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扬州肺癌论坛】邢力刚教授:精准化、个体化的放疗成为时代要求,联合方案或新方案的应用或将展开放疗新局面

2024年07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可以起到精准定位肺癌部位、控制病情等作用,是肺癌治疗中非常关键的治疗手段。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肺癌放疗方案的优化成为肺癌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2024 年 06 月 27 -29 日第十一届扬州肺癌论坛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肺癌免疫治疗全程管理和策略优化大会在美丽的扬州瘦西湖畔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分享了肺癌治疗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探索,为广大肺癌领域科技工作者奉献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肿瘤资讯】直击会场,特邀邢力刚教授分享放疗在NSCLC中的治疗进展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邢力刚

山东省肿瘤医院 副院长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委员
CSCO副秘书长、肿瘤放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院协会肿瘤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放射治疗的发展将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疗效增光添彩

邢力刚教授: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在各期肺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对可手术的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对于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患者推荐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大分割放疗模式)。目前,放疗技术不断规范和发展,已有新的图像引导下的直线加速器、射波刀、质子加速器、重离子加速器等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这部分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精准治疗的时代,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放化疗治疗,或者序贯放化疗治疗后应用免疫治疗进行巩固治疗。2024 ASCO大会上报道的重磅的LAURA研究,就是EGFR突变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以后用奥希替尼进行巩固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所以,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检测和多学科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可切除或者可转化的患者可能需要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案,对于不可切除的患者需进行放化疗或放化疗后免疫巩固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放射治疗的不断进展能够为肺癌局部治疗的控制率带来逐步的提高,如果与新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联合应用,或将为患者进一步延长生存,这也是未来局控加远处转移控制的最佳机会。

自适应放疗将逐步替代经验性放疗,引领放疗新格局

邢力刚教授:近十几年来,全球范围内都在尝试优化放疗方案,以改善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疗效,如提高放疗剂量和采用先进的放疗技术,但其随机前瞻多中心临床研究均以阴性结果告终。从放疗技术来讲,前期如果只单纯增加剂量,可能并不是适合所有患者,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病灶对放疗反应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放疗靶区、放疗整体剂量的调整,这样的方案被称为自适应放疗。与此同时,还要应用新型分子影像技术进行自适应指导,达到放疗的精准化和个体化,而非既往的经验性放疗。比如肺癌指南中规范放疗剂量为66- 70Gy,但有的患者不需要如此高的剂量就可以良好地控制肿瘤发展,而有的患者则需要灾后期进行局部加量实现更好局控。现有的II期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自适应放疗的有效性,但未来仍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和临床研究证据来验证自适应放疗能否进一步提升放疗的疗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