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访朱宏丽教授:皮肤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2023年02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3年2月17-19日,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的“2023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在广州市盛大召开!会议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朱宏丽教授分享了《皮肤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肿瘤资讯】特邀朱宏丽教授针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有望改变临床实践的重要进展进行采访,详情如下。

朱宏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暨老年淋巴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暨老年血液综合评估诊疗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会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暨抗白血病联盟委员
中华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组委员
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编委、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

CTCL治疗策略及挑战

朱宏丽教授: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种起源于皮肤T细胞的罕见淋巴瘤,其发病率相对较低。多数CTCL患者表现为惰性病程,进展缓慢,但仍有20%~50%的患者进展较快,生存期较短。CTCL包含8种亚型,不同类型的5年生存期有所差异,比如蕈样真菌病(MF)、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Sézary综合征(SS)的5年生存率仅40%。CTCL发病高峰在50岁以上,中年以后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尤其是目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CTCL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CTCL的治疗,首先应明确疾病类型与临床分期。对于早期患者,主要采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放疗及光疗等。目前临床医生对早期疾病的皮肤定向治疗把控很好,所以疗效也很好。而对于皮肤定向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需联合全身治疗,如干扰素、新型药物(如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贝沙罗汀等)。对于晚期患者,皮肤定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低剂量MTX及类视黄醇贝沙罗汀等。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可尝试多柔比星脂质体、HDAC抑制剂、莫格利珠单抗等化疗药物获得缓解后,尽可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个可能治愈的手段。
有关CTCL的文献多是个案报道,这是因为CTCL发病率很低,临床相对罕见。本次大会期间,我主要介绍了CTCL的常见类型,希望更多临床医生能了解此病,能够让更多CTCL患者从治疗中获益,提高生活质量。早期CTCL大多数首诊在皮肤科,并且进行一些皮肤科的治疗,当疾病进展到肿块期或者皮损时,才会到血液科就诊,此时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因此,希望通过此次分享,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生存。 

CTCL治疗进展

朱宏丽教授:近年来,CTCL研究进展相对较快,临床医生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选择也越来越多。2022年WHO对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进行了更新(第五版),与2016年第四版存在很多不同,比如2016年第四版中的原发皮肤肢端CD8阳性T细胞淋巴瘤改成了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并且新增了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总体而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使临床医生对这一类疾病认识更加深入,治疗上会提供指导,比如新型抗体药物、HDAC抑制剂等药物能为中晚期患者或单纯TSEBT疗效欠佳的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另外,近几年非常显著的进展是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还有化疗药物的脂质体制剂、维甲酸等药物的尝试,还有多个评价新型抗体药物对CTCL治疗价值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期望有更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