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

2023年04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多发性骨髓瘤(MM)诊疗联盟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启第一场。本次论坛聚焦高危MM,旨在探讨MM高危患者的诊疗难点及最新治疗进展。来自全国各地的MM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高危MM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肿瘤资讯】特此整理与您共享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鲁群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安刚教授担任主席。主席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聚焦于高危MM,从理论到实践,探讨疾病概念、治疗策略及疑难病例内容丰富。高危MM的治疗目前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需要大家积极讨论,共同探索。

【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5)333.png

【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5)335.png

第一篇章——高危MM定义:预后分层在临床中的应用

高危MM患者预后较差,而预后分层对MM诊疗具有指导治疗选择和监测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本环节中,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鲍立教授的主持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晓波教授首先重点介绍了高危MM的定义与预后分层。

微信图片_20230406181510.png【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5)480.png

MM在生物学及临床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但单一预后因素并不能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多年以来,MM预后分层系统不断演变,其中分子遗传学异常目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以及预后分层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危险度分层体系仍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影响MM的不良预后因素。高危MM的定义尚未统一,其定义往往存在多个维度且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并关注临床上的高危情况。因此,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包括遗传学因素在内的多参数综合评估系统和评分来构建综合的预后评估体系。

随后,河南省肿瘤医院林全德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田卫伟教授等专家围绕MM高危定义和分子遗传学异常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洞察1——目前,高危MM定义不断演变,除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新推出的R2-ISS分期和1q21单独权重系数也有助于完善高危的定义。治疗相关的功能性高危患者通常预后不佳,建议提前使用新型药物,例如新一代PI卡非佐米。动态评估时,考虑多种因素如细胞遗传学、MRD等监测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FORTE研究高危亚组纳入243例患者:无论KRd是否联合移植,≥CR率超过59%,MRD阴性率超过50%。

洞察2——MM的分期可能会越来越复杂,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更多因素。在高危细胞遗传学评估中,我们应更关注高危群体,让患者能够耐受多种联合治疗。

【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5)1080.png

第二篇章——高危MM治疗策略:新药联合治疗方案打开治疗新思路

北京协和医院庄俊玲教授作为第二篇章的主持,引领大家关注和讨论高危MM治疗相关内容。本环节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广勋教授以高危MM的治疗目标为出发点,梳理了相关治疗策略。

对于高危MM来说,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而治疗目标是使这部分患者获得最深的缓解,特别是MRD阴性状态,因为这将有助于生存获益。其次,我们应尽可能采取新药联合治疗,利用不同药物的抗MM活性机制,更好地攻克高危MM。新药联合治疗还有可能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以卡非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可以使很多高危MM患者获得临床获益。K-based方案ENDEAVOR研究显示Kd相比Vd在高危亚组有PFS显著获益,ASPIRE研究中,KRd在高危亚组的中位PFS接近整体患者的PFS(23.1 vs 26.1个月),另外对于高危MM患者,持续治疗非常重要。有限疗程的治疗获益可能有限,持续治疗则可以避免高危MM患者快速复发。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MM患者而言也可以带来生存获益。未来,CAR-T细胞治疗以及其他新药的临床试验也将为高危MM患者带来希望。

围绕高危MM的治疗原则和卡非佐米在高危MM的治疗优势等问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伟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许洪志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虹教授等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洞察1——在高危MM治疗中,卡非佐米已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一些联合治疗方案中,如KRd、KCd和DKRd等,其缓解率和MRD转阴率均较高,为取得更长的PFS奠定了基础。在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方面,只有持续的MRD阴性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卡非佐米在治疗高危MM中初露锋芒。

洞察2——国外大部分临床实试验采用每两周一次的卡非佐米维持方案。许多方案联合Dara或KR进行维持治疗,尤其对于超高危初治者,采用此方式较为可行。

洞察3——MM高危并没有统一标准,需要评估和判断。治疗方案不同,危险因素和并发症也不同。标危和高危是相对的,而高危MM治疗的原则是尽快获得深度缓解,维持MRD阴性。新药的联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疗效。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是常用药物,其中卡非佐米作为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兼具了缓解快缓解深和低毒的特性,对临床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洞察4——对于高危患者,持久性反应可能比深度反应更为关键,甚至可能关系到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早期复发的MM患者来说,可能有部分也属于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的MM。

【大咖汇聚,前沿探究】聚焦高危MM,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5)1786.png

第三篇章——高危疑难病例分享:结合临床实践给予患者精准治疗方案

临床实践中,高危疑难病例往往是医生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不仅需要医生对疾病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威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继龙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高危MM诊治经过的病例分享。

患有1q21扩增以及其他高危遗传因素的MM患者风险相对较大,且疗效也较差。对于这类患者,采用含卡非佐米和泊马度胺的三药方案有可能提高其缓解率。本病例中,患者发病时伴有1q21扩增、t (4, 14)、del(13q14),并且存在TP53突变,属于非常高危的患者。前期用以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三线方案疗效不佳,最终采用KPD-ASCT治疗获得了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的结果,现已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接下来,大庆油田总医院李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吴垠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冲教授等临床专家围绕高危MM的诊疗进行了热烈讨论:

洞察1——高危MM的治疗目标应该是达到深度持续缓解,但选择初始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VRd标准方案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之一。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初的诱导方案可能相对较弱,但KPd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终应用自体移植。反复骨穿对疗效评估意义不大,因为MM是灶性分布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骨髓浆细胞的比例来衡量治疗效果可能不太合适,并且指南中也未作出推荐。

洞察2——具有三个高危因素的超高危MM患者,预后较差,文献表明类似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20个月左右。初期治疗应采取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的强诱导治疗,优先选择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可加入CD38单抗联合。维持治疗阶段的双药组合可以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加免疫调节剂。针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充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二次移植。

洞察3——目前,1q21阳性对于MM患者而言是高危因素,我们中心已对这部分患者早期治疗进行了探索。在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中,特别是合并多种细胞遗传学不良因素的患者,卡非佐米联合新药能够使其得到充分的临床疗效。对于合并肾损的新诊断MM患者,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治疗也展现出不错的疗效。

微信图片_20230407165456.png

在经过专家们精彩分享和热烈讨论之后,王鲁群教授在总结环节中表示,本次会议中专家们分享了关于高危MM的定义和治疗策略的专题讲座,与会者受益匪浅。从定义的演变过程来看,高危MM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我们目前对其认知尚不充分。在治疗策略方面,虽然有许多药物在研究亚组分析中显示出对高危MM的有效性,但缺乏适应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有关伴高危遗传学特征MM的治疗策略,目前有待进一步探讨。感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搭建的学术平台,期待以后有更多机会展开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4月16日
张利剑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聚焦高危MM,旨在探讨MM高危患者的诊疗难点及最新治疗进展
2023年04月14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
2023年04月08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联盟学术论坛重磅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