗的核心。江苏省中医院姚昶教授强调,中医与现代医学在治疗上的互补性,特别是在现代医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领域,中医提供宝贵的补充方案。中医的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在理念上不谋而合,都强调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中西医结合不仅是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也已获得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图片 8.png

卓越•盛京论道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靖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付丽教授进行题为“乳腺癌精准病理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热点问题”的主题汇报。

图片 9.png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付丽教授强调,通过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清晰地区分非浸润性癌与浸润性癌,并详细解释这些癌细胞是如何通过血管和淋巴管进行转移。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乳腺癌的病理报告,包括导管内癌和非浸润性癌,强调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意义。付丽教授还特别指出,分子病理诊断的临床重要性,尤其是HER2状态检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作用。随着针对HER2低表达的新药研发,病理医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精确诊断HER2低表达患者,以便这些患者能够获得靶向治疗的机会。

图片 10.png

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叶棋浓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进行题为“三阴性乳腺肿瘤干细胞对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和免疫治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81930075)”的主题汇报。

图片 11.png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指出,肿瘤干细胞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天然的抗性,这使得它们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耐药性,并促进肿瘤的转移。紫杉类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并深入探讨细胞因子在肿瘤干细胞耐药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肿瘤干细胞如何通过激活内源性信号通路和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来促进自身的自我更新和化疗抵抗。她提出,针对这些机制的治疗策略,如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或改善免疫微环境,可能会显著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片 12.png

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殿龙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刚教授进行题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乳腺癌现代医学诊疗新策略”的主题汇报。

图片 13.pn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刚教授指出,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诊疗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深层科学挑战。中医的学习不仅是长期积累过程,而且涉及到脉诊、舌相观察和辩证论治等关键实践技能的培养。中医的精髓能够被有效地融入现代医学诊疗中,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诊疗策略,这包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治疗目标的明确以及治疗方法的创新。国家对中西医结合推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建立中西医协同治疗机制,以实现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总体目标,这不仅是对医疗实践的挑战,也是对医学创新的呼唤。

图片 14.png

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李保中教授的主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雪教授进行题为“分子影像智慧引导肿瘤精准放疗”。

图片 15.png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雪教授强调,分子影像技术在提升肿瘤放疗精度方面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孟教授提出,通过运用分子影像技术,医生能够实时观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这为更精确地界定放疗靶区提供可能,从而有效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尽管癌症治疗的方法在不断演进,放疗在实现肿瘤治愈方面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致力于探索和开发适合中国人群的放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图片 16.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教授进行题为“创新‘中国方案’治疗儿童实体瘤”的主题汇报。

图片 17.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教授指出,与成人肿瘤相比,儿童实体瘤的分子数据相对匮乏,这限制新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研发速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张教授及其团队在儿童肿瘤治疗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国产PD-1抑制剂在儿童肿瘤治疗中的1期临床研究取得积极成果,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为2期临床试验确定推荐剂量。在TRK抑制剂的研究中,不仅探索其在儿童实体肿瘤中的应用,还揭示耐药机制,为国产第二代TRK抑制剂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奠定基础。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在治疗儿童难治性实体瘤的1期临床研究中,展现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不良反应,为儿童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儿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利用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1期临床研究。这项研究在动物模型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效果,并已获得伦理批准,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图片 18.png

在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郑撼球教授的主持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葛冠群教授、武汉大学季耀庭教授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政华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19.png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葛冠群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涉及病理学、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以及儿科肿瘤等多个专业领域,为演讲者提供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独特优势,即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这所理工科背景深厚的院校,已经成功开展一系列医工交叉项目。展望未来,能够在医工交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贡献力量。武汉大学季耀庭教授强调,基础科学的核心问题应当根植于临床实践中那些悬而未决的挑战,倡导一种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工作模式:首先,通过临床实践来识别和定义问题;接着,基础研究实验室着手提供深入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最终,这些科研成果需要回归临床,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这种从临床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临床的循环过程,不仅能够确保科研工作与医疗实际需求保持同步,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肿瘤治疗领域的转化研究。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政华教授讲到,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深感在聆听学术报告时,必须深思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紧密相连。在临床治疗中,我坚信应采纳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这不仅意味着对疾病的直接治疗,更包括对肿瘤患者整体体质的调理与改善。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治疗策略,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对抗肿瘤,为患者赢得更持久的生存期,并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图片 20.png

