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患者,诊断“左肺癌腺癌伴右肺、纵隔淋巴结转移(cT2bN2M1a,IVA期)”,KPS评分90分,PD-L1 TPS<1%,驱动基因突变阴性。前线方案(抗血管+化疗±免疫)治疗有效,后续进展。三线使用“卡度尼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达PR,患者耐受性良好,目前PFS已超12个月。
病例分享专家
高永丽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姑息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沂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沂市医院协会肿瘤放射与免疫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沂市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参与国自然项目2项,省自然课题1项,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
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擅长肿瘤精准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病史回顾
【患者】闫某某,女,50岁
【主诉】以“咳嗽伴咳血4月”为主诉入院。
【病例特点】患者202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偶有咳血,余无不适;2020年06月13日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门诊,查肺部CT提示“左肺下叶团块影,考虑肺癌可能大,双肺多发结节,转移可能大”,后患者就诊于上海胸科医院,行气管镜取病理示:查到恶性肿瘤细胞;现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左肺下叶呼吸音略粗,余无特殊。KPS评分90分。
【辅助检查】
(2020-06-13)胸部CT:左肺下叶团块影,考虑肺癌可能大,双肺多发结节,转移可能大,纵隔肿大淋巴结,大小约4.8cm(图1)。
肿瘤标志物:CEA:6.56 ng/ml。
病理:(左肺占位穿刺)腺癌,符合黏液腺癌。
免疫组化: CK7(-),CK20(-),TTF-1(-),NapsinA(-),P40(-),CDX2(灶+),SATB2(-),Muc-2(灶+),Ki67-MIB1(10%)。
(2020-07-09)基因检测: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D-L1 TPS<1%。
头部MRI、骨ECT:未见明显转移灶。血常规及生化:未见明显化疗禁忌结果。
图1:2020-06-13 胸部CT
诊断
1.左肺癌腺癌伴右肺、纵隔淋巴结转移(cT2bN2M1a,IVA期)
治疗
【一线治疗】
2020年07月04日起:予“化疗+免疫+抗血管”方案治疗,具体为:帕博利珠单抗200mgd1+紫杉醇240mg D2+顺铂30mg D2-4及安罗替尼12mg d5-18口服 qd。
2020年07月27日:患者化疗后出现III度骨髓抑制,予将“紫杉醇”更换为“白蛋白紫杉醇”,具体为:白蛋白紫杉醇 200mg D1,8+顺铂 30mg D1-3+帕博利珠单抗200mg及安罗替尼12mg。
2020年08月18日:复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团快影较前范围减小,双肺多发结节大小、形态、密度较前改善,大小约3.1cm”;疗效评价为PR。
2020年09月22日:患者出现IV度骨髓抑制,给予升白及抗感染治疗。
2020年10月28日起:予“免疫+抗血管”维持治疗,具体为:帕博利珠单抗200mg及安罗替尼12mg。
期间复查CT均提示病情稳定,2022-02-10起,患者停止免疫治疗,予“安罗替尼12mg po”抗血管维持治疗。
2022年04月23日:复查CT提示“左肺下叶团块较前未见明显变化;双肺多发结节伴空洞,较前增大;纵隔内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考虑病情进展(图2)。
图2:2022-04-23 胸部CT,提示病情较前进展
【二线治疗】
2022年04月29日起:予“抗血管+化疗”方案治疗,具体为:白蛋白紫杉醇200mg d1,8+安罗替尼12mg 口服qd。
2022年06月06日:复查CT示病情好转,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较重(Ⅲ度),拒绝继续化疗,予“安罗替尼12mg口服”维持治疗。
2023年02月23日:患者咳嗽较前加重,伴胸闷,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伴空腔,较前部分增大,大小约4.2cm”(图3)。
考虑病情进展。复查颅脑MRI及骨ECT,未见明显转移征象。
图3:2023-02-23 胸部CT,提示病情较前进展
【三线治疗】
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强烈,于2023年03月09日起,予“卡度尼利单抗+抗血管”方案治疗,具体为:卡度尼利单抗 375mg+贝伐珠单抗600mg。
治疗5周期后,患者咳嗽较前好转,2023-05-11复查CT提示“部分病变较前缩小,纵隔淋巴结、右肺门肿大淋巴结较前稍缩小,大小约 3.6cm”(图4)。
复查 CEA:由6.73ng/ml下降为5.93ng/ml。
图4:2023-05-11 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缩小
2023年07月11日:复查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伴空腔,较前相仿;纵隔内肿大淋巴结,较前相仿”。
2023年10月10日:复查CT提示“部分病变较前范围缩小,纵隔内、右肺门区肿大淋巴结,较前相仿”。
2024年02月20日:复查CT提示“部分病变较前范围稍变小,纵隔内、右肺门区肿大淋巴结,较前略变小”(图5)。
复查 CEA:由5.93ng/ml下降为4.26ng/ml。
图5:“卡度尼利单抗+抗血管”治疗后规律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缩小
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Ⅰ度),予保肝处理后肝功能恢复,患者耐受性良好。
疗效评估为PR。
继续当前方案治疗,目前PFS已超过12个月。
病例点评专家
郭其森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山东分联盟 主席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康复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 理事
山东省抗癌协会化疗分会 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肺癌分会 前主任委员
山东省名医联盟名医;医院“十大知名专家、十大名医”
擅长领域:肺癌的诊断及免疫、化疗、靶向等内科综合治疗。
发表文章:国内外发表文章130余篇。
科研情况:参与国家重大创新项目一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为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及厅局级科技成果进步三等、二等奖7项。主编《现代肺癌诊断治疗学 》和参编7部组著作。
病例点评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诊断“左肺癌腺癌伴右肺、纵隔淋巴结转移(cT2bN2M1a,IVA期)”,一线治疗选用“免疫+抗血管+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出现“IV度骨髓抑制”,后维持治疗期间出现进展;二线更换化疗药物,使用“抗血管+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患者因“Ⅲ度胃肠道反应”无法耐受,后再次进展。三线治疗选择去化疗方案,使用“卡度尼利单抗+抗血管”治疗达PR,患者耐受性良好,PFS超过12个月,总生存期已近4年。
此病例是一例成功的晚期肺腺癌免疫治疗耐药后“去化疗”方案治疗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发:
对于一线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出现广泛进展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化疗是目前NCCN指南和CSCO指南中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虽然临床上对化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经验日益成熟,毒性问题依旧无法避免,仍有部分患者由于体质和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耐受。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去化疗”方案,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
卡度尼利单抗是一种能同时靶向PD-1/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PD-1单抗和CTLA-4单抗联合疗法的协同疗效。且其通过Fc段改构,完全去除了ADCC、ADCP和CDC效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带来了更大的联用空间。
在AK104-208研究中,卡度尼利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免疫耐药晚期NSCLC的DCR高达100%,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另一队列中,卡度尼利10mg/kg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ORR为60%[3],是“去化疗”的优选方案。
在此病例中,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明确的生存获益,且治疗过程安全可耐受,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双抗在“去化疗”模式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得到了初步证实,未来对于更精准化的治疗、更优效联用模式的探索亦值得我们期待。
1.Pang X, et al. Cadonilimab, a tetravalent PD-1/CTLA-4 bispecific antibody with trans-binding and enhanced target binding avidity. MAbs. 2023;15(1):2180794.
2.2021 ESMO Abstract#1300P
3.Br J Cancer. 2023 Dec 18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