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百家争鸣】绝经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基本策略探讨

2017年07月06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6月3号于古都延安召开了“携手共得”论坛,会上就内分泌治疗策略邀请到了多位乳腺癌领域专家携手共同探讨。以下为主要会议内容回顾:

fvvf.jpg吴凯南教授就绝经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从量体裁衣化到延长治疗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到,延长内分泌治疗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1)复发风险(2)疗效预估(3)安全性(4)经济学问题。ER+乳腺癌患者的1/2复发与2/3死亡在5-15年之间。即使是T1N0乳腺癌,治疗后20年任意乳腺癌事件的风险仍高达21%。因此,延长内分泌治疗是有必要的。2016 SABCS最新结果表明,阿那曲唑6年治疗在较高危患者(如淋巴结阳性、临床病理高风险)中显著获益。延长内分泌治疗的方案有很多,例如:5年他莫昔芬之后延长5年AI;5年TAM之后延长5年TAM;2-3年TAM之后延长5年AI;5年AI之后延长5年AI。患者选择什么样的方案需要根据自身因素进行综合考虑。2.png朱玉兰教授就从安全性数据出发考虑绝经后患者AI治疗的依从性这个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讲到,治疗依从性和疗效密切相关。依从性越高,疗效越好。国外的依从性数据可以为国内提供重要参考。加拿大有关内分泌依从性的研究数据显示,阿那曲唑的依从性最好,依西美坦的依从性和保留率最低。澳大利亚 AI使用统计数据显示,起始ANA治疗患者比例是LET的4倍(56.7% vs 15.6%)。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AI的安全性。阿那曲唑是在辅助治疗阶段有超过5年随访经验、显著降低血栓栓塞疾病详尽获益-风险评价的AI,其他两个AI需要更长时间随访。一项网络荟萃分析显示,总体及严重心血管风险的大小排序:来曲唑>依西美坦>阿那曲唑。具体总结见表1,图1。3.png4.png针对如何让早期乳腺癌患者获益最大化这个话题。何萍青教授也提出在心脑血管数据方面,阿那曲唑的风险相对较低。针对年纪大、具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多考虑阿那曲唑。考虑到患者的其他自身情况,也可能会选择其他两种AI。这样的治疗才相对合适,相对合理。内分泌治疗是一个全程管理的过程,及时对骨密度、血脂以及肝肾功能检测可以帮助选择药物,有利于病人的预后。不良反应的管理、选择最佳内分泌治疗时间、普及知识均属于全程管理的内容。5.png张瑾教授最后总结道,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正和西安这座历史名城一样有着“丰厚的底蕴”。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ATAC研究、DATA研究以及OFS的研究数据为内分泌治疗“加时代”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随着精准治疗的到来,肺癌已经有很多精准医疗的数据,而乳腺癌在目前这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乳腺癌现在的治疗依靠分子分型来定义目前,乳腺癌精准治疗面需要新发展,任重而道远。blob.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