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黎教授: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为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治疗开辟治疗新路径

2023年12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2023年第65届ASH年会将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会议将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探寻新的治疗方案。在本次大会上,Emil Ramsø Kyvsgaard教授团队展示了“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可为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带来长期生存: 探索性I/II期试验治疗患者的随访结果”(Abstract:618)。本文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王黎教授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研究详情

引言

T细胞结合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如Glofitamab、Mosunetuzumab和Epcoritamab,是一组在B细胞淋巴瘤中显示出前景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相比,T细胞结合抗体可能具有相对较轻的不良反应。然而,这些新药物的反应持续时间仍不确定,对Glofitamab和Epcoritamab应用疗效及安全性的随访时间也较短。我们对所有在丹麦接受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早期关键性I/II期试验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广泛随访,以绘制反应、不良反应和长期生存的图谱,以及探讨这些结果相关的基线因素。

研究方法

2017年至2023年,作为临床试验一部分接受T细胞结合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通过评估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获得性别、年龄、前期治疗、接受剂量、疾病分期、按Lugano标准划分的反应、靶病灶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ICANS)事件、导致住院感染、无事件生存和整体生存。所有时间终点事件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风险比率及其双侧95%置信区间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

研究结果

研究共分析了130例接受双特异性CD3xCD20抗体治疗的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0岁(21~87岁),其中58%为男性。前期治疗中位次数为3次,Ann Arbor分期中位期为4期。18%的患者在治疗前存在B症状。首次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8个月(4~74个月)。所有患者的最佳总体反应率为75%(95% CI,67%~83%);54例患者(45%)达完全缓解(CR),37例患者(31%)达部分缓解(PR)。在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22.5个月和29.4个月。

安全性方面,在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其中1级n=45,2级 n=28,3级 n=3,4-5级 n=0),带状疱疹病毒感染(n=8)、低丙种球蛋白血症(n=14)、与治疗相关的白血病(n=3)和自身免疫性结肠炎或肝炎(n=5)。2例患者被诊断为ICANS,均为1级。研究中共有54例患者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感染而住院。导致住院的最常见感染病原体是SARS-CoV-2(n=20)和带状疱疹病毒(n=8)。在接受推荐II期剂量(R2PD)的患者中,CRS的发生率为63%,而接受R2PD以下剂量的患者CRS发生率为53%。首次治疗后12个月时,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OS)估计率为65%(95% CI,57%~74%)。(图1),而接受推荐II期剂量(R2PD)的患者为67%(95% CI, 56~68)。所有患者的24个月整体生存估计率为55%(95% CI,45%~64%),而接受R2PD的患者为58%(95% CI,45%~70%)。所有患者的24个月无事件生存估计率为42%(95% CI,33–51%),而接受推荐II期剂量的患者为50%(95% CI,39%~62%)。

5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30天内因疾病进展死亡。无死亡病例被归因于双特异性抗体或CRS。在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4%(95% CI,75%~95%)。在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73%(95% CI,59%~87%)在36个月后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图1)。

图片1.png

研究结论

本次呈报了接受Glofitamab或Epcoritamab早期关键性I/II期试验治疗的重度预治疗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总体反应率为75%,其中45%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CRS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CANS发生率显著较低。此外,研究还发现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可以诱导持久的长期反应,在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73%的患者在3年后仍处于缓解状态。

大咖点评

  

王黎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法国国立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学淋巴瘤学组青年委员
第一或通讯发表国内外论文8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课题4项
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奖项7项
上海市教委高原高峰人才
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王黎教授:过去的20年间,随着高活性免疫抑制剂(如利妥昔单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等疗法的引入,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新型的“off-the-shelf”T细胞定向药物,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淋巴瘤免疫治疗药物之一。比如,Mosunetuzumab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作为一种固定疗程的治疗方案,该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细胞靶标,通过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 CD3 和淋巴瘤细胞表面的 CD20 来帮助 T 细胞靶向癌细胞。这是一种即用型药物,易于输液,意味着患者在确诊后便可以在医院门诊中接受治疗,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 Mosunetuzumab适用于既往接受过两线或多线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另外,在前不久,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了Glofitamab(格菲妥单抗)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该双抗已于今年6月份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由滤泡性淋巴瘤引起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
 
该研究报告了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方面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这类新型治疗药物提供了宝贵证据。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样本量充足,观察时间长达74个月,能够真实反映药物长期疗效情况。完全缓解率45%,中位缓解时间超过22个月,甚至达3年后73%仍持续缓解,这些数据有力支持了双特异性抗体的高度活性和持续反应优势。与此同时,对一线后治疗失败患者人群,12个月整体生存率达65%,中位生存期超过18个月,也显示出其较好生存获益。安全性方面,最常见不良反应为CRS和低丙球蛋白血症,发生率接受度较高。较CAR-T相比,神经系统毒性极为罕见。需要关注的是,感染相关事件居多,剂量与CRS的相关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研究未设置对照组,疗效优势有待通过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验证。总体上,该研究数据质量高,结果令人鼓舞。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显示出极大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大规模研究,以期为更多淋巴瘤患者带来福音。当然,尽管当前抗CD20 x CD3 BsAb单药治疗重度经治的B-NHL患者表现出显著的活性且毒性可控(以T细胞过度激活综合征为主),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如理想的联合配体,毒性最小化的策略等。

参考文献

Emil Ramsø Kyvsgaard, Michael Roost Clausen, et al.CD3xCD20 Bispecific Antibodies Yields Long-Term Survival in Relapsed/Refractory B Cell Lymphoma: A Follow-up Study of Patients Treated in Pivotal Phase 1/2 Trials.2023ASH Abs618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