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 ,小细胞肺癌协作组暨湖北省小肺免疫治疗高峰论坛盛大开幕,大会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伍钢教授、董晓荣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以及邀请到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小细胞肺癌诊疗领域专家共同参与会议的开展。秉承推广小细胞肺癌领域诊疗新理念,提高我国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水平。
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伍钢教授并致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在湖北省肿瘤医院的诊疗现状,也从实际治疗的临床案例中就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突出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强调了小细胞肺癌治疗不可忽视,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进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发言谈到:“学科诊疗是一个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每一次多学科诊疗的质量至关重要,能够为患者和医者都带来更多的获益。”
图1伍钢教授致辞
协心戮力 至臻至善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继元教授、荆州市中心医院徐炎华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具有快速增殖、早期播散、获得性治疗耐药和预后不良的特征。SCLC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患者诊断时表现为晚期/转移性疾病,限制了治愈性治疗的可能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ES-SCLC领域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徐双兵教授分享《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报告。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预后差的特点。近三十年来,广泛期SCLC(ES-SCLC)的一线治疗停留在固定的化疗模式,疗效难以突破,而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开启了ES-SCLC一线治疗的新纪元。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显示,在标准化疗基础上联合PD-L1抑制剂,ES-SCLC中位总生存期(OS)终于超越了12个月,较化疗OS延长了2个月左右。IMpower133研究和CASPIAN研究虽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但生存获益仍十分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PD-1抑制剂在SCLC领域也进行了相关探索,但始终未能成功。直到ASTRUM-005研究出炉,创造了目前ES-SCLC一线免疫治疗OS最长纪录——15.4个月,较化疗组延长了4.5个月。
图3 徐双兵教授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专家们就此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来自黄冈市中心医院罗红兰教授、南漳县人民医院屈永定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红林教授、湖湘中医肿瘤医院蔡志强教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孙皓教授共同探讨。SCLC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患者诊断时表现为晚期/转移性疾病,限制了治愈性治疗的可能性。虽然SCLC对化疗和放疗有初始反应,但通常会出现治疗耐药性,导致五年总生存率最高为10%。新的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早期发现和治疗进展对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疾病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的SCLC诊断选择、以及新兴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策略,已知的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成功将广泛期SCLC的中位OS突破1年,ASTRUM-005和CAPSTONE-1研究也相继取得阳性结果,目前针对此研究,以及药物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筚路蓝缕 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不畏风风雨雨,只为医学奋力前行。 黄石市中心医院王钢胜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卢宏达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首先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徐禹教授分享了《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徐禹教授谈化疗联合PD-L1抑制剂治疗广泛期SCLC是一线优选治疗方案,SCLC对化疗较敏感,缓解率为70-90%,大多数局限期患者的基础治疗是放化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容忽视,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一线治疗中,将PD-1/PD-L1抑制剂加入化疗,在改善SCLC患者总体治疗结局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
图4 徐禹教授主题报告分享
针对以上学术话题的内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劲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红安县人民医院张定国教授、麻城市人民医院石相如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王勇教授开展激烈的话题讨论。从CASPIAN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来看,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生存率相对的提高幅度,无论是早期、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治疗都需要精细化的分层,多学科的合作才能得到更多好的结果。
群策群力 越辩越明
