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泽”赋新生】徐兵教授:以患者为本,聚焦老年FL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的核心治疗目标

2024年11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我国,滤泡性淋巴瘤(FL)占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8%~23%,中位确诊年龄约为53岁[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FL患者比例显著上升。然而,老年FL患者常伴随更多合并症,导致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FL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仅为46.5%[2]。此外,FL作为惰性淋巴瘤的常见亚型,目前仍无法治愈,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会经历反复复发,这进一步加重了老年FL患者的预后负担。因此,老年FL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存,还需要提高生存质量。


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老年FL的诊治水平,促进老年FL患者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老年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2](以下简称“共识”)已于近日在《中华血液学杂志》正式发布。【肿瘤资讯】特邀通信作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年龄是影响老年FL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往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FL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共识将年龄≥60岁认定为老年FL患者的临界值。分析显示,FL的发病率自35岁逐步增加,至70岁达到高峰,而生存率随着年龄增长呈阶梯式下降。此外,老年FL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其合并症密切相关,尤其是70岁以上患者,在初始治疗后1年内的非复发死亡风险高达14%。

CGA+MDT评估是提升

老年FL疗效的“强引擎”

对于老年FL患者,在需要鉴别诊断等情况下,临床医生可通过分子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策略。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则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合并用药等关键因素。此外,研究表明,老年FL患者的慢性病共病显著增加治疗相关死亡风险,现有治疗方案(如R-CHOP)可能无法显著改善其预后。因此,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结合多学科会诊(MDT)对老年FL患者的治疗选择和耐受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FL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并举

高质量长期生存是核心目标

一线治疗:结合老年FL患者个体化情况开展精准治疗

本共识主要针对经CGA评估为不适合标准化疗和脆弱的老年患者提供具体治疗推荐,适合标准化疗患者的治疗可参考《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本次共识根据疾病分期,将不适合标准化疗和脆弱的老年FL患者的一线治疗细化为局限期治疗和进展期治疗。

局限期治疗

Ⅰ~Ⅱ期老年FL患者:应以积极治疗为主,期望得到根治为目的。对于Ⅰ期和连续Ⅱ期的老年FL患者,标准治疗是受累部位放疗(ISRT)。对于非连续性Ⅱ期的老年FL患者,可考虑采用CD20单抗治疗或根据疾病进展的需要进行管理。

进展期治疗

进展期FL患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及改善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

  1. 在无治疗指征的患者中,目前优先推荐采取观察等待。对于可能会出现短期进展的患者,也可给予早期干预。

  2. 在有治疗指征的患者中,对于不适合标准化疗和脆弱老年FL患者,其相关治疗应该以延长下一次抗淋巴瘤治疗时间(TTNALT)为主,兼顾安全性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原则。

共识推荐1:基于GALLIUM研究的主要结果[3-4],对于不适合标准化疗及脆弱老年FL患者,优先选择CD20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及泼尼松(CVP)方案。这与既往指南推荐利妥昔单抗作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略有不同[2]

共识推荐2:对于肾功能良好且既往无血栓病史或无血栓高危因素的老年FL患者,依据RELEVANCE研究[5]和GALEN研究[6]的结果,可在抗血栓预防的基础上,将CD20单抗与来那度胺联合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共识推荐3:在临床无紧急降低肿瘤负荷的需要时,对于诱导治疗获得缓解的老年FL患者可考虑采用CD20单抗作为维持治疗。

R/R FL的治疗:无化疗方案将成为主要选择

在为老年难治/复发(R/R)FL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选择方案较为有限,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与既往诊疗指南不同,本共识强调在复发时应动态评估宿主的CGA评分,并建议重新进行PET-CT检查,以评估疾病分期等情况。

