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患者约占全球的一半,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太行山脉区域更是食管癌集中高发的区域。近年来,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药物不断更新,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显著改善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仍有许多值得展望和探索的问题。为厘清当前食管癌免疫治疗进展,探讨食管癌诊疗中国模式,恒瑞医药将与广大专家携手,走进食管癌高发地区,举办太行论坛食管癌系列学术活动,打造食管癌学术交流平台,进而成为领域内的知名学术品牌。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春至安阳,全国食管癌知名专家共聚太行。2023年4月16日上午,由恒瑞医药举办的太行论坛-食管癌免疫高峰论坛在河南安阳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太行论坛系列活动的首场会议,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青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教授担任大会荣誉主席,参会专家围绕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探索、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联合免疫策略以及可切除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展开了深度的学术交流。在此,【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安阳市肿瘤医院的李保中院长、郝安林教授、王俊生教授、郑安平教授和张耀文教授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专家们表示本次会议食管癌大咖云集,群星璀璨,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与全国大咖交流学习,未来更好的服务食管癌患者。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李保中院长致辞
随后,本次会议的荣誉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青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教授进行了会议致辞,专家们指出当前我国食管癌的诊疗水平已进入国际前列,并且,以河南安阳为代表的太行山脉食管癌高发区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诸多成绩。未来希望大家继续不懈努力,解决食管癌临床诊疗未被满足的问题,从而给更多食管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也能够在国际食管癌学术舞台上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荣誉主席团
接下来,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团成员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李瑞卿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峰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赵军教授也进行大会简短致辞。
大会主席团
之后,恒瑞医药市场总监代旭总监进行了会议致辞,回顾了恒瑞的新药研发历程,其中12款创新药物已上市。代旭总监表示恒瑞医药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国肿瘤诊疗事业,同时愿意与专家进行更多交流和合作,造福更多的患者。
代旭总监致辞
在开幕式最后,迎来了本次会议最激动人心时刻。在全体专家的见证下,举行了太行论坛的启动仪式,相信太行论坛的召开,将对河南乃至全国食管癌规范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协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主席团合影
第一篇章 与食俱进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峰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赵军教授的主持下,专家们围绕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食管癌耐药治疗策略进行了学术分享。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探索
讲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
鲁智豪教授在分享中指出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标准治疗方案,获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推进,耐药的问题已不容忽视,需探索晚期ESCC免疫治疗新模式,应用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放化疗的方案初步显示出有效性与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CDK4/6抑制剂治疗既往免疫经治的食管鳞癌、头颈部癌精准伞形研究正在进行中。除PD-1单抗以外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单抗、PD-L1+TGFβ双抗、PD-L1+TIGIT、PD-1+LAG3/ILT4、ADC疗法等正在为晚期ESCC患者带来新的曙光;免疫疫苗、溶瘤体病毒、细胞疗法等免疫疗法正在从理论走向临床。值得注意的是PD-L1表达水平在联合免疫治疗中预测价值有限,新的精准治疗方案仍需要探索。
鲁智豪教授
食管癌耐药临床前沿进展
讲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孟祥瑞教授
对于食管癌治疗耐药问题,一共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解决:其一,通过联合肿瘤基因组和肿瘤微环境的多生物标志物,筛选获益人群;其二,免疫联合治疗,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将无或低免疫应答的“冷”肿瘤变成反应性良好的“热”肿瘤;其三,除原有治疗手段之外,不断开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及新药物,以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相应的联合治疗策略;其四,基于个体化免疫微环境的特征进行免疫治疗,例如:针对肿瘤新抗原产生/递呈、T细胞活化以及解除局部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等方面进行免疫治疗。总之,针对食管癌治疗耐药的患者,应该综合评估患者的肿瘤情况和免疫状况,深层次分析耐药原因后给予精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孟祥瑞教授
思维碰撞
在该环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志伟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姬颖华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门俊芬教授、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王力军教授、曲阜市人民医院王鹏教授、安阳市肿瘤医院吴涛教授、安阳市肿瘤医院夏金教授围绕免疫耐药后的临床治疗策略以及卡瑞利珠单抗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进行了思维碰撞,专家们指出卡瑞利珠单抗是目前食管癌领域唯一晚期一线二线双适应症双医保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高效低毒优势,给食管癌患者带来颇多获益。
思维碰撞
第二篇章 食例绽放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惠周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军教授、泰安市肿瘤病防治院李瑞卿教授的主持下,专家们围绕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策略进行了学术分享。
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策略
讲者:安阳市肿瘤医院张耀文教授
张耀文教授在分享中指出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然而整体复发率高,生存期有限。近年来对于放疗剂量、化疗方案、靶向用药进行了许多探索,未取得治疗突破,临床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改善需依赖新药研发和放疗技术的进步。当前,免疫治疗逐步前移,基于基础研究与小样本研究发现放疗联合免疫能够增强疗效。因此,放疗联合免疫成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治疗的优化方向,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时机选择,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中放疗剂量的设定,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与毒性平衡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的选择。多项同步放疗和免疫的联合研究将陆续公布研究结果,这将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提升带来曙光。
张耀文教授
思维碰撞
在该环节,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曹亮教授、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郭林强教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侯良学教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姜丽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军教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武建军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徐裕金教授围绕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时机以及毒性和疗效的平衡进行了思维碰撞,也期待ESCORT-CRT等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能够指导临床实践。
思维碰撞
第三篇章 食力新瑞
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瑞教授、林州市人民医院高文俊教授的主持下,专家们围绕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探索以及食管癌手术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探索
讲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雷杰教授
当前,外科治疗仍然是目前食管癌治疗的最佳手段,规范化综合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最佳途径。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获得成功,为免疫围手术期治疗打下基础。多个国内外局部进展期食管围手术期治疗研究正在进行,已取得初步结果,可以给患者带来较好的生存获益,且围术期并发症、死亡率并未显著增加。免疫治疗改变了食管癌围术期治疗模式,最佳策略仍需探索。多项新辅助免疫随机对照研究正在开展,期待结果的公布。
雷杰教授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微创手术病例分享
讲者:河南省人民医院刘青峰教授
刘青锋教授指出,尽管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手术是可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但是,实际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占比有限,疗效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待深入研究,毒副反应不容忽视。在免疫治疗出现之后,免疫围手术期治疗为此类需要新辅助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改变和希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免疫治疗联合新辅助治疗降期周期短、不增加手术难度、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可观,R0切除率高,且不良事件、死亡率并未显著增加,未导致手术延期。随后刘教授展示了5个局晚期ESC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微创手术病例。
刘青锋教授
思维碰撞
在该环节,南阳市中心医院惠双教授、安阳市肿瘤医院李小兵教授、安阳市肿瘤医院苏文中教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尹鹏教授围绕食管癌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思维碰撞,专家表示,虽然新辅助免疫随机对照III期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但诸如NICE研究在内的多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研究展现出优秀的前景,未来可期。
思维碰撞
大会总结
会议尾声,本次会议的荣誉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青霞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围绕全球食管癌免疫治疗热点以及临床治疗的难点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在此,感谢大家的莅临参会,也感谢恒瑞医药为本次会议召开所做出的贡献。
樊青霞教授
从晚期二线到晚期一线、从不可手术局晚期再到围手术期,卡瑞利珠单抗逐步积累证据,覆盖食管癌全病程,并且持续探索全新的治疗组合,打破了食管癌治疗的困境,为食管癌的临床诊疗带来更多选择,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未来恒瑞医药将与中国食管癌专家紧密合作,提供更多优质的会议平台,促进我国肿瘤事业的发展。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ess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