聚焦•临床挑战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通教授的主持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王海波教授进行题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乳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汇报。

图片 21.png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王海波教授指出,乳腺专科中心化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并且通过深入研究和顺应国家政策,可以促进乳腺专科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能够预见并稍微领先于政策,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优势。DRG/DIP支付方式与CMI指数的结合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工具,它们共同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乳腺专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政策、强化内部管理,并且始终以患者的生命和利益为最高原则。

图片 22.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凯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吴慧哲教授进行题为“新型靶向抗肿瘤药耐药机理探寻与干预策略研究”的主题汇报。

图片 23.png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吴慧哲教授指出,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之间存在未完全衔接的环节。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聚焦于探索和发现潜在的分子靶标,这涉及从多个层面深入挖掘。然而,临床工作更侧重于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后的长期效果。国家在定位研究时,应鼓励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基础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反馈到临床应用中,形成一个闭环。这一循环过程对于肿瘤治疗和基础研究至关重要。挖掘关键的新靶点、研发针对肿瘤的新型药物、推动肿瘤的精准治疗,是所有在座专家学者共同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图片 24.png

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郭文斌教授的主持下,鞍山市肿瘤医院满莉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邱芳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马振海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25.png

鞍山市肿瘤医院满莉教授指出,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后期的美容整形和生活质量改善,是一个全面改变的过程。将肿瘤视为慢性疾病对待的每个节点都至关重要,医生的工作不仅包括临床和科研转化,还涉及从诊断到治疗再到远期随访的全过程。在讨论肿瘤耐药性问题时,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思考的领域,强调理解肿瘤进化过程中的变异和信号通路的重要性,这有助于从根源上延缓和避免耐药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邱芳教授强调,无论疑难病例还是普通病例,多学科团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挑战。研究耐药机制对于已经出现耐药的患者获得后续治疗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实现患者早期治愈和晚期患者带瘤生存,延长生命周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马振海教授讲到,临床医生应提高临床技术,包括外科手术、内科化疗等,并开展临床研究,实现规范化、精准化。在基础研究方面,大中心应聘请专职研究人员,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基础实验,产出更多成果。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尽管在国内许多医院尚未完全实现,但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耐药基础研究方面可能的进展,如优化药物结构、逆转PD耐药等,并强调多组学技术、液体活检、单细胞测序和人工智能在耐药研究中的潜力。

图片 26.png

求索•前沿分享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允海教授的主持下,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费腾教授进行题为“CRISPR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图片 27.png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费腾教授指出,通过CRISPR工具箱结合高通量筛选,研究团队能够深入探究肿瘤化疗耐药的原因,并识别出耐药细胞的共同靶点。奥沙利铂的案例指出,虽然不是所有化疗药物都存在相同的耐药机制,但耐药在某种程度上是收敛的,而耐药的原因则是多样化的。此外,多重CRISPR筛选方法的应用,这种方法不仅在当前研究中发挥作用,而且具有拓展到其他耐药问题研究的潜力。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使用CRISPR基因敲除技术,但为了更全面地模拟肿瘤中主流的DNA突变因素,可以采用碱基编辑技术,这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提供更好的结果。

图片 28.png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慧慧教授的主持下,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黄适教授进行题为“低微生物量临床样品宏基因组分析方法研究”的主题报告。

图片 29.png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黄适教授指出,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肿瘤切片进行点阵扫描,目的是与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结果相结合,以实现更高精度的肿瘤预测。在肿瘤样本中实施拉曼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目的是识别耐药菌和耐药细胞,随后进行测序和培养,以探索肿瘤细胞与细菌融合后产生的生物学差异。目前,主要的研究策略集中在两方面:运用宏基因组学方法来探测样本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开发高效的筛选方法,以便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仅作为微生物资源挖掘的工具,也作为机制探索的初步筛选工具。

