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年12月31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尿路上皮癌(UC) 年终盘点 2023》圆满落幕

01月02日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2023年12月31日上午8:30-11:3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UC) 年终盘点 2023盛大开幕,会议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会议特设四大环节,全面汇总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围手术期治疗/晚期UC治疗 2023关键研究及进展。此外,本次会议特邀众多讨论嘉宾,通过交流分享,旨在盘点2023年尿路上皮癌的最新研究成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开场致辞

本次会议,由何志嵩教授以及郭军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何志嵩教授表示2023年即将结束,同时也即将迎来2024年,尿路上皮癌的年终盘点于2023年12月31日进行。此前,在疫情严重的时候,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也坚持选择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尿路上皮癌的年终盘点。虽然今年的尿路上皮癌年终盘点被推迟至今,但是内容依然精彩。

2023年中国的很多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由郭军教授以及周爱萍教授共同牵头的治疗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杂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通过线上的形式举办年终盘点,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希望否极泰来,明年有更好的发展。何志嵩教授祝各位专家同道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1.png

何志嵩教授

郭军教授谈到2023年是尿路上皮癌值得纪念的一年。目前,所有相关研究将注定改变现有的尿路上皮癌的治疗趋势。2023年可以称之为尿路上皮癌发展的元年,因为在2023年所有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三线治疗的整体格局被撼动。在2024年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研究,并且会变成指南里的一部分。年终岁末,何志嵩教授组织的尿路上皮癌年终盘点恰逢其时,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饕餮盛宴。让我们共同迎来尿路上皮癌革命性的变革,虽然道路坎坷,但是我们依然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相信尿路上皮癌的未来充满一片光明,相信我们从事的这份事业会越来越好。

图片2.png

郭军教授

Session 1

Session 1由郭军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担任主持。Session 1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吉炜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此外,该环节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爱莉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教授参与讨论。
 
图片3.png

贺大林教授

图片4.png

郭军教授

黄吉炜教授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 2023关键研究及进展”的相关进展进行盘点,围绕UTUC辅助治疗研究回顾、UTUC新辅助/保肾研究回顾以及UTUC晚期研究回顾展开汇报。黄吉炜教授介绍了一项探索铂类化疗用于UTUC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III期研究(POUT研究)。POUT研究共纳入260名患者接受1:1随机分组,其中131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为无转移生存期(MFS),总生存期(OS)以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化疗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71%,对照组为46%,化疗组复发风险降低55%;化疗组3年无转移生存率为71%,对照组为53%,化疗组转移风险降低52%。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化疗显著降低UTU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POUT研究结果支持铂类化疗用于UTU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

黄吉炜教授谈到POUT研究的成功使化疗成为UTUC辅助治疗I级推荐,免疫单药辅助治疗虽然在研究中未显示明显疗效,但仍可作为辅助化疗的补充。此外,UTUC新辅助化疗pCR14%-19%,不及UBC,但病理降期率类似,均为50%-60%。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免疫联合治疗可能是新辅助治疗的更好选择。目前,UTUC的围术期治疗仍需不断优化,通过探索合适的人群,合适的治疗模式以及合适的治疗药物将给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图片5.png

黄吉炜教授

讨论环节

张爱莉教授表示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各种方案都在往前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些治疗方案百花齐放,包括联合治疗、放疗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联合免疫治疗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期待在郭院长的带领下,国内的能够出现更多的研究数据。张崔建教授谈到在尿路上皮癌中,UTUC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与膀胱癌相比,UTUC的侵袭性更强,这种差异到底是因为解剖学导致还是由于基因方面导致,可能还需要深入的探讨。希望未来能够成立UTUC专题,更专注做出更加可靠的研究数据。

图片6.png

张爱莉教授

图片7.png

张崔建教授

Session 2

Session 2由何志嵩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担任主持。Session 2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此外,该环节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以及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寿建忠教授参与讨论。

图片8.png

何志嵩教授

图片9.png

魏强教授

虞巍教授围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2023关键研究及进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精彩的盘点,介绍了厄达替尼对比研究者选择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危NMIBC的一项研究(THOR-2队列1),本研究是针对经BCG治疗后复发的、伴有FGFR突变的HR NMIBC患者群体的首个随机临床试验数据,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FS)。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3.4个月时,厄达替尼组的中位RFS未达到,化疗组的中位RFS为11.6个月。试验截止时,共发生了25例RFS事件(厄达替尼组11例; 化疗组14例)。研究结果表明与膀胱灌注化疗相比,厄达替尼显著延长了FGFR改变的、BCG经治的乳头状高危NMIBC患者的RFS。此外,虞巍教授谈到规范的经尿道手术是NMIBC治疗的基础;NMIBC的治疗是非常具有创新的领域。大家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改善局部抗肿瘤疗效,推迟肿瘤进展,降低全身副作用,监控疾病进展是未来NMIBC发展的崭新方向。

图片10.png

虞巍教授

讨论环节

刘卓炜教授指出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膀胱和切膀胱方面,研究者做临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像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那样多。未来,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郭剑明教授表示由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比较早期的膀胱肿瘤,还没有出现转移,所以局部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NMIBC 2023关键研究及进展的最大亮点是局部腔内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包括腺病毒载体的干扰素、白介素-15的免疫调节等等。寿建忠教授谈到虞巍教授分享的目前已取得进展的关键点就是在卡介苗治疗失败以后,如何保住膀胱;整个泌尿肿瘤界的焦点肯定不是以切膀胱为主。

