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刚教授:促进新理念、新技术下沉基层,提高妇科肿瘤诊疗水平

2023年12月2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2月7日-12月8日,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全体委员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武汉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妇产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探讨妇产科研究进展和最新诊疗技术和理念。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刚教授接受专访,对本次大会亮点以及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未来工作计划进行分享。

陈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
长期从事卵巢癌小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相关因素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近年来从事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相关研究

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Cell Genomics,JEM,Adv Sci, Nature Communi, Cell Rep Med, Cancer Res, Oncogene,Cell Reports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
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

2023年12月7日,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全体委员会成功召开。您受邀担任了本次会议的大会主持,在此,能否请您谈一谈,本次会议的亮点都有哪些?

陈刚教授:本次年会,虽然准备时间比较仓促,但还是有一些亮点的。第一,我们邀请了很多国内学术大咖参加会议,包括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孔北华教授,还有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朱兰教授都来到了会议现场。此外,还邀请了很多国内大咖级的讲者进行报告,为我们省内的妇产科同行带来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第二,会议开设多个分会场。除妇产科分会场、妇科肿瘤分会场外,还特设转化研究分会场,并邀请了很多来自国内的、非常活跃的学者,就基础研究、转化研究等内容和大家做一些分享。这些内容对于年轻医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在妇科肿瘤会场,您进行了“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进展”的学术分享。在此,能否请您谈一谈,对于宫颈癌的未来发展格局您有何看法和期待? 

陈刚教授:过去几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格局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今天我主要是对ESMO 2023年年会上公布的两个相关临床研究以及我们自己开展的NACI研究结果进行了分享。总体来说,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目前还是以同步放化疗为主的治疗策略,然后可以加入包括诱导化疗、免疫治疗在内的一些新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而我们的NACI研究主要致力于宫颈癌的新辅助治疗,将化疗和免疫治疗用于宫颈癌新辅助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体患者ORR达到了100%,病理学缓解率(pCR)接近40%。该研究结果对我们今后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证据基础,我们也期待该研究能够造福更多的宫颈癌患者。

作为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的主任委员,能否请您谈一谈,在过去一年学会所取得的成绩和未来一年的规划是什么?

陈刚教授:过去一年,因为种种原因,整体学术活动的开展不是太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学会还是开展了多场活动,包括指南巡讲、规范化诊治等。在明年,我们学会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下基层,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预计明年会每个季度或者每两个月举办一场针对地、市、州级别的指南巡讲活动,一方面把更多诊治规范化理念带到基层单位,更好的指导大家对患者进行诊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使新理念、新技术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医院,造福广大患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YC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