图片 30.png

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正人教授的主持下,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陈晓英教授、鞍山市肿瘤医院李科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羲和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31.png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陈晓英教授指出,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研发以及探索耐药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技术的进步预计将极大推动肿瘤的精准治疗。尽管低微生物量临床样品的宏基因组分析方法研究属于基础科学范畴,但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不容忽视。鞍山市肿瘤医院李科教授强调,在乳腺癌治疗中,虽然药物起初可能效果显著,但长期治疗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高通量技术分析为我们提供洞见,揭示科研人员在不同领域努力寻找逆转耐药性的方法,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尽管人体微生物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但已有研究如通过眼角膜检查预测糖尿病风险等取得进展。未来,若能将这些研究扩展至泌尿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等领域,我们可能通过微生物模型预测癌症风险,实现更精准的预防措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羲和教授讲到,高通量筛选技术对于揭示肿瘤耐药机制、微环境变化、基因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未来预后和耐药干预措施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微生物检测模型,我们可以预测疾病发生,并在疾病发生前进行筛查,使用菌群干预来延迟或逆转疾病的发生。在转移和耐药方面,微量检测可以探索可能存在的菌群,并绘制菌群图谱,结合高通量筛选技术进行干预,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片 32.png

剖析•基础研究

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徐宏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焦保卫教授进行题为“乳腺上皮发育的调控”的主题汇报。

图片 33.png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焦保卫教授指出,学术交流中的交叉融合对于回答乳腺癌相关问题至关重要,它涉及到乳腺上皮发育的三个基本问题:where(乳腺从哪里来)、who(细胞身份如何定义)、how(如何被调控)。乳腺癌的预后虽然相对较好,但发病率仍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这表明仍有许多问题未被解决。乳腺干细胞的调控与微环境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在乳腺发育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在母乳喂养方面,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超过70%的产妇不能纯母乳喂养。TDP-43基因的缺失会导致母乳分泌不足,影响后代的存活率。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乳腺发育,发现FUS蛋白在乳腺泌乳中的关键作用,以及FUS蛋白在不同物种中的表达差异。

图片 34.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涂巍教授的主持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程岩教授进行题为“靶向自噬的乳腺癌治疗策略研究”的主题汇报。

图片 35.png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程岩教授指出,自噬在细胞能量代谢和蛋白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发现eEF2K能够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转移生态位。此外,lncRNA与自噬的关系,发现特定lncRNA能够通过调节DDIT4的稳定性影响自噬。他们还研究RSK2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中的作用,以及GPX4抗铁死亡的信号通路,并设计合成GPX4的自噬靶向嵌合体,通过选择性介导GPX4的自噬降解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

图片 36.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新宇教授的主持下,本溪市中心医院李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丽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磊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37.png

本溪市中心医院李勇教授指出,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可能源自不同的乳腺细胞群体。例如,luminal A和B型乳腺癌可能起源于上皮细胞,而三阴性乳腺癌则可能源自干细胞。乳腺上皮的微环境失衡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外,eEF2K在调控乳腺癌的骨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丽莎教授强调, 临床医生致力于拓展乳腺癌治疗的边界,而基础研究专家则深入探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背后的深层机制。在乳腺发育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获得更为直观的理解。这提醒我们,在专注乳腺癌治疗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乳腺的发育过程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eEF2K作为一个高效且低毒的潜在治疗靶点,其在自噬调控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它在能量代谢导致的耐药性、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在骨转移中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磊教授讲到,乳腺炎可能与乳腺发育异常有关,许多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内部结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发育过程中的缺陷导致,最终引起微环境或解剖结构的改变,引发疾病。在肿瘤研究中,从发育角度探讨可能带来新的发现。自噬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正常运作,有助于避免多种疾病的发生。面对已经形成的肿瘤,调节免疫系统以提高其效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增强自噬功能,使其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可能是治疗肿瘤疾病的一个有效方法。

