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病例讨论】避虚就实 精准施治—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头颈部肿瘤MDT病例讨论记录(2021.4.21)

2021年04月22日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公众号


      武汉协和医院头颈部肿瘤MDT讨论会议于2021.4.21日在协和医院外科2号楼20楼东耳鼻喉科会议室如期举行。

     首先由张占洁博士汇报一例门诊MDT患者,该患者为57岁男性,2013年11月确诊为食管癌,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多程治疗后,于2021.4月明确下咽并发第二原发肿瘤。汇报完患者病史后,患者补充治疗过程中的细节,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治疗的诉求,张小萌教授和杨坤禹教授分别对患者进行问诊和专科体检,对患者的纵隔淋巴结的放疗、颈部淋巴结是否清扫、下咽肿瘤的手术和放疗方式、整体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并解答了患者的关切疑问。患者全程参与了整个MDT的讨论过程,通过MDT交流解决了自己的疑问,理清了整体治疗的策略步骤,非常感谢MDT团队成员的释疑解惑!

      接着杨劲松博士分别汇报了2例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患者,第一例为48岁的口底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DT团队影像科邓先波教授分别从口底及口腔的影像学表现、颈部血管的肿瘤包绕方面进行了影像解读,建议对患者进行口腔的详细体检,以排除口腔的多发病灶,并建议通过血管成像以及磁共振功能成像来重点关注患者的颈部血管的侵犯问题,为以后的手术或放射治疗提供依据,张小萌教授从外科角度分析患者病灶大,浸润范围广,手术难度高,建议先进行内科治疗,杨坤禹教授根据既往的临床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建议患者先进行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复查,再次组织MDT讨论,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杨劲松博士汇报的第二例患者为此前讨论过的扁桃体鳞癌局部晚期且巨大占位的患者,根据上次MDT讨论的方案进行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后,邓先波教授从影像学评价为CR(肿瘤影像学完全消失),杨成章教授和张小萌教授均表示患者影像学完全缓解,内镜检查也未见肿瘤,从保留器官功能角度考虑,建议患者行肿瘤放化疗治疗,杨坤禹教授和彭纲教授、丁乾教授、黄晶教授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建议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治疗,且因为影像学为完全缓解,可以降低放疗范围及剂量,保全患者器官功能,降低放射治疗副反应,给患者带来获益。

      孙明宇博士汇报一例软腭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邓先波教授从影像学解读了软腭肿瘤范围较大,手术切除可能造成口鼻瘘的可能,口腔科贾玉林教授和杨成章教授、张小萌教授分别从手术切除、皮瓣修复方面进行了手术细节方面的讨论,制定出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能保留患者功能的手术方式。




 耳鼻喉科周彦博士汇报了此前团队讨论的一例下咽部梨状窝隆起的患者,患者病例特点为黏膜下隆起病变,但梨状窝黏膜并未见肿物或溃疡病变。此前MDT讨论马辉教授从影像学角度考虑患者的梨状窝区黏膜清晰连续,黏膜下肿物考虑为黏膜下病变,杨坤禹教授从影像学及临床考虑,占位为软组织间叶来源肿瘤可能性大,肖桂香教授也从病理及临床角度认为间叶组织来源可能性大,张小萌教授从MDT讨论的结论出发,在手术方式上保留了梨状窝的黏膜,而从旁路小切口剥离肿瘤,病理报告为滑膜肉瘤,且完整切除了肿瘤,基本完全保留了患者了吞咽功能,患者的副反应显著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讨论最后,由耳鼻喉科主任肖红俊教授总结:MDT讨论集合各专业所长,精准的解决患者治疗的难点和治疗关切,使患者的治疗更加的科学、精确、个体化,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希望也通过MDT讨论,大家可以发现更多的临床问题,并集合各个专业的最新进展,设计科学、前沿的临床研究,来解决发现的问题,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式,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