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规模中国真实世界研究,再证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卵巢癌患者的疗效

2024年04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新诊断卵巢癌初始治疗模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初始治疗可获得临床缓解,但仍有70%的患者在2~3年内复发,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1]。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一系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初始治疗或铂敏感复发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后应用PARP抑制剂可显著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1]。近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团队于Front Oncol期刊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评估了真实世界中PARP抑制剂用于新诊断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疗效。该研究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2],为PARP抑制剂在中国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

研究背景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死亡率仅次于宫颈癌[2]。对于新诊断的 上皮性卵巢癌来说,初始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有效的初始治疗可延迟复发、延长生存期并增加治愈潜力。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是指完成初次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的后续治疗,目的在于推迟患者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一线维持治疗指为对完成初始化疗并达到CR或PR患者的后续治疗。目前,主要的维持治疗药物有贝伐珠单抗和PARP抑制剂。SOLO1、PRIMA、PRIME和PAOLA -1等[3-6]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PARPi用于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已成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真实世界中PARPi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尤其是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还较为缺乏。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2018年8月1日至2022年9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PARPi一线维持治疗的新诊断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主要终点是PFS和安全性。次要终点是PFS 和总生存期 (OS)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共纳入164名患者,其中104 名患者接受了奥拉帕利治疗,60 名患者接受了尼拉帕利治疗。100名患者(61.0%)存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94例患者(94/164,57.3%)在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达到R0。112名患者(112/164,68.3%)在一线化疗后达到CR,49名患者(49/164,29.9%)达到PR。

中位随访17.0 个月 (95%CI 15.6-18.4),中位PFS未达到。进一步分析PFS影响因素,结果发现,BRCA 突变、PDS/IDS后残留病灶(P =0.046)、对末次化疗的反应(P=0.018)与PFS相关。年龄、家族史、并发症、组织学、FIGO 分期、化疗周期、贝伐珠单抗治疗、化疗与维持治疗间隔时间等对PFS均无显著影响(P >0.05)。

多变量分析显示,BRCA突变和一线化疗后达到CR或PR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BRCA,P = 0.011;末次化疗反应,P = 0.043)。但达到 CR 的患者与达到 PR 的患者 PFS无显著差异(HR=1.448,95%CI 0.723-2.903,P =0.296)。

本研究将PARP抑制剂的安全性特征分为奥拉帕利组和尼拉帕利组。奥拉帕利组(N=104)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为白细胞减少(67/104,64.4%)、贫血(56/104,53.8%)、食欲不振(42/104,40.4%)和恶心(41/104,39.4%)。最常见的≥3级AEs包括贫血(10/104,9.6%)、血小板减少(4/104,5.3%)和白细胞减少(5/104,3.8%)。尼拉帕利组(N=60)最常见AE为白细胞减少(35/60,58.3%)、贫血(25/60,41.7%)和睡眠障碍(24/60,40.0%)。常见的≥3 级 AE为血小板减少(9/60,15.0%)、贫血(5/60,8.3%)、白细胞减少(1/60,1.7%)、心动过速(1/60,1.7%)和便秘(1/60,1.7%)。无MDS/AML发生。

表1. 真实世界中奥拉帕利和尼拉帕利常见AE

1.png

大约 4.9% 的患者 (8/164) 因AE停止治疗。其中,2.4%(4/164)因≥3级AE(4例贫血,1例心动过速)停药。39.0%的患者 (64/164) 因AE减少用药剂量,其中 7.9% (13/164) 因≥3级AE减少剂量。32.9% (54/164) 的患者因常见不良事件中断治疗,包括贫血 (14/164, 8.5%)、白细胞减少症 (12/164, 7.3%) 和血小板减少症 (12/164, 7.3%)。

表2.导致PARP抑制剂中断、减量、停药的常见AE

1.png

研究结论

该研究是国内样本量最大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证明了PARPi作为EOC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现有数据成熟度,可明确BRCA突变和一线化疗后CR或PR是与PFS延长相关的独立因素,应进一步开展长期随访和大样本量研究证实。本研究未发现新的 AE,血液学毒性是最常见的≥3级AE,也是PARP抑制剂剂量减少、中断和停药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
2. Chen J, Zhang M, Li K, Duan Y, Zeng J, Li Q, Wang D, Song L, Li Q, Yin R. PARP inhibitor maintenance treatment for newly diagnosed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a real-world study from China. Front Oncol. 2024 Feb 2;14:1336616.
3. DiSilvestro P, Banerjee S, Colombo N, Scambia G, Kim BG, Oaknin A,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maintenance olaparib at a 7-year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nd a BRCA mutation: the SOLO1/GOG 3004 trial. J Clin Oncol (2023) 41(3):609–17.
4. Gonzalez-Martin A, Pothuri B, Vergote I, DePont Christensen R, Graybill W, Mirza MR, et al.. Niraparib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N Engl J Med (2019) 381(25):2391–402.
5. Li N, Zhu J, Yin R, Wang J, Pan LY, Kong BH, et al.. Treatment with niraparib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3) 9(9):1230–7.
6. Ray-Coquard I, Leary A, Pignata S, Cropet C, González-Martín A, Marth C, et al.. Olaparib plus bevacizumab first-line maintenance in ovarian cancer: final overall survival results from the PAOLA-1/ENGOT-ov25 trial. Ann Oncol (2023) 34(8):681–92.

声明: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CN-13339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5月01日
汪炜明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按指南推荐没有错,但指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024年05月01日
张彦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 妇科
大规模中国真实世界研究
2024年04月28日
张晓
恒瑞 | 心胸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