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六省合作、共治胃癌—2020年胃癌MDT菁英计划启动会暨胃癌卵巢转移专题讨论会顺利举办

2019年12月09日
作者:李晶晶   摄影:周陈西
来源:肿瘤资讯

为进一步推动胃癌领域诊治事业的发展,共同探讨目前胃癌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由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外科学组、浙江省上消化道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协办的“2020年胃癌MDT菁英计划启动会暨胃癌卵巢转移专题讨论会”于2019年12月8日在西子湖畔浙江大酒店盛大启幕。会议内容包含华东六省胃癌MDT菁英计划项目介绍并举行启动仪式、百县培育计划的讨论、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治规范探讨等等,精彩纷呈。

微信图片_20191208213609.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副书记、副院长程向东教授开场致辞:首先感谢协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积极参与。肿瘤MDT的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与MDT可以让患者尽快获得明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方案,节约确诊时间和医疗费用,为患者争取到治疗的最佳时间,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目前很多医院的MDT体系日趋成熟,但基层医院MDT体系的建设或推广有很多问题,明年活动中的“百县培育计划”就是主要聚焦在基层医院的MDT建设及推广。同时,程书记介绍了“华东六省互访”活动的背景以意义,响应国家政策,一起努力,共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117.jpg

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教授首先代表浙江省医师协会就MDT菁英计划的启动会和胃癌卵巢转移专题讨论会表示祝贺。田秘书长肯定了MDT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本计划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做好扶贫攻坚站,配合浙江省的“双下沉,两提升”政策。该计划可以推动胃癌规范化的治疗,尤其是提升基层医院的胃癌诊治水平,促进华东六省等多省份的区域合作,培养锻炼后继人才。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154.jpg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到学术讨论环节,本环节的主要议题是“如何让胃癌MDT更有效的接轨临床”,本环节由来自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路川教授、安徽省立医院何义富教授、浙江大学绍兴医院陶锋教授共同主持。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318.jpg

首先,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分享了“中国胃癌MDT的现状调研”。彭教授表示:MDT成为肿瘤治疗推广模式,但是组织、实施、执行、反馈等每个环节的不足均会影响MDT的结果。随后分享了一个以比较“执行MDT决策”与“未执行MDT决策”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差异为目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发起的“真实医疗实践背景下接受MDT讨论的晚期胃癌/肠癌患者生存获益分析的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对照研究”,研究显示完全执行MDT消化道肿瘤患者对比未完全/不执行MDT患者的OS显著延长,参与研究中心的MDT决策为晚期消化道患者带来了生存益处,晚期肠癌患者对比晚期胃癌患者从MDT中获得OS益处更明显,病情出现变化的患者应积极开展二次MDT。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252.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系统介绍了“2020胃癌MDT的菁英计划项目”。应教授表示:MDT是一个好的模式,MDT如果运用的好,不管是在临床诊疗,还是科研协助方面,都会体现它很好的生命力。目前胃癌MDT现状存在很多问题,胃癌患者相对集中在外科,内科参与相对少,缺乏多个学科之间的共识意见,基层医院MDT团队更是缺乏。

随后,应主任介绍了菁英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百县培育计划、华东六省互访、革命老区交流、登峰之旅比赛和热点专家意见五大模块。五个模块共同推进,希望为胃癌MDT的规范、发展、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239.jpg

紧接着,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教授就“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做专题报道。田秘书长就“写论文的难处”、“论文的设计”、“研究的统计学应用”、“研究的可比性”、“样本量的计算”、“投稿信”、“著作权”、“伦理学”、“英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阐述,从编辑专家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很多建议。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300.jpg

随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先法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笑雷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华东六省胃癌MDT菁英计划启动仪式。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教授、浙江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路川教授、安徽省立医院何义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大志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张述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刚教授共同开启了华东六省胃癌MDT菁英计划。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327.jpg

百县培育计划讨论环节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玉萍教授和丽水市中心医院徐宏涛教授的主持下进行。

方海星教授、胡从岗教授、吕新厅教授、潘晓峰教授、阮华教授、王伟教授、应荣彪教授、赵小丫(肿瘤资讯)就“如何实现胃癌MDT的落地”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专家表示限制基层医院MDT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MDT团队人才的缺乏、病人的来源、参与医生的报酬等问题,希望借助胃癌MDT菁英计划可以有序、有计划制定MDT统一的制度规范,培养包括病理科、放射科等胃癌相关的人才,政策上希望给予MDT各个环节以财力、物力、信息等多发面的支持。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342.jpg

学术环节结束后,现场进入到了热点问题交流环节,此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大志教授、山东省肿瘤张述教授、宁波第二医院的陈平教授的主持下继续。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353.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曹崑教授就“胃癌卵巢转移的影像特征”做了专题报道。曹教授表示关于胃癌卵巢癌转移的影像诊断需要回答:影像能否早期发现/判断卵巢有无病变;发现卵巢肿物,是否能判断原发/转移;能否仅从卵巢病变影像表现上判断原发癌位置。胃癌卵巢癌转移影像特征不特异,以双侧、实性为主,实性肿物内有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成分有T2低信号,高强化,维持卵巢形态等,可供辅助的诊断包括选择适当的影响检测方法,充分的病史和临床信息,短期观察。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403.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秀教授就“胃癌卵巢转移的病例特征”做了专题报道。朱教授从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简要概述、Kruhenberg瘤的病理特征、Kruhenberg瘤的鉴别诊断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准确、精准的病例报告也需要肿瘤内科、外科、内窥镜医生、病例医生、技术人员等多学科共同合作。

微信图片_20191208212412.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俞鹏飞教授就“胃癌卵巢转移的手术参与价值”做了专题报道。胃癌卵巢转移预后较差,部分患者转移瘤的切除可带来生存获益。但预防性卵巢切除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姑息性手术不能带来生存获益。转移瘤切除,无腹膜转移是胃癌卵巢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性激素受体ER,PR作为预后因素需要进一步证实,可能给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胃癌卵巢转移切除术后更倾向于行辅助化疗,联合HIPEC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模式。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在胃癌卵巢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微信图片_20191208213601.jpg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郭伟剑教授就“晚期胃癌的内科治疗”进行了专题报道。郭教授从晚期胃癌的一、二、三线治疗,局限性寡转移的治疗策略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胃癌一线治疗氟尿嘧啶+铂类仍然是基石,两药优于单药,卡培他滨或者S-1可代替5-Fu,奥沙利铂可代替顺铂,HER-2阳性患者,曲妥珠单抗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疗效,主要争议集中在三药是否优于两药。胃癌二线仍然以单药为主,三线治疗阿帕替尼可以延长生存,免疫治疗在继续探索中,选择优势人群是关键。寡转移的治疗策略中,系统化疗联合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射频等)可能提高疗效,但需前瞻性研究的验证,部分患者可取的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91208213521.jpg

胃癌卵巢转移诊治讨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滕理送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杜义安教授和宁波市第一医院严志龙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各位专家就胃癌卵巢转移方案的选择、胃癌卵巢转移手术人群的选择、ER/PR在胃癌卵巢转移中的表达与作用等争议问题进行了激烈、充分、深入的讨论及经验交流。

微信图片_20191208213532_副本.jpg微信图片_20191208213532_副本.jpg最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的总结中,启动会圆满结束。

1575807785(1).jpg微信图片_2019120821353_副本.jpg

评论
2020年06月13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消化道肿瘤诊治技术
2020年03月23日
杨鹏飞
2020年03月22日
张石磊
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 | 肿瘤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