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共探前沿,共筑未来——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外科分会场)顺利召开

05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2024年5月25日,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同步线上直播。本次会议特设主会场、外科分会场和内科分会场三大会场。外科分会场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何志嵩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会议汇聚国内外顶尖的泌尿肿瘤专家,聚焦于尿路上皮癌领域最新的科研发现和临床应用,旨在为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和讨论,共同探讨尿路上皮癌的最新诊疗进展、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方向!

 开场致辞

外科分会场的会议伊始,何志嵩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和沟通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他谈到会议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积极交流,进而激发出思想的碰撞,让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这里交汇,从而点燃智慧的火花,催生出创新的理念。相信这些新的想法不仅将丰富我们的学术视野,更是推动我们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探索未知领域的动力。何志嵩教授谈到希望大家能够在本次会议有所收获,并预祝今天的会议顺利召开。

图片 1.png何志嵩教授

第一环节

外科分会场的第一环节由何志嵩教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国良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姚鲲教授和黑龙江省医院亢渐教授担任主持。

图片 2.png 何志嵩教授、徐国良教授、姚鲲教授、亢渐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关有彦教授为大家分享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术后溶瘤病毒膀胱灌注预防复发Ⅰb/Ⅱ期临床试验》的学术内容,围绕研究概况、国外类似研究、目前入组患者情况以及典型病例汇报展开介绍。他向大家介绍了0H2注射液是由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溶瘤病毒,0H2是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毒株HG52进行基因修饰与改造获得的注射液。他指出0H2注射液是由国内自主开发的注射液,也是国内第一个用于膀胱灌注治的注射液。对于反复复发的NMIBC患者,特别是卡介苗治疗失败的患者,初步数据显示,膀胱灌注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未来,希望将吉西他滨即刻灌注的NMIBC患者进一步加快入组。

图片 3.png


关有彦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晋海教授就《影像检查是否可以替代以分期为目的的诊断性电切?》的相关进展进行盘点。他阐述了目前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推荐意见是膀胱镜检查和活检简捷直观,但单纯活检往往取材表浅,无法获得准确的病理信息。当膀胱肿瘤诊断明确时,建议行诊断性电切,切除肿瘤的同时有利于获得准确的病理学依据。此外,他指出mp-MRI已成为一种准确且无创的膀胱癌肌层浸润术前诊断技术,VI-RADS评分系统进一步规范了mp-MRI对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初步实现了对MIBC和NMIBC的区分,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VI-RADS替代诊断性电切的有效性。同时,影像组学在膀胱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膀胱癌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术前预测复发风险及化疗反应评估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图片 4.png
范晋海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朋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后的外科挑战及华西经验分享》的学术内容,他为大家介绍了一系列的经典试验,其中,PURE-01试验是一项针对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MIBC患者的研究。该研究于2017.2-2018.3期间共入组50例MIBC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Q3W)3个周期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主要终点为意向治疗(ITT)人群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研究结果发现,所有患者pCR率达42%,病理降期率54%。该研究证明了MIBC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此外,他谈到免疫联合化疗相对免疫单药反应率更高。

图片 5.png张朋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吉炜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仁济医院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研究进展汇报》,围绕仁济UTUC晚期研究进展、仁济UTUC局部进展期研究进展、总结与展望展开精彩授课。他谈到免疫单药或联合治疗可为顺铂不耐受或顺铂经治晚期UTUC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且安全耐受,RC48-ADC为晚期UTU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目前,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UTUC展现了一定疗效,期待免疫联合RC48-ADC能为不愿接受RNU的患者提供保肾治疗新技术。此外,UTUC与UBC在基因图谱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寻找UTUC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分子标记物与预后相关性,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图片 6.png黄吉炜教授

专家讨论环节

在何志嵩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益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一平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刘凌琪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希高教授参与本环节的专题讨论。

图片 7.png沈益君教授、朱一平教授、刘凌琪教授、刘希高教授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解放军总医院李宏召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赵瑞宁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肖楠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乔建坤教授进行主持。

图片 8.png李宏召教授、赵瑞宁教授、肖楠教授、乔建坤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孙益教授为大家汇报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全腔内尿流改道术》的学术内容,为大家介绍了浙大一院机器人全腔内开展经历、技术和方法。他谈到集成性盆腔筋膜结构保留全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IPFSS)对术后功能恢复的积极意义包括盆腔筋膜结构保留对尿控快速康复,特别是对白天尿控康复速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目前的尿流动力学数据结果支持优良尿控率;此外,患者术后勃起恢复满意,特别是年轻术前勃起功能良好者。此外,他指出保留盆腔筋膜整体构架的意义是保持盆底结构力学稳定和保留尿控、勃起相关组织结构。保留盆腔筋膜整体构架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图片 9.png叶孙益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杨荣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一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作为膀胱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的专题分享。他阐述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降期效果。新辅助单药免疫治疗为不耐受顺铂患者提供新选择。他指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此外,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加大手术治疗的难度。同时,联合治疗一定要注意不良事件的发现和处理,将其处理在萌芽阶段,一定确保患者安全。未来,期待长期的生存结果和多中心的研究结果。

图片 10.png杨荣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刚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高危UTUC吉西他滨和顺铂(GC)联合特瑞普利新辅助治疗研究——安全性及有效率的评估》的专题分享,围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展开汇报。他指出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提高高风险UTUC患者的pCR率。虽然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不良事件(AE)有所增加,但可控。此外,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有望作为高风险UTUC患者的新治疗选择,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验证。

图片 11.png毕新刚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唐琦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林奇综合征相关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筛查及易感基因胚系突变的鉴定》的学术内容。他介绍了林奇综合征的筛查策略包括家族史筛查以及错配修复(MMR)蛋白和(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他指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心UTUC病例中约11%的患者为潜在遗传性肿瘤,至少1.4%的患者为确诊的林奇综合征,较西方文献报道比例偏低。研究显示确诊林奇综合征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性胚系突变基因是MSH6。此外,建议对存在遗传倾向的UTUC患者进行广泛的基因检测,如全外显子组测序。未来,林奇样综合征患者的不同突变类型与UTUC发病率的关系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图片 12.png唐琦教授

专家讨论环节

在李宏召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郭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穆大为教授共同参与本环节的讨论。

图片 13.png张争教授、郭刚教授、叶雄俊教授、穆大为教授

会议总结

大会最后,由何志嵩教授进行大会总结。何志嵩教授谈到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尿路上皮癌患者5%的生存期。他强调在研究新辅助治疗尿路上皮癌患者时,推荐选择随机对照试验而非单臂研究。何志嵩教授指出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将于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办尿路上皮癌的年会,期待届时与大家再次相聚。

图片 20.png何志嵩教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CI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