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谭玉林教授:强强联手实现更优获益,疗效与安全性兼具替雷利珠单抗优势彰显

2023年09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思路。介入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碰撞,又将绽放出怎样的烟火?两者作用机制如何,未来发展如何?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例,【肿瘤资讯】特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谭玉林教授就肝癌围术期介入治疗与免疫治疗作用机制及未来发展进行分享。

谭玉林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介入教研室主任
从事介入放射诊疗30余年,对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率先在省内开展“介入神经放射学”,累计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颅内动脉瘤(AN)、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急性闭塞性及血管病的溶栓治疗、头面部高血运肿瘤术前栓塞数千例,其中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为罕见病例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放射学会神经介入组委会委员
安徽省第九届放射学会介入学组组长
第三届安徽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第一届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安徽中医药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蚌埠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蚌埠医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撰写《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一部,《介入放射学》教材一部;“介入治疗在外伤性颈内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主持研究的“介入治疗在外伤性颈内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获蚌埠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强强联手协同增效,替雷利珠单抗与介入治疗联合作用机制

谭玉林教授: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颇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由最初单一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逐渐发展为现在以TACE手段为主、多种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目前,联合免疫疗法的局部治疗多以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为主。这些介入治疗手段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抗肿瘤机制如下:

TACE治疗时产生的细胞损伤会诱导肿瘤组织血管的生成,但肿瘤细胞坏死的同时也会激活相关的免疫反应,例如激活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提高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等。同时,病灶甲胎蛋白特异性CD4+T细胞较TACE治疗前也有显著增加,TACE治疗所诱导的肿瘤坏死可以掩盖肿瘤的免疫逃逸现象,从而增强对肿瘤免疫应答能力。

微波消融的治疗会使得肝细胞癌病灶CD3+T与CD4+T细胞明显增加,热消融治疗不仅能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微环境被破坏,还会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能力进一步增强。

射频消融是通过高频交流电使病灶局部加热来破坏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发生坏死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免疫刺激分子,从而触发机体的局部炎症免疫反应。

冷冻消融通过使病灶细胞内外液体成分冻结来达到杀伤目的,并且能更直接地使肿瘤自身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当然,冷冻消融治疗后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既有局部刺激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抑制作用。因此,冷冻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与免疫治疗具备协同抗肿瘤效应,这也构成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

结构独特优势明显,替雷利珠单抗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

谭玉林教授:替雷利珠单抗通过Fc段改造去除了FcγRI结合力,有效避免效应T细胞消耗,同时避免了巨噬细胞引起的不良反应,所以说替雷利珠单抗在肝癌中有潜在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在中国16个中心启动的RATIONALE102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的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62%)为1或2级,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贫血、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仅为11%,其中最常见的仍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参照已上市的各PD-1药品的中国说明书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安全性良好,各类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处于同类产品较低区间。

致力更好生存获益,介入治疗仍在不断探索

谭玉林教授:肝癌介入治疗的进步主要依托于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寻求更有利于肝癌介入治疗的解决策略,不断提升实时图像质量,降低射线剂量,联合高精度CT、MRI以及超声等形成多模态、多功能实时成像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肝癌治疗已经从曾经的“以外科局部治疗为主”逐渐转变成“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随着肿瘤生物学等领域的进展,肝癌诊疗技术也在进行快速更新,未来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和/或免疫治疗可能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预防肿瘤复发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nth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9月06日
张毅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肿瘤治疗新进展
2023年09月06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3年09月06日
邹兰兰
都昌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强强联手实现更优获益,疗效与安全性兼具替雷利珠单抗优势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