协心努力,共创医学新模式,在群英努力的步伐之下,一同进步。 咸宁市中心医院舒诚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彬教授分享了《从机制到临床,全面解读PD-1与PD-L1的异同》,杨彬教授谈到阻断PD-1/PD-L1途径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焦点。PD-1单抗和PD-L1单抗,是用来进行癌症免疫治疗的药物,PD-1单抗或PD-L1单抗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恢复T细胞肿瘤活性,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一旦抗肿瘤免疫循环建立,可以产生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国内目前免疫药物主要有PD-1单抗和PD-L1单抗两大类。大家可能觉得,这两种药物其实是针对同一免疫通路的两个端点,机制上似乎是一致的。其实不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EGFR/ALK突变大家都知道不适合使用免疫治疗,不仅疗效低,还容易出现超进展、严重不良反应等负面情况。但是在PD-L1单抗“I”药的一项三线ATLANTIC研究中,采用durvalumab对EGFR/ALK阳性的PD-L1表达≥25%的肺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却能明显获益。
来自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罗顺祥教授、洪湖市中医医院张冬青教授、谷城县人民医院周学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李平教授、监利市人民医院甄生华教授共同探讨。阻断PD-1/PD-L1途径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焦点。目前国内有多款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PD-1和PD-L1作为免疫调节中的关键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肿瘤免疫逃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预测标志、其他PD-1/PD-L1途径以及肿瘤免疫逃避的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和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青矜之志 履践致远
志在心中,践行医学之梦,稳固根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俊红教授、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董佑红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瑞教授分享了《小细胞肺癌的探索之路》,周瑞教授谈免疫治疗(包括免疫节点抑制剂等),不仅在肺癌领域,在所有肿瘤领域都处于新生代的火热阶段。过去10年是靶向治疗的时代,然而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将可能是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中,其免疫治疗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今年也有两个PD-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里获得了FDA的审批。PD-1抑制剂及目前还未上市的PD-L1抑制剂都在进行非常广泛的深入研究,所以在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必然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来自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刘瑛教授、石首市人民医院陈哲仁教授共同探讨此次报告主题。免疫治疗(包括免疫节点抑制剂等),不仅在肺癌领域,在所有肿瘤领域都处于新生代的火热阶段。过去10年是靶向治疗的时代,然而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将可能是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是否需要在小细胞肺癌中探寻分子标志物,怎样的分子标志物才是合适的,PD-L1的表达染色是否可作为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治疗的持续时间,与其他治疗方式和药物的最佳联合等都需要不断探索。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初心不忘,始与医学的探索,终于医学的进步。 武随州市中心医院潘东风教授、宜昌市中心医院鲁明骞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武汉市普仁医院罗鸣教授分享了《肺癌放射免疫的思考与探索》,罗鸣教授谈到单纯放疗诱发免疫增强作用很弱:放疗本身所造成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可能抵消了免疫增强作用,所以单纯放疗出现“远隔效应”几率很低。免疫治疗时代背景下,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而言,单独免疫治疗只能使20-30%左右PD-L1高表达人群获益。此外,免疫治疗的原发和继发耐药也亚需联合治疗解决难题。咸宁市中心医院韩琦教授分享了《小细胞肺癌基层医院诊疗现状》,韩琦教授提道:“在局限期SCLC方面,基于免疫治疗长效、低毒的优势,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正在探索同步放化疗后免疫维持治疗的模式。其次,在广泛期SCLC方面,随着免疫治疗获批一线治疗适应症,二线治疗格局也会随之重塑,如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进展后,患者是否可以跨线使用免疫治疗方案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也有更多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值得探索”。
蕲春县人民医院童光武教授、芜湖市中医医院徐晶晶教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戴丹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周红霞教授、赤壁市人民医院彭玲教授共同探讨此次报告主题。放射治疗在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时,可产生1+1大于2的效应,通过激发免疫微环境以及激活有功能的免疫细胞的局部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既可以用于早期、局晚期,也可以用于晚期的肺癌治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此前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V期)一线免疫加化疗之后加上局部放疗(包括原发或转移灶放疗)有助于对患者的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延长。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进行总结致辞,通过诸位领域资深专家分享与讨论形式,围绕小细胞肺癌诊疗进展,在医学面前SCLC仍是一种难治性癌症,OS改善仍然较有限,近期开展的相关研究加深并揭示了不同的SCLC分子模式,为潜在的新疗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临床仍在正在进行的大量研究,正在改变着SCLC的治疗前景,有望进一步改善SCLC患者的OS。更多研究继续专注于与治疗应答和新靶点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期进一步改善SCLC患者的预后。感谢各位学者对于SCLC的治疗探索进行解读并讨论,希望更多的患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有更多的获益与启发。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