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协和医院肿瘤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肿瘤中心20周年学术峰会】胡豫教授:协和肿瘤论坛精彩纷呈,肿瘤中心发展突飞猛进

2022年12月16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12月3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举办的2022协和医院肿瘤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肿瘤中心二十周年庆典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云集了国内外著名肿瘤学家,通过各种交流形式,为从事肿瘤学研究和防治的同道们呈现精彩的学术盛宴。在此,【肿瘤资讯】特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进行采访,请他谈谈本次肿瘤高质量发展论坛亮点及肿瘤中心的发展。

胡豫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院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血栓与止血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副主委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Thrombosis Research/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副主编

本次肿瘤高质量发展论坛可圈可点

胡豫教授:本次协和医院肿瘤高质量发展论坛受疫情影响,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尽管如此,恰逢肿瘤中心20周年纪念,依然有多个值得探讨的亮点:

第一,此次会议邀请到国内众多的院士与高层学者参加,例如樊代明院士、王红阳院士、于金明院士、徐兵河院士等,各界专家云端相聚,是本次会议的鲜明特色之一。众多院士在肿瘤学方面造诣颇深,为此次会议带来大量新理念、新观点,使众人获益匪浅。

第二,此次会议是基础与临床融合,进展和规范并重。在组织结构方面,此次会议邀请到的院士中,有专注基础研究的王红阳院士,也有擅长临床、主攻放疗的于金明院士。在内容的组织方面,会议既有关于新进展,也有关于规范的环节。实际上,肿瘤的治疗国内与国外仍具有一定差距,将治疗规范性与最新进展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整体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

肿瘤中心2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肿瘤治疗发展的缩影

胡豫教授:过去肿瘤中心在本部时规模较小,仅有15张床,数位大夫,只能做简单化疗,没有放疗或免疫治疗等其它手段。当时院内审时度势,认为肿瘤将会是主要影响到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长可能,因此作出迁移至现址的决定。其发展起步初期较为困难,面临人手床位不足等困难问题。但经过20年来的辛勤耕耘,现今已发展壮大,成长为拥有数千床位,具备内科、外科、放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的综合肿瘤中心。20年来,肿瘤疾病亚专科建设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设备更新、治疗能力提升、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肿瘤治疗中心之一。回望过去,当时院内作出的判断和选择,基本上是符合整体发展趋势的。

肿瘤中心20年来的发展,也是我国肿瘤治疗的发展缩影,国内的肿瘤治疗20年来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首先就体现在治疗方面,在20年前,肿瘤还无法进行真正的精准治疗,现在发展到药物靶向治疗,就是精准治疗的一部分,再逐步发展到细胞治疗、CAR-T免疫疗法等。治疗的手段由过去单一的化疗,逐渐向综合治疗发展。例如化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不同的技术都具备自身一定的特点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但都无法根治肿瘤性疾病,亦或是根治所有肿瘤性疾病。当然,部分肿瘤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成功治愈的。但针对绝大多数肿瘤,如报告中樊代明院士所提出的:约40%的肿瘤患者可以长期存活,依然存在约60%的患者持续等待各种治疗手段。因此,是从过去的单一性手段发展到综合手段,从过去的单一化疗发展到精准治疗手段,整体呈现越来越先进、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进步趋势。

质子中心的建设进展顺利,将惠及更多患者

胡豫教授:质子中心在两个月前做了封顶,现在正在进行机器的安装。第一台质子的治疗机已经运到了国内。质子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需给患者实施免费的适应性治疗,如果防护到位,通过国家审核拿到使用资质,便可以顺利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