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协作·创新·转化--东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召开首届临床试验培训班

2017年07月05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7月2日,东方肿瘤临床试验培训班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由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内容丰盛,涉及II期临床研究的设计和统计学考量,真实世界临床试验设计,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研究论文的发表计划等众多内容。本次会议重视培训临床医生中的中坚力量,使得更多的中国医生能作为研究者,能发起临床试验。着眼于真实世界中的实际临床问题,解决临床迫切需求。在此总结会议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东方李.jpg

大会主席李进教授致开幕辞

东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织于2017年3月1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华东地区30多位专家参加这一协作组。临床协作组织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华东地区临床研究的广泛开展,期望通过大家的团结协作,为未来中国的临床研究开展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和临床研究的基地。这一组织成立至今已有3月余,在此期间,进行了多次的专家组讨论。为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熟悉掌握临床试验相关知识,我们首先在华东地区召开了本次培训班。有别于其他专注讨论新进展或临床指南的会议,本次的会议内容集中介绍临床研究相关问题。今天的会议,只是东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织成立初期的一个初步尝试,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提供大家互相交流经验的机会。特别是临床医生中的中坚力量,能够通过会议的交流,碰撞出新思想,团结协作,开展中国研究者自行发起的研究。今后,协作组将会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期望能尽力解决各位研究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  东方李2.jpg肿瘤II期临床试验设计 

讲者:李进 教授

李教授主要从II期研究设计的目的,临床试验类型,治疗方案,研究终点设定,研究设计,样本量和可行性、时间表和预算等要点详细介绍了II期临床研究。 II 期研究最重要目的是生成相关数据,以作出是否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决策,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II 期研究终点终点选择需考虑到研究目的、药物概况、肿瘤特征、实用性等。研究终点通常包括:ORR,DCR,PFS或TTP,OS和生物标志物变化。其中,ORR和PFS是肿瘤学II期研究中最常用的终点。II 期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研究和RCTs替代研究,如单臂研究等。李教授详细讲解了单臂研究对比随机II期研究,各自的优缺点。单臂 II 期研究的应用,需结合历史对照解读结果,比较适用于细胞毒药物,而不适用于缓解率不高的靶向药物,也不适用于联合治疗的研究。会上,李教授还详细介绍了随机II 期研究的设计选择及其多阶段 II 期研究开展的方法。II 期研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能为III期研究设计提供相关数据;合适的II期研究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且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协作;II 期研究设计应聚焦在明确的研究目的上。

东方赵1.jpg

东方赵2.jpg

肿瘤II期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学考量        

讲者:赵耐青教授

赵教授以各个分期的肿瘤临床试验为线索,详细展开介绍。I期肿瘤临床试验主要是估计最大耐受剂量(MTD)。目前以3+3剂量爬坡试验为主流设计,其优点简单,可操作性强;缺点是由于样本量过小,造成抽样误差较大,故MTD估计准确差,以致后期临床试验中容易出现较多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被迫减少剂量等事件。目前,许多国外大型药企纷纷采用mTPI设计,这是基于Bayesion统计方法进行肿瘤药物剂量爬坡,该方法的优点是MTD估计比3+3设计要准确。II期临床试验通常分为IIA和IIB。尽管研究者发起的项目很少做2A和2B,而是直接做2B,但赵教授建议,可参照注册临床试验做2A进行期研究探索,最后再扩大样本量,这样成功的机会更高。2A期研究的样本量很小,一般每组12例,可以设计几组研究组。IIB期研究,可以是单臂临床试验,也可以是随机对照试验。单臂临床试验要控制许多影响因素,如入组对象的基线肿瘤水平等。如果以PFS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需要与对照研究保持相同的随访计划,否则PFS是不具有间接比较性。关于II期研究,是选择PFS还是OS作为研究终点,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PFS;但如果是三线治疗,赵教授推荐更倾向于选择OS作为终点,因为三线治疗患者的预后一般很差,而此时的PFS受随访计划影响很大。从注册法规来看,II期临床试验是不需要估计样本量的;但在实际研究当中,如果是进行探索性研究,且期望得到高质量的数据,还是鼓励进行样本量估计。最后,赵教授介绍了统计学中有效性设计和非劣性设计的目的,设计思想和样本量估算的方法。

东方郭1.jpg东方郭3.jpg

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体系

讲者:郭晔 教授

实体瘤疗效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首先,临床试验需要一个规范以进行比较;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需要有一些客观标准来量化病人的疗效。RECIST 1.1标准是现在大部分的抗肿瘤临床试验的金标准。会上,郭教授详细介绍了RECIST 1.1标准的一些定义,如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病灶;公认的测量方法和特殊病灶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RECIST 1.1标准的具体评价标准。

抗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让肿瘤产生缺血的状态。多数情况下,肿瘤只是受到了抑制,而肿瘤细胞数目并没有明显减少,因此,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肿块不缩小,但肿瘤是稳定的,缺乏营养和血供的状态,病人的PFS乃至OS也会有延长。目前,就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苏尼替尼治疗肾细胞肾癌,索拉菲尼治疗肝癌,均提出了新的治疗标准,分别为CHOI,MASS和mRECIST标准,郭教授结合实例分别进行讲解。肿瘤免疫治疗后,会出现一种称为“假性进展”的现象,虽然肿瘤细胞缩小了,但因肿瘤免疫治疗带来的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聚集,所以影像学检查时会发觉肿瘤甚至变大,但实际上病灶中,不都是肿瘤细胞。为了更好的进行疗效评价,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标准,如irRC,irRECIST和iRECIST。郭教授详细对比iRECSIT和RECIST1.1标准的异同,并结合实例讲解了iRECIST的评价方法。

总结:临床实验的疗效评估是随着治疗方式不断演变的,但RECIST 1.1仍是目前大部分临床试验的金标准。对于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主导治疗的特殊瘤种,需要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目前iRECIST标准刚出来,其作用有待临床试验的验证。

东方秦1.jpg东方秦2.jpg

大会主席秦叔逵教授总结

CSCO成立以来,非常重要的,或者说最终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加强临床试验,积极推广GCP和循证医学。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卫生事业,也对药品临床试验提出了四个最严,这是当下面临的大的背景。在李进教授倡导下,成立了中国东方肿瘤研究协作组,这一协作组成立的目的,就是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研究水平,为病人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互相的学习、提高的过程,这是本次会议召开的小背景。今天的会议内容丰盛,包括了II期临床试验设计和统计学考量,及RECIST评价标准,都是非常经典的内容。协作组未来还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在内容上可以包括多个瘤种,会议形式追求多元化,让大家由更多的时间讨论提问。此外,临床试验设计在不断创新,我们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