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CACA大会聚焦Merkel细胞癌:宋丽杰教授详解诊疗困境及免疫治疗进展

2024年12月02日
来源:肿瘤资讯

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极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进展至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MCC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期【肿瘤资讯】特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丽杰教授就MCC的早期诊断、免疫治疗、复发风险控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诊疗指导。

宋丽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病区负责人
河南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中心  主任   河南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联盟  主席
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美国 MD ANDERSON 临床肿瘤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CSCO 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 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促会 CNET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胃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促会CNETS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地方学组组长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组长
河南省临床肿瘤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临床肿瘤协会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持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研究项目

Merkel细胞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及时警惕诊断至关重要

宋丽杰教授:Merkel细胞癌是一种源于皮肤的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恶性程度远高于恶性黑色素瘤,死亡率是后者的三倍。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由于Merkel细胞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工具。因此,提高对Merkel细胞癌的认识和警惕性尤为重要。如果头颈部或其他皮肤部位出现孤立的结节,且结节颜色异常(如肉色、红色或紫色等),并快速增大,则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由皮肤科或肿瘤科医生进行评估,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Merkel细胞癌对免疫治疗敏感,PD-1/PD-L1抑制剂疗效显著

宋丽杰教授: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响应较差,但Merkel细胞癌是一个例外。约50%的Merkel细胞癌患者PD-L1表达较高,对免疫治疗较为敏感,因而疗效较好。在临床上,如果Merkel细胞癌患者的肿瘤较大、无法切除或影响重要功能,可以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例如PD-1或PD-L1抑制剂),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也推荐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

术后放疗和免疫治疗可降低Merkel细胞癌复发率,密切随访关键

宋丽杰教授:Merkel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和复发。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我们通常推荐术后辅助放疗,因为Merkel细胞癌对射线敏感,术后放疗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此外,鉴于免疫治疗对Merkel细胞癌的良好疗效,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术后辅助免疫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同时,术后患者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随访和观察,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进一步改善预后。

Merkel细胞癌研究不足,需更多临床试验和创新治疗手段探索

宋丽杰教授:Merkel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肿瘤,目前缺乏大型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因此,指南推荐患者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希望更多研究者、医生和药企关注这一瘤种,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期发现新的靶点、药物和治疗手段,最终使患者获益。

在治疗方面,目前Merkel细胞癌的治疗手段有限,尤其药物治疗方面,除了PD-1/PD-L1抑制剂外,其他药物疗效均不理想。未来可以探索更多新的治疗方案,例如双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其他免疫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TIL疗法等)。当然,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最终依赖于基础研究的推动。

责任编辑:Kingsley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28日
赵学红
临汾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目前Merkel细胞癌的治疗手段有限,尤其药物治疗方面,除了PD-1/PD-L1抑制剂外,其他药物疗效均不理想
2024年12月02日
李晓红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Merkel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