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博仁血液学术大会】李智慧教授:从诊断到治疗,全面解析噬血细胞综合征最新治疗进展

2024年12月04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高博医学论坛——2024博仁血液学术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大会聚焦免疫与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血液肿瘤、成人淋巴瘤与骨髓瘤、护理、血液病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出凝血疾病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探讨血液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分享一站式诊疗流程的实践经验。大会共设置7个专场,26个学术报告,内容丰富且前沿,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收获诸多好评。在本次大会现场,【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李智慧教授接受采访,就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相关基因所致的多样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

采访视频

李智慧教授

HLH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与基因诊断的重要性

李智慧教授:在2024博仁血液学术大会上,我分享了一例临床实践案例,该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多种疾病表现形式:从11岁时诊断出的霍奇金淋巴瘤,到19岁时发现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再到21岁时诊断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最终,通过基因检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HLH,具体为UNC13D基因的纯合突变。这一案例强调了基因驱动的原发免疫缺陷如何在感染EB病毒后,于不同年龄段诱发不同的疾病表现。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面对这种由基因突变驱动的复杂疾病演变,诊断过程如同“抽丝剥茧”,需要深入探究疾病的本质,以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对于本例患者,我们最终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重建了患者的造血及免疫系统,让患者实现了治愈的可能。这一过程凸显了基因诊断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分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疾病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从上述病例中,我想分享两点启示:

  • 首先,基因诊断技术在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本例所示,UNC13D基因的纯合突变是导致患者疾病演变的关键因素。因此,基因诊断不仅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本质,还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在2024年ASH会议上,我们团队一项关于遗传易感基因和肿瘤突变基因在allo-HSCT患者预后中作用的研究入选Poster摘要内容。本研究对本移植中心797例接受allo-HSCT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558例接受了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408例进行了肿瘤突变基因检测。经对大量样本的统计与分析发现,TP53、IKZF1和GETA2等基因在患者体细胞突变中起着重要的预后作用,而POLD1和G6PD可能作为遗传易感基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其次,EB病毒感染会诱发两大类疾病:EBV相关的肿瘤增殖性疾病和非肿瘤增殖性疾病。其中,NK/T细胞淋巴瘤就是EBV相关的肿瘤增殖性疾病中的一种类型。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长期生存率不足20%,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将这类复发难治晚期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约60%,这一研究今年也被选入ASH的大会口头发言。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移植前疾病状态,移植前是否有CAEBV病史、移植后是否发生EB病毒再激活等因素对移植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超过50%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携带HLH相关的基因,其中多数携带的是LYST基因,这也是原发性HLH诊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使得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非常容易合并HLH,与未合并HLH的患者相比,合并HLH的患者移植预后较差,而且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因此,在分子诊断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危险因素和基因对预后的影响,对于血液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造成的免疫缺陷,可引起不同的疾病类型从而诱发不同的临床表现,这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深入探究疾病的本质和基因背景,我们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专家简介

李智慧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二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三病区主任

专业擅长:
长期深耕于血液内科临床工作及实验室研究工作,在CAR-T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B-ALL系/T-ALL系白血病、NK/T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疾病及移植合并症的防治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学术任职:
血液病数字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肿瘤营养学会儿童肿瘤营养学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Radiology Science杂志审稿人
科研成果:
近五年在Annals of Hematolog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Frontiers in Oncology,Medicine,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 Cancer Reports等杂志发表的典型SCI文章如下:杂志发表数篇SCI文章,其中典型代表如下:2.png

二十余次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欧洲血液学年会EHA,欧洲骨髓移植年会EBMT,亚太地区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APBMT等国际血液学大会上发言及壁报交流。

3rKI6tx5HMIzSDk0EN5rEpLFzapR2tb0.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s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2月04日
李晓红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EBV相关的肿瘤增殖性疾病和非肿瘤增殖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