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河教授:血液系统疾病CAR-T治疗创新与临床转化

2023年08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正值荷花百里开的七月,由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协办的“2023年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学术会议”于7月21日~23日在美丽的杭州举行。本届会议邀请了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血液病学领域最新进展、热点问题作了专题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论文交流。会议议题覆盖全面,内容精彩纷呈。【肿瘤资讯】在会议现场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就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面临的挑战和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前景等热点话题进行介绍,详情如下。

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应用

黄河教授:CAR-T细胞疗法的全称是肿瘤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免疫疗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改造后的T细胞获得针对肿瘤抗原的靶点和激活共刺激通路,并在体外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进行治疗。这项技术最早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全球第一例接受试验性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是一名难治/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该患儿在2012年接受了CAR-T细胞回输,至今已存活了12年,获得了生物医学意义上的完全缓解和治愈。

近十年来,CAR-T细胞疗法经历了理论研究、产品研发和临床转化的快速发展过程。CAR-T细胞产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疾病。迄今为止在全球已有六款CAR-T产品上市。在美国的六款产品中,四款是针对CD19靶点,两款是针对BCMA靶点。而在中国目前有三款产品上市,两款是针对CD19靶点,一款是针对BCMA靶点。迄今为止,CAR-T细胞治疗在临床获得疗效验证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也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在血液B细胞系疾病中,从CD19、CD22、CD20到BCMA靶点,以及最近研究较多的GPRC5D靶点,CAR-T细胞治疗实现了对B细胞系肿瘤的全覆盖。另外,CAR-T细胞治疗在T细胞系肿瘤也取得了突破,例如针对CD7靶点的研究。去年浙一医院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CD7通用型CAR-T细胞的治疗结局,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也有多项针对CD7靶点的临床研究报告。因此,CD7 CAR-T细胞治疗这项工作,中国走在了国际的前沿。

针对髓系肿瘤的CAR-T细胞治疗目前正在进展中,多项研究表明CAR-T细胞对于髓系肿瘤也有良好的疗效,但目前还没有批准商业化产品用于临床。总而言之,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纵观CAR-T细胞疗法的整体趋势,在结缔组织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也有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且在国际上已有多项报告。对于实体肿瘤而言,CAR-T细胞治疗目前也正在努力进行突破,包括各种实体瘤例如肝癌、胰腺癌、脑瘤、肺癌等。迄今为止也有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例如Claudin18.2 CAR-T细胞治疗在消化道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期待着CAR-T细胞治疗能在血液肿瘤中继续扩大应用,取得更好的疗效,也期待着CAR-T细胞治疗在其它系统疾病中取得新的突破。

血液系统疾病CAR-T细胞治疗的挑战与创新

黄河教授:创新是指在目前CAR-T产品已经商业化应用的基础上,如何在临床取得更好的突破。创新主要来源于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商业化CAR-T产品在临床中依然面临多项挑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 CAR-T细胞治疗需要进一步提高疗效。例如淋巴瘤目前的完全缓解率为50%,白血病依然会复发,因此仍需进一步提高或维持疗效。

第二, 需要有更多新的靶点,尤其是针对T细胞肿瘤和髓系肿瘤的靶点。

第三, 需要更多通用型CAR-T产品。目前个体化CAR-T产品制备带来的问题是成本较高,患者的可及性较低。

第四, 如何降低CAR-T细胞治疗的并发症。例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

目前所做的创新型CAR-T治疗,主要是针对上述挑战开展创新型的研究和开发创新型的产品。值得欣喜的是,目前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功能疗效增强方面,通过非病毒转染和PD1的定点敲除获得了更优的疗效,在淋巴瘤中达到了87%的完全缓解率,这项研究成果去年发表于Nature杂志;在新靶点方面,可以看到CD7和GPRC5D这些创新型靶点,其中浙一医院团队关于GPRC5D的一项研究发表在Lancet of Haematology,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通用型产品方面,浙一医院团队开展了针对CD7的通用型的CAR-T细胞治疗,取得了优异的疗效,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search。

总之,从机制研究到新产品开发到临床转化,研究者们正在不断努力,希望创新型CAR-T治疗能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足,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快速崛起和光明未来

黄河教授: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是不平凡的十年,也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去年浙一医院团队应《柳叶刀·血液》杂志的邀请发表了一篇述评,题目是《中国CAR-T细胞治疗:快速的崛起和光明的未来》。这个题目已经涵盖了对中国CAR-T研究的定位。一是中国有强大的临床研究队伍,中国CAR-T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二是中国有优秀的创新团队,这些创新团队以生物治疗公司为基础,在新靶点、新通路、通用型和减少副作用方面都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中国CAR-T细胞治疗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创新机制的引领下,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创新,鼓励临床研究创新发展。对于CAR-T细胞治疗领域,未来充满了期待。这个领域完全符合国家的“四个面向”:面向国际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需求,面向国家重大产业需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团队、产品转化团队和临床研究团队,不断向前推动。另外,中国CAR-T细胞产品的发展过程通常是从IIT(investigator-initiated clinical trials,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到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新药临床研究审批),再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耗时较长。因此在中国CAR-T细胞产品商业转化上,还需要加快速度。正如上述所提,中国目前有三个CAR-T商业化产品,而真正从国内研发上市的只有一个针对BCMA的产品。当然,目前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很多产品正在做IND,相信在最近几年,中国CAR-T治疗领域会有更多新产品上市,也会有更多临床研究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不断迭代更新,持续服务患者并取得更优异的临床疗效。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