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i Strong-消化道病例精粹丨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助力,1例食管中上段鳞癌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展现食管癌精准治疗新希望

10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食管癌(EC)是全球高发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版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EC的新发病例24.4万,死亡病例18.8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和死亡率第5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预后不佳。近年来,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为E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目前,多项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些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支持。 

《Hi Strong-消化道病例精粹》系列专栏深入剖析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优秀临床病例,分享宝贵临床经验,以期共同推动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学科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

本期福建省肿瘤医院张德荣教授团队分享一例段食管中上段鳞癌病例。患者,女,64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cT4aN2M0)。2023.03.16-2023.04.09接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斯鲁利单抗”化疗2周期,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2023.05.16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CT显示吻合口壁未见明显增厚,病情稳定,总生存期已达一年多,无明显不良反应。

林辉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与微创学组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胸部肿瘤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手汗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肿瘤医院食管癌MDT成员

病史简介

基本情况

患者,女,64岁。

主诉

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

既往疾病史

20余年前行左侧甲状腺叶切除术。

辅助检查

外院胃镜检查显示距门齿24cm处食管存在肿瘤,病理确诊为鳞癌。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下段及左主支气管下段受到外压隆起并稍狭窄。颈部彩超显示甲状腺右叶多发实性结节,倾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同时发现右颈淋巴结肿大。细胞角蛋白19:7.98ng/ml。

CT(2023.03.01):甲状腺术后改变,甲状腺右叶肿大伴低密度灶,建议结合彩超检查。双颈部间隙可见散在数个小于1.0cm的小淋巴结,边界清晰,增强后强化。胸中上段食管壁不规则环形增厚,增强后强化,最厚处约2.5cm,长约9.5cm,向前紧贴气管后壁,气管左后壁略受压,向左后与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间的脂肪间隙消失,接触面约为四分之一,向右与奇静脉间的境界不清。上纵隔气管周围、气管前腔静脉后、隆突下及食管旁沟见多发淋巴结,部分融合,较大的最大截面约1.0cm×0.9cm,部分与食管壁边界不清。考虑胸中上段食管癌并纵隔增大淋巴结(图1)。

1.png
图1.CT(2023.03.01)结果

临床分期及诊断

食管胸中上段鳞癌(cT4aN2M0);

左侧甲状腺术后。

初始治疗计划

患者及家属拒绝放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2023.03.16-04.09):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斯鲁利单抗方案化免2周期。

疗效评价:PR(2023.05.10)。

CT(2023.05.10):与前2023.03.01旧片相比,胸中上段食管壁不规则环形增厚较前退缩,增强后见强化,最厚处约0.8cm,长约8.3cm,结合MPR显示:向前紧贴气管后壁,气管左后壁略见受压改变,向左后与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间的脂肪间隙消失,接触面约为四分之一,向右与奇静脉间的境界不清。上纵隔气管周围、气管前腔静脉后、隆突下及食管旁沟见散在淋巴结,部分较前退缩,较大的最大截面约0.7cm×0.8cm,部分与食管壁边界不清(图2)。

2.png

图2. CT(2023.05.10)结果

后续治疗方案

2023.05.16在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二野加根治术(胸骨后通道)+空肠造口术+胸导管结扎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顺利出院。

疗效评价:术后病理PCR(图3)。

3.png

图3.术后病理结果

术后随访复查

复查CT(2023.09.07):与2023.07.10旧片对比: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壁未见明显增厚,与前相仿。

纵隔各大血管结构显示清楚,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肺见散在多发最小径小于0.5cm的结节影与前相仿。双侧胸腔积液现已基本吸收,双侧胸膜稍增厚。

扫及甲状腺左叶缺如,右叶见低密度灶,肝脏见低密度灶及致密影。

具体诊疗经过见下图(图4)。

4.png

图4. 诊疗经过图

专家点评

张德荣
福建省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二届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德荣教授:食管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且极具致命性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高。本文介绍了一例64岁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诊断为食管胸中上段鳞癌(cT4aN2M0),具有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患者及家属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拒绝了传统的放化疗方案,选择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经过2个周期的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患者的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随后成功接受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消失,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的研究进展不断,多项研究以出色的数据展现了免疫联合化疗相比于单用化疗在晚期一线的优势。如在随机双盲III期临床研究ASTRUM-007中,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用化疗显著改善了PD-L1阳性(CPS≥1)晚期一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中位OS分别为15.3个月和11.8个月(HR=0.68,P=0.0020),中位PFS分别为5.8个月和5.3个月(HR=0.60,P<0.0001),而且安全性良好[1]。目前,免疫联合化疗已是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初报道的我中心参与的ESCORT-NEO研究,研究数据表明,在可切除的局晚期ESCC患者中,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不仅展现出更高的pCR率,而且安全性良好。然而,这种pCR能否最终转化为总生存期(OS)的获益,仍有待后续随访结果的进一步验证。 

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疗,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进一步验证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针对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问世,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HUANG J, SONG Y, KOU X G, et al. Updated results of first-line serplulimab versus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in PD-L1–positiv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hase 3 study (ASTRUM-007). Jing Huang, et al. 2023 ASCO, #e16016.
[2] LI Y, QIN J J, XUE LY, et al. Chemotherapy plus camre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ORT-NEO):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2024 ASCO GI, Abstract LBA24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FS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el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29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在可切除的局晚期ESCC患者中,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不仅展现出更高的pCR率
10月29日
童瑞敏
扬中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食管癌治疗新希望,新曙光
10月25日
刘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肿瘤内科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助力,1例食管中上段鳞癌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展现食管癌精准治疗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