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2022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年会首日丨荟聚顶级专家,聚焦规范精准创新

2022年07月15日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 

小暑至,盛夏启。

羊城学术之火花如夏花般绚烂绽放!



2022年7月15-1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年会于广州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以“精准、规范、创新”为主题,聚焦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最新进展和转化前沿,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立了国际专场、专委会大会、青年论坛、结直肠癌MDT进展和实践、肠癌MRD学院、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会等多个专场,邀请了国内外结直肠癌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权威精讲及点评讨论,共襄结直肠癌诊治难点的持续攻克。


15日上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主席徐瑞华教授、李进教授、沈琳教授致辞。三位主席讲到,结直肠癌目前已经发展为多学科合作的领域,希望大家的努力能推动结直肠癌诊疗事业的进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获益,也希望大家在本次会议中多交流探索。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

主任委员徐瑞华教授开场致辞


知名专家云荟萃 开启国际专场



大会首场重头戏,是由国内外多位知名结直肠癌领域专家联袂奉献的国际专场。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陈功教授和王峰教授主持。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Alan P. Venook教授介绍目前结直肠癌在靶向治疗领域的现状和挑战。Venook教授回顾了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详细解读了KRAS、BRAF V600E、HER2、NTRK等靶点对应的靶向治疗进展,期待未来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的发展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随后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的Jeffrey A. Meyerhatdt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Meyerhatdt教授从免疫治疗的分子机制出发,介绍了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获益人群,详细分析了目前免疫治疗在MSI- H和MSS人群治疗的研究进展。


紧接着,CSCO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就结直肠癌分子特征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徐瑞华教授从结直肠癌分子特征临床应用存在的挑战入手,针对这些挑战指出了相应的策略:缺乏中国肠癌的分子特征数据——建立中国人群的数据库,并提出新结直肠癌分型——SYSUCC分型;分子检测缺乏时效性、精确性——采用高深度的液体活检,根据液体活检结果区分患者预后;MSS患者对免疫治疗疗效不佳——一方面探索新的免疫治疗分子标记物,如POLE/POLD1突变,另一方面开展免疫联合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让更多MSS患者能从免疫治疗获益。


上半场讨论环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华中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围绕着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分子标记物探索、肿瘤生物学特性、多种治疗模式联合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议下半场首先由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Scott Kopetz教授分享关于结直肠癌ctDNA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相比传统影像学检查,ctDNA可更早、更精准地检测出结直肠癌术后微小残留病变。此外,ctDNA在对术后辅助治疗的应用、肿瘤疫苗及细胞治疗的研究等方面均有指导意义。


随后,来自日本爱知癌症中心的Kei Muro教授针对临床热点问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原发灶手术问题,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他谈到,原发灶手术可避免局部肿瘤带来的临床并发症,但对于无局部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单纯原发灶手术并不能改善预后,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并不推荐进行原发灶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分别就原发灶手术适应症和时机、术后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术后肿瘤疫苗及细胞治疗研究进行了讨论。


国内外专家进行讨论


年轻才俊云集 共话青年论坛



下午是青年论坛,论坛汇聚了多名国内结直肠癌领域的青年专家,围绕结直肠癌治疗进展、个体化治疗探索、临床转化等方面进行分享及讨论。


青年论坛第一部分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敬东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共同主持。首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邓艳红教授对结直肠癌三药治疗现状和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将目前结直肠癌三药化疗相关研究逐个剖析,对三药方案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紧接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孙凌宇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围术期治疗的进展与实践经验。孙凌宇教授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结肠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等领域进行介绍。局部晚期直肠癌需要兼顾疗效与功能,结肠癌新辅助化疗则仍存在较多困难,而MSI-H局晚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将取代传统的常规治疗。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邓婷教授就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分享了目前的探索及思考。个体化治疗需要考虑患者情况、肿瘤特征以及治疗相关特征等因素,其中肿瘤因素又包括肿瘤部位、分期、分子靶点、转移部位等,这些都对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临床医生需要尽可能考虑周全,使患者有更长的生存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第一部分的讨论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邱萌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项晓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涵光教授围绕结直肠癌三药化疗、局部晚期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个体化检测的布局及治疗指导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青年论坛第二部分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殷先利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卢瑗瑗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春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福囡教授主持。首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明教授带来结直肠癌临床转化经验分享,转化医学的实现在于技术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李明教授还以结直肠癌围术期治疗以及ctDNA检测为例进行了深入说明。


随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屹教授分析了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王屹教授从具体临床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影像组学的定义、核心假设、数据收集及构建分析。


最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胤瑛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后线治疗策略及进展。吴胤瑛教授从CSCO指南出发,结合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详细剖析了肠癌后线治疗的精准治疗策略。


在讨论环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孙亚红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艳宏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杨柳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韩卫东教授就ctDNA对辅助治疗指导意义、检测时间及频率、影像组学的特征、肠癌后线精准治疗的探索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回看>>)


青年论坛专家热烈讨论


最后,大会主持陈功教授及王峰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首日会议圆满结束!



文/关文龙

编辑/赵现廷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07月18日
李晨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药剂科
哪里可以看回放
2022年07月18日
荣天明
盐城市大丰区中医院 | 肿瘤科
怎么看回放
2022年07月18日
尤美芹
响水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内容非常好,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