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全面推动规范化用药,《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国巡讲正式启动

2024年03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肺癌在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一,已成为对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因此全面提高肺癌治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肺癌同时是新型抗肿瘤药物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后文简称“《合理用药指南》”),希望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权威指导。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贯彻落实该指导原则,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发起了《合理用药指南》全国巡讲基层运用项目。2024年3月16日,项目全国启动会于上海盛大召开。大会特邀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作开幕致辞,以下为大会精华内容。

集智广益,规范指引

会前致辞中,大会主席陆舜教授表示,新型抗肿瘤药物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历经了漫长的阶段,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合理用药指南》成功问世。作为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权威指南,《合理用药指南》如同行车中的《交通法》,不同于其它类似GPS的学术组织发布指南,其对于国内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实践具有法律法规般的指导意义。此次巡讲项目在宣传的同时也希望吸取各方意见,保持《合理用药指南》的更新。

图片1.png图1 陆舜教授致辞

范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合理用药指南》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级医院保持重视。此前《合理用药指南》一经发布,便已组织医院内部学习。《合理用药指南》不仅是患者得到规范治疗的保障,也是对临床医生自身的保护,更是国家层面对于抗肿瘤药物应用的权威指导,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另外,《合理用药指南》从每种药物的角度出发,也是较其他指南的创新之处。

图片2.png图2 范云教授致辞

随后,在大会主席陆舜教授范云教授的带领下,全体与会嘉宾共同参与了《合理用药指南》巡讲的启动仪式。本次巡讲项目将在全国41个城市开展,覆盖一千余位肺癌领域专家。

 图片3.png图3 启动仪式

随后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的主持下,上海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分享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引下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规范化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我国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规范,《合理用药指南》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年来不断细化、完善,指引着抗肿瘤治疗药物的规范化应用与发展。

合理用药,助力生存

该环节聚焦于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的合理用药助力患者更长的生存获益。学术分享与讨论环节分别由江苏省人民医院郭人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旼教授担任主持。

湖南省肿瘤医院蒲兴祥教授分享了“规范治疗,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长生存”。小细胞肺癌较非小细胞肺癌更早、更容易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一线治疗中存在免疫治疗应用比例较低、时长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目前,中国已有3款PD-L1抑制剂和1款PD-1抑制剂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适应症,并被纳入《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版》》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用于ES-SCLC的一线治疗。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是目前使患者生存得到延长最多的免疫治疗方案,针对脑转移患者,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也显示出获益趋势,肝转移患者则可得到显著PFS和OS获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分享了“适配良策,让非小细胞肺癌慢病化成为可能”。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精准治疗日益受到关注,用药需严格遵循适应症,重视肺癌靶向治疗常见的不良事件管理。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免疫治疗在围术期的多种治疗模式探索取得成功,需进一步探索最佳治疗模式。在鳞癌患者的晚期一线治疗中,ASTRUM-004研究于2023年更新了数据,持续报告了对全球人群及亚洲人群的生存获益,而CHOICE-01研究在最终生存分析中却未能取得阳性结果,这也显示虽然不同研究均证实PD-1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肺鳞癌患者的PFS,但并非所有研究中PFS获益都可转化为OS获益。规范化的免疫治疗应用与安全管理将助力更多NSCLC患者实现“长生存”与“慢病化”。

讨论环节中,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陈婵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志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坤教授围绕临床实践中药物合理化应用的必要性以及面对的挑战,如何处理“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的矛盾和统一进行了讨论。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对于临床医生、患者都有益,应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优化,例如针对老年患者、脑转移、肝转移患者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

知行合璧,例证规范

该环节分享了两例临床实践病例,并由专家对诊疗经过进行点评。该环节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刘子玲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夏良平教授进行主持。