图片11.png

刘卓炜教授

图片12.png

郭剑明教授

图片13.png

寿建忠教授

Session 3

Session 3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姚欣教授担任主持。Session 3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浩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此外,该环节邀请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邢金春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史本康教授、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范晋海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瓦斯里江·瓦哈甫教授参与讨论。

图片14.png

叶定伟教授

图片15.png

姚欣教授

曾浩教授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围手术期治疗2023 关键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精彩授课,围绕新辅助化疗和生物标志物、新辅助免疫治疗/新疗法和生物标志物以及MIBC的手术和三段式治疗展开汇报。曾浩教授表示剂量密集的甲氨蝶吟+长春碱+多柔比星+顺铂化疗方案(ddMVAC)仍然是目前顺铂耐受MIB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标准方案,其疗效的预测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分子病理和ctDNA检测可能是有效的预测手段。此外,免疫/ADC联合新辅助治疗是否能进一步提升MIBC患者的病例完全缓解率,甚至改善总生存,仍然值得长期随访和人群筛选。对于特殊病理类型MIBC,肉瘤样分化可能是对新辅助免疫治疗更加敏感的患者人群;因此,提高病理诊断的精准性值得持续推进。值得关注的是,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改善MIBC患者预后,且会增加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经多学科讨论,保膀胱综合治疗也是部分能耐受手术MIBC患者的治疗选择。

图片16.png

曾浩教授

讨论环节

邢金春教授表示曾浩教授对2023年MIBC围手术期治疗进行了很精准的盘点,逻辑性非常强。目前,在新辅助治疗中,化疗依然是治疗MIBC的金标准。尽管其他治疗方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经验不足,依然有待于探索,大家要谨慎选择。史本康教授非常赞同曾浩教授提到的在现代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前提下,不把手术都做得特别大。他谈到曾浩教授的分享非常全面、非常透彻。范晋海教授认为曾浩教授就新辅助治疗该用什么药,如何用药的话题,为大家带来了非常系统、非常全面的讲解,相信未来保膀胱的具体策略能够进一步细化。瓦斯里江·瓦哈甫教授指出化疗其实是针对于肿瘤上皮细胞,而免疫治疗是针对于免疫微环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因此,选择免疫治疗和化疗药物以及选择患者时,需要考虑肿瘤细胞层面以及肿瘤微环境两个方面。

图片17.png

邢金春教授

图片18.png

史本康教授

图片19.png

范晋海教授

图片20.png

瓦斯里江·瓦哈甫教授

Session 4

Session 4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担任主持。Session 4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进行精彩盘点,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继彦教授、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吴瑾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秀问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崔传亮教授参与讨论。

图片21.png

周爱萍教授

图片22.png

刘基巍教授

盛锡楠教授就“晚期尿路上皮癌(UC)治疗2023关键研究及进展”进行了深度解读,围绕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以及晚期尿路上皮癌的后线治疗展开精彩的盘点。盛锡楠教授介绍了Checkmate901研究获得的疗效提高数据有限,其中无进展生存期(PFS)时间仅从7.6提高到7.9个月,HR=0.72;OS时间仅从18.9提高到21.7个月,HR=0.78。虽然治疗不断变迁,但是对照组的治疗选择缺乏代表性,一线治疗是化疗后续免疫维持,但比例仅为20%。此外,盛锡楠教授谈到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方面,铂类退出一线治疗舞台,免化疗时代来临,大部分患者可能接受PD-1单抗联合ADC药物治疗。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后线治疗方面,PD-1单抗联合ADC治疗后,尚无明确推荐;化疗/SG/FGFR靶向治疗可作为选择,铂类化疗后,首选PD-1单抗联合EV。

图片23.png

盛锡楠教授

讨论环节

刘继彦教授谈到在晚期尿路上皮癌中,顺铂是一个经典的治疗药物,治疗疗效比较好,能够耐受顺铂的患者是联合免疫治疗的优选人群。吴瑾教授表示本次会议是一场大咖云集的盛会,无论是讲者还是讨论嘉宾,都为大家带来了高屋建瓴的见解,使自己受益匪浅。王秀问教授谈到盛锡楠教授的盘点从研究数据到结果分析再到临床实践的体会,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为大家带来了备受鼓舞的分享。崔传亮教授指出临床医生后期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合理使用一线治疗方案、ADC治疗之后二线治疗的临床数据积累和一些临床研究的开展。

图片24.png

刘继彦教授

图片25.png

吴瑾教授

图片26.png

王秀问教授

图片27.png

崔传亮教授

会议总结

会议尾声,在刘基巍教授的主持下,由何志嵩教授以及郭军教授进行大会总结。何志嵩教授表示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举办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会议。各位专家的报告以及讨论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尿路上皮癌领域正在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晚期一线治疗新的标准应该已经奠定,在围手术期也出现了保膀胱治疗的研究,预示着这些研究很快能够更改现阶段的临床实践。相信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各位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能够走得更远!

图片28.png

何志嵩教授

郭军教授表示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大家能够抽出宝贵的节假日时间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的年终盘点,非常感谢各位同道的付出。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这样的一个寒冬里,大家内心依然闪烁着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火光,这个火光指引着我们不惧外部环境的恶劣,追求内心的理想,这也是每个人生命的意义。2023年对尿路上皮癌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憧憬2024年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会出现进一步重磅的研究,推动尿路上皮癌事业的发展!

图片29.png

郭军教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mber


评论
01月02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尿路上皮癌(UC) 年终盘点 2023》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