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巅峰云端会晤 · 中外群英论道 | TOP-TALK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外学术交流第七期圆满落幕!

2023年02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众多靶向药物面世,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针对“钻石突变”——ALK突变的靶向药物已经升级至第三代,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临床获益。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临床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另外,几代ALK-TKI的特征和适用人群、以及中外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治异同也是不少医学同道心中的疑问。为了传递国内外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最新治疗理念、分享最新学术进展、打破中外交流壁垒、建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举办了“TOP-TALK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外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于2023年1月15日云端启航,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Ibiayi  Dagogo-Jack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带来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内容授课,特邀福建省肿瘤医院李建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毅弘教授共同参与讨论,中外学者共聚一堂,一起碰撞思维的火花,聆听巅峰对话!本文与您一起回顾会场之精华,共享学术之盛宴。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潘跃银教授马智勇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专家诚挚的感谢,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ALK TKI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治疗选择的排兵布阵亦是临床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次会议将围绕ALK阳性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前沿进展和临床难点,展开深入讨论,旨在学术交流与合作。

图片1.png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

图片3.png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

第一环节 

学术分享

第一部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主持

由哈佛大学医学院 Ibiayi  Dagogo-Jack教授报告:The latest advance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ALK-positive NSCLC

随着一代、二代ALK TKI的上市,尽管延长了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是仍然面临着耐药,易发生颅内转移等挑战。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成功刷新了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数据,CROWN研究中[2],在ITT人群中洛拉替尼组的中位PFS较克唑替尼组显著延长(NR vs 9.3m),三年PFS率为63.5%,颅内CR达72.2%,疗效超越其他ALK 抑制剂。在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实验中[1],在22例既往接受过2代ALK 抑制剂治疗后进展且仅有颅内转移的患者中,接受洛拉替尼治疗后只1人出现颅内进展。Dagogo-Jack教授表示,在临床实践中,洛拉替尼不仅可降低CNS进展风险,更具有强大的颅内保护作用。不良反应方面,洛拉替尼主要为水肿、血脂升高等,因不良事件致减量和治疗中止的比例低,总体而言易于管理,安全可控。此外,Dagogo-Jack教授尤其强调了好药用在一线的重要性,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适应症当前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为患者带来新生。

哈佛大学医学院 Ibiayi  Dagogo-Jack教授

专家观点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主持,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Ibiayi  Dagogo-Jack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李建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毅弘教授共同参与讨论共同出席会议讨论。

  • ALK抑制剂的成功发展不断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实践中治疗选择的排兵布阵尤为重要,后线治疗时临床获益有限,因此主张好药用在一线。


  • 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带来令人欣喜的疗效:CROWN研究中,一线接受洛拉替尼的治疗组的中位PFS为仍未达到,已超过三年,较克唑替尼组显著延长(9.3m),HR达0.27,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了73%,奠定了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重要地位。


  • 洛拉替尼中枢神经系统渗透率高,一线接受洛拉替尼治疗后,颅内CR高达72.2%,对颅内病灶有卓越的疗效。


  • 洛拉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升高、认知及情绪改变等,可通过减药或者相关临床手段进行干预,安全性相对较好,可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和依从性。目前已有患者使用洛拉替尼治疗超过五年。

第一环节讨论

第二环节

学术分享

第二部分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报告: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策略

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发生颅内转移,一线治疗时选择最优方案尤为重要。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分子量小,具有独特的大环结构和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透脑性强。在CROWN研究的三年随访期中[2],洛拉替尼组取得显著的临床获益。在ITT人群中,洛拉替尼组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了73%,中位PFS较克唑替尼组明显延长(NR vs 9.3m),两年PFS率和三年PFS率均为克唑替尼组的三倍多,为患者带来稳定的长生存,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洛拉替尼的长生存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在相关Meta分析中认为,一线接受洛拉替尼治疗方可保障最佳临床疗效,更能延缓甚⾄预防脑转移的发生[3],可降低CNS的进展风险。据相关统计学模型预估洛拉替尼组的中位PFS有望超过70个月。安全性方面,仅7%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而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可控,总体而言安全良好。洛拉替尼成为治疗晚期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优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

专家观点

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Ibiayi  Dagogo-Jack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李建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毅弘教授共同参与讨论共同出席会议讨论。

  • 在CROWN研究中,一线接受洛拉替尼治疗后,无论从PFS、颅内病灶控制而言均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为患者实现长生存保驾护航。


  • 洛拉替尼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即便无脑转移的患者,其CNS无进展率高达99%,可有效预防CNS进展。


  • 洛拉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监测、易于管理,停药事件发生率低。

第二环节讨论

最后,由潘跃银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本会通过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共话ALK突变的前景与挑战,同时希望借助学术交流的平台,实现国内外肺癌领域的交流与进步。

目前洛拉替尼已成功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及性大大增加,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兼具疗效和经济性,期待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 Dagogo-Jack JCO Precision Oncology,2022
2. Solomon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2
3. Comparison of lorlatinib,alectinib and brigatinib in ALK inhibitor-naive/untreated ALK-positive advanced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 Chemother.2022.34(2):87-96.


责任编辑:Cheron
排版编辑:Y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