宁波市第二医院聂亮琴教授分享了一例ES-SCLC病例。该患者初诊于2023年6月,右肺已多发转移,伴肝转移,充分考虑患者个体情况与规范化治疗要求,选择斯鲁利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患者接受斯鲁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治疗6周期后,肺部疗效评估PR,肝脏疗效评估CR,接受根治性放疗后,2023年11月起接受斯鲁利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至今。点评环节中专家指出,该患者诊疗、用药经过符合六原则,取得了优异疗效,也体现了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的联合应用为患者带来的获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倪晨辉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肺鳞癌病例。该患者诊断为右下肺鳞癌,cT4N3M1b,IVA期,多处淋巴结转移。患者一线接受斯鲁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治疗6周期,期间疗效评估达到PR,治疗期间耐受性良好,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目前正在接受免疫单药维持治疗中。点评环节中专家指出,该患者诊断、治疗明确,治疗方案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其个体情况。

会议总结

大会的最后环节,由陆舜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致辞。肺癌治疗已经进入精准时代,活检诊断结果的精准检测将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如今已经在围术期和晚期都获得了应用,《合理用药指南》将进一步指导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规范化应用。目前国内针对肺癌精准治疗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也将为精准治疗的进一步优化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肺癌领域发展瞬息万变,更需要不断深入学习。

大会主席范云教授专访

会间,【肿瘤资讯】特邀范云教授接受专访,分享《合理用药指南》的临床意义、推广要点与当下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用药选择与探索方向。

范云 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合理用药指南》为临床用药提供权威指导,六大原则保障患者获益

范云教授:《合理用药指南》一共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以及具体按照患病部位划分的药物用药指导,包括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血液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乳腺癌、皮肤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生殖系统肿瘤、泛实体瘤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部分介绍了制定《合理用药指南》的初衷,即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提高肿瘤治疗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该部分内容也强调,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应在病理组织学确诊后(部分药物需明确治疗靶点),严格遵循药物获批的适应症用药,兼顾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治疗获益。

以国内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为例,目前在肺癌领域,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已获批用于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合理用药指南》关于不同适应症的推荐剂量、用药方式都给出了相应推荐,指出只要患者观察到临床获益,除非不可耐受,否则都应继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老年患者(≥65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无需调整剂量。如此详细而规范的用药指导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直观的指导价值,便于临床医生学习。

《合理用药指南》巡讲指导基层医院规范化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

范云教授: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在肿瘤患者首诊后的复查、随访环节中,基层医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合理用药指南》的推广重点也在于基层医院,巡讲便是推广指南的重要方法。

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通常会很关注领域内的前沿进展,医院内部也会定期组织学习会,交流各大学术会议与核心期刊的前沿研究。这部分医生通常已经大致掌握了《合理用药指南》中在本领域的相关内容,因此推广重点在于推进诊疗的规范化,例如强调遵循药物获批的适应症用药等。

对于各地区基层医院而言,通过开展巡讲,与当地医生进行充分交流、答疑,可以有效推动创新抗肿瘤药物的规范化使用,保障当地医生在《合理用药指南》的指导下,按照药物获批的适应症,充分考虑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疾病预后和用药安全性等因素,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肿瘤药物。

小细胞肺癌全面进入免疫时代,期待下一步更多深入探索

范云教授:毫无疑问,如今免疫联合化疗的模式已经是ES-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模式。在化疗时代近30年生存获益未能取得突破的背景下, IMpower133研究和ASTRUM-005研究分别首度证实了PD-L1抑制剂和PD-1抑制剂在ES-SCLC一线治疗中为患者带来的确切生存获益,以这两项研究为代表,免疫治疗在问世的短短几年间已经颠覆了ES-SCLC的一线治疗格局。

在2023年的各大学术会议中,依然有值得关注的ES-SCLC一线免疫治疗III期临床研究报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获批适用于ES-SCLC的一线治疗,这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丰富的用药选择。当然,通过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的获益优势人群,有望进一步提高ES-SCLC患者一线接受免疫治疗的获益。

全面启动,规范引领 | 《合理用药指南》全面助力肿瘤指南规范化建设

如今,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代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已经在肿瘤治疗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用药指南》将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指导,可帮助临床医师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抗肿瘤治疗,带来更大获益。本次《合理用药指南》基层运用项目顺利启动,将为各基层医院进一步普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全面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为建设2030健康中国提供重要助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