共识推荐4:由于老年R/R FL患者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合并症较多,且对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因此无化疗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i高效低毒,是老年R/R FL患者无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证依据:在II期ROSEWOOD研究中,中位随访20.2个月时,ZO组(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的总缓解率(ORR;69% vs 46%,P=0.001)和完全缓解(CR)率(39% vs 19%,P=0.004)均显著高于O单药组。另外,ZO组中位PFS达到28.0个月,较O单药组显著延长(10.4个月;P<0.001;图2)。在≥65岁FL患者中ZO组ORR为68%,≥75 岁FL患者中ZO组的ORR为73%。在安全性方面,ZO方案的安全性良好,房颤和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均为3%)[7]

image001.png

图1.ROSEWOOD研究两组获得持续缓解患者比例及PFS

共识推荐5:对于原发难治老年FL患者,临床医生可考虑采用EZH2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及CAR-T细胞治疗等治疗手段。

共识推荐6:对于前线治疗后缓解期超1年的老年R/R FL患者,也可采用CD20单抗单药治疗。

总结

对于FL患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FL患者的治疗目标不仅在于延长生存期,更在于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合并症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R/R FL患者,无化疗方案已成为重要选择,这也标志着FL治疗逐步进入无化疗时代。总体而言,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医生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老年FL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徐兵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之名医
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厦门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和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会长兼白血病工作委员会主委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淋巴瘤等3个专业委员会常委
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JHO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 总影响因子超过600分。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徐兵教授:与其他患者群体相比,老年FL患者普遍身体状况较差,合并症较多,因而治疗难度更大。尽管近年来出现多种新型疗法,老年FL患者的临床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此外,老年FL的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疗效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以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这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主要探索方向。


《老年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老年FL诊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本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诊疗流程,特别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在老年FL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为老年FL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共识指出,通过CGA联合MDT,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治疗耐受性及共病情况,从而为老年FL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这一策略不仅提高了治疗安全性,还促进了老年FL患者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


共识详细阐述了老年FL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诊断等关键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实践指导。在治疗方案选择上,相较于以往指南,本共识根据老年FL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化疗耐受性及合并症,提出多元化的治疗建议。对于不适合化疗的患者,推荐多种无化疗治疗方案,尤其是基于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的联合治疗策略。这些治疗推荐也表明,老年FL治疗正逐步迈入无化疗时代。


本共识秉持以患者为本的原则,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老年FL治疗指导。共识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的重要性。此外,共识的发布将显著提升我国老年FL的诊疗水平,为未来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其推行也将助力实现老年FL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
2. 老年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3. Townsend W, Hiddemann W, Buske C, et al. Obinutuzumab versus rituximab immunochemotherapy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inhl: final results from the GALLIUM Study[J]. Hemasphere,2023, 7(7): e919. DOI: 10.1097/HS9.0000000000000919.
4. [Hiddemann W, Barbui AM, Canales MA, et al. Immunochemotherapy with obinutuzumab or rituximab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follicular lymphoma in the GALLIUM study: influence of chemotherapy on efficacy and safety[J]. J Clin Oncol, 2018, 36(23):2395-2404. DOI: 10.1200/JCO.2017.76.8960.
5. Morschhauser F, Nastoupil L, Feugier P, et al. Six- Year results from RELEVANCE: Lenalidomide plus rituximab(R(2))versus rituximab-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ituximab maintenance in untreated advanced follicular lymphoma[J]. J Clin Oncol,
2022, 40(28):3239-3245. DOI: 10.1200/JCO.22.00843.
6. Bachy E, Houot R, Feugier P, et al. Obinutuzumab plus lenalidomide in advanced, previously untreated follicular lymphoma inneed of systemic therapy: a LYSA study[J]. Blood, 2022, 139(15):2338-2346. DOI: 10.1182/blood.2021013526
7. Zinzani PL, Mayer J, Flowers CR, et al. ROSEWOOD: A phase II randomized study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versus obinutuzuma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J]. J Clin Oncol, 2023, 41(33):5107-5117. DOI: 10.1200/JCO.23.0077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