图片 38.png

探寻•未来转化

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徐贵颖教授的主持下,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杨庆凯教授进行题为“核酸先天免疫感受与肿瘤”的主题汇报。

图片 39.png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杨庆凯教授指出,先天免疫系统可以对病毒和肿瘤细胞形成有效的免疫监视。先天免疫识别异常在启动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如何识别异常是一个挑战。病毒DNA和肿瘤细胞DNA具有异常的物理特性,可以被机体的核酸先天免疫感受器识别,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干预核酸的物理特性可以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通过核酸修饰来控制免疫识别。

图片 40.png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海东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赵瑜教授进行题为“核药新靶点与晚期肿瘤诊断”的主题汇报。

图片 41.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赵瑜教授指出,晚期前列腺癌的特征包括小体积的转移灶、疏松的结构和较低的代谢活性,这些特点使得它们难以被传统检测方法发现。此外,晚期前列腺癌常表现为PSMA阴性,从而难以通过PSMA-PET成像进行检测。在我们对前列腺癌发展过程的研究中,发现CDK19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特别是在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中表达量最高。CDK19与前列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它通过组成转录复合体激活下游基因,推动前列腺癌的转移。通过我们的筛选工作,我们发现一种具有高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并成功开发一种新型的针对CDK19的核药。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实这种药物能够精确靶向CDK19,并且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诊断和治疗潜力。

图片 42.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毅教授的主持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曹旭晨教授进行题为“乳腺外科的春天”的主题汇报。

图片 43.pn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曹旭晨教授指出,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乳腺外科领域正逐渐重视术后的外观整形与重建工作,致力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技术正向着更加微创的方向发展,从减少手术创伤到实现无创治疗,减少对目标器官的切除。随着腔镜手术等先进技术的涌现,乳腺外科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些技术不仅增强手术的精确度,还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的美观和功能恢复。从传统开放式手术到现代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每一步的进步都源于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技术革新的驱动。展望未来,乳腺外科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着力解决手术中出现的新挑战,例如疤痕问题和术后感觉缺失,以实现更优质的治疗效果。

图片 44.png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顾玺教授的主持下,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李医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牛楠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展教授进行大咖观点。

图片 45.png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李医明教授指出,面对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挑战,我们发现在传统单体或多体联合治疗方案效果不佳时,引入中医疗法能够降低耐药性并减轻不良反应,这一发现对我们而言极为宝贵。同时,从乳腺手术和美学的角度出发,丰富的手术经验也极大地丰富我的知识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牛楠教授强调,作为一位青年医生,我非常珍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得以亲耳聆听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此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当前的工作核心在于致力于打造高效、低毒、且个体化的乳腺癌治疗方案。我坚信,战胜肿瘤需要汇聚基础研究专家、临床专家、内科专家以及外科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展教授讲到,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基因资源来识别种类繁多的病原体,尤其是那些化学结构相同但物理特性异常的核酸。在临床需求的推动下,核药从基础研究逐步转向临床应用,其中技术创新和新靶点的发现对于核药的研发至关重要。CDK19这一靶点的核药研发及其功能验证突显核药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项。外科技术的进展也强调需求驱动的创新重要性。综合这些基础研究和外科技术的进步,我们有希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治疗的新突破,预示着新的治疗时代来临。

图片 46.png

大会总结

会议尾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刚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们集中讨论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肿瘤的发病机制、耐药性以及转移。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与正常器官发育中的分子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某些关键功能的异常激活或缺失导致疾病的发生。在耐药性议题上,专家们深入探讨肿瘤干细胞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并就如何筛选能够有效缓解耐药性的靶向药物进行广泛讨论。在肿瘤转移的监测方面,核素药物研究的最新成果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对其在未来肿瘤转移的诊断和治疗中取得更多进展充满期待。此外,我们还探讨乳腺外科的起源与发展,强调乳腺局部治疗的关键性,并提出在保持乳腺外观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保留乳腺感觉的新目标。

图片 47.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