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JAMA|BRCA基因突变年轻女性:患乳腺癌后妊娠不影响无病生存期

2024年01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临床实践中,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常常面临生育难题。尽管已有研究支持乳腺癌幸存者妊娠的安全性,但对于BRCA突变(BRCAm)携带者的具体数据却相对匮乏。


为了深入探究BRCAm携带者在患乳腺癌后妊娠的安全性与可行性BRCA年轻乳腺癌协作组(BRCA BCY Collaboration)发起了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这项题为“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 in Young BRCA Carriers An International Hospital-Based Cohort Study”的研究成果于2024年1月2日见刊JAMA(IF:120.7),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1]这项研究不仅为BRCAm携带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为临床医生在处理这类复杂病例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4.png

许多新诊断的年轻乳腺癌女性关心生育能力,尤其是携带BRCAm的患者。数据显示,年轻乳腺癌患者gBRCA1或gBRCA2致病性突变的比例超过12%。BRCAm携带者的生育咨询复杂,因为她们担心遗传风险和生育能力受损。

研究者先前报告了一项纳入来自30个中心的1252例 BRCAm携带者的研究的初步结果[2]。因此,当前这项研究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额外纳入更多患者,探讨BRCAm携带者乳腺癌后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生殖和疾病结局。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在全球78所中心进行的国际、多中心、基于医院的回顾性队列研究(NCT03673306)。该研究纳入≤40岁、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断为携带gBRCA1和/或gBRCA2突变的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受试者。末次分娩日期为2022年10月07日;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02月20日。

暴露:乳腺癌后妊娠。

研究终点:主要终点是乳腺癌后妊娠的累积发生率和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为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妊娠情况、胎儿和产科结局。

主要结果

在纳入的4732例BRCAm携带者中,659例在乳腺癌后至少有1次妊娠,4073例未妊娠。整个队列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5岁(IQR 31-38岁)。

10年时妊娠的累积发生率为22% (95%CI 21%-24%),在激素受体阳性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中,10年妊娠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 (95%CI 16%-21%) 和26% (95%CI 24%-29%)。从乳腺癌诊断至受孕的中位时间为3.5年(IQR 2.2-5.3年)。详见图1。

1.png

图1 总体和根据激素受体状态分类的妊娠累积发生率

在659例妊娠患者中,分别有45例 (6.9%) 和63例 (9.7%) 发生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在完成妊娠的517例患者 (79.7%) 中,406例 (91.0%) 足月(≥37周)分娩,54例 (10.4%) 为双胎。

在470例出生时有已知妊娠并发症信息的婴儿中,4例 (0.9%) 为有记录的先天性异常(表1)。

表1 乳腺癌后妊娠患者的妊娠情况、胎儿和产科结局

2.png

中位随访时间为7.8年(IQR 4.5-12.6年)。乳腺癌后妊娠或未妊娠患者的DFS无显著差异(校正HR=0.99,95%CI 0.81-1.20)。妊娠与较低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事件发生率相关(校正HR=0.60,95%CI 0.40-0.88,P = 0.009)。并且,妊娠的发生与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较低相关(校正HR=0.58,95%CI 0.40-0.85,P = 0.005)。

讨论与小结

本研究有几个方面的发现:

妊娠累积发生率:本研究观察到的妊娠累积发生率高于以往报道,可能与患者年龄较小、生育年龄期间进行风险降低手术的优先考虑以及不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较大有关。

激素受体状态: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妊娠累积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妊娠期间禁用内分泌治疗有关,但60%的患者在诊断后5年内妊娠。

DFS结果:妊娠后乳腺癌患者的DFS与未妊娠患者相当,这可能与当前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有关。

BRCA基因与妊娠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BRCA1m携带者的妊娠与较低的事件率相关,而BRCA2m携带者的妊娠可能与不利的DFS结果相关。因此,虽然乳腺癌后妊娠对BRCA1m携带者似乎是安全的,但对BRCA2m携带者需要更谨慎。

研究局限性:研究的回顾性设计、信息来源的偏差、数据缺失、不同卫生保健系统的差异以及潜在的混杂因素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解释。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为BRCAm携带者在乳腺癌诊断后考虑妊娠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超过1/5的年轻 BRCAm携带者在诊断为早期乳腺癌后妊娠,DFS与未妊娠者相当。但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因此,未来仍需进行更多研究以深化这一领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Lambertini M, Blondeaux E, Agostinetto E, et al. 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 in Young BRCA Carriers: An International Hospital-Based Cohort Study. JAMA. 2024 Jan 2;331(1):49-59. doi: 10.1001/jama.2023.25463. 

[2] Lambertini M, Ameye L, Hamy AS, et al. Pregnancy after breast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germline BRCA mutations. J Clin Oncol. 2020;38 (26):3012-3023. doi:10.1200/JCO.19.0239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Pain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ain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1月20日
王熠欣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肿瘤内科
极好的信息,对于女性患者的生活
2024年01月20日
杨雪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 放疗科
研究发现BRCA1m携带者的妊娠与较低的事件率相关,而BRCA2m携带者的妊娠可能与不利的DFS结果相关。
2024年01月20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患乳腺癌后妊娠不影响无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