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吴小华教授:罕见瘤种“破冰”——瑞索利塞获日本孤儿药认定,中国原研药有望改写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格局!

07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亚型,亚洲地区高发[1-3]。目前其治疗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OCCC对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较低,晚期及复发患者的预后不佳[4],临床亟待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OCCC分子特征的靶向药物治疗研究不断深入,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α(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进展显著。近日,该药物更是荣获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的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化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携带PIK3CA基因突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有望加速在日上市进程,为中国创新药国际化树立标杆。基于此,【肿瘤资讯】特邀瑞索利塞(CYH33-G201)全球主要研究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围绕疾病特征、治疗未尽之需、靶向治疗突破等话题展开探讨,并为中国原研药“走出去”提供关键洞见。

吴小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瘤科主任、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 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妇科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六届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 前任主委
IGCS 国际委员会委员、亚太理事提名人
SGO 教育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
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妇产科系 客座教授
NCCN 国际审阅专家;Int. J. Gynecol Cancer, Cancer Medicine, J. Gynecol Cancer, 中华妇产科学,中华临床解剖学等杂志编委

直击OCCC临床治疗困境,PI3Kα抑制剂带来靶向治疗新曙光

Q1. OCCC作为一种卵巢癌中少见的病理亚型,其临床、病理表现和分子特征具有哪些独特性?目前此类患者的治疗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吴小华教授:OCCC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上皮性卵巢癌亚型。在中国,上皮性卵巢癌大约10%为卵巢透明细胞癌,日本人群该比例更高,大约为25%[1-3]。与常见的浆液性卵巢癌相比,OCCC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有效率较低[4]。复发性OCCC患者更是无标准治疗方案,预后远差于浆液性卵巢癌,存在较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与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不同,OCCC通常表现为TP53基因野生型,且具有较低的BRCA1/2 基因突变率,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ARID1APIK3CA基因[5]。OCCC存在高频的PIK3CA基因突变,可通过异常活化PI3Kα及其下游通路,驱动OCCC的发生发展,因此PI3Kα成为了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

PI3K/AKT/mTOR抑制剂是OCCC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分子靶向药物,但目前尚无获批的 OCCC特异性靶向治疗,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的关键性研究已初显成果,期待该药物能给OCCC带来治疗格局的改变。

瑞索利塞获日本孤儿药认定,彰显国产原研潜力,助力OCCC治疗破局

Q2.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研发代号:CYH33)获得了日本MHLW的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化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携带PIK3CA基因突变的OCCC。作为该药物的全球主要研究者,您认为这一认定具有怎样的意义?能否请您进一步介绍,这款原研新药在作用机制、潜在疗效等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吴小华教授:在瑞索利塞国际多中心研究中,日本入组患者占比较高,瑞索利塞刚刚获得日本MHLW的孤儿药认定,意义重大。一是,标志国产原研创新药物获国际认可;二是,孤儿药认定可加速审批,让患者更快用上此精准靶向药物;三是,为本土创新企业指明了药物研发方向——临床未满足需求领域蕴藏巨大机遇与空间。

瑞索利塞是海和药物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结构、高选择性的PI3Kα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瑞索利塞可高效、特异性抑制PI3Kα激酶活性,对PIK3CA突变的肿瘤模型具有强效抗肿瘤作用[6,7]。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提示,瑞索利塞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总体毒性可控,可有效治疗具有PIK3CA突变的多种晚期实体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8]。未来,希望瑞索利塞能为OCCC患者提供从“无药可用”到“个体化治疗”的突破性选择

机遇与挑战并存,罕见瘤种原研药“三步走”的突围之道

Q3. 中国创新药在罕见瘤种领域的研发之路,您认为原研药物应坚守怎样的核心研发方向,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吴小华教授:无论是中国药企还是跨国药企,在罕见肿瘤药物研发领域都面临同样的挑战。以卵巢透明细胞癌为例,个人认为原研药物要真正破局,必须牢牢守住三个核心方向:

第一,精准定义患者,明确哪些患者是我们的目标人群;

第二,坚持治疗创新,拒绝“Follow”、“me too”路径,走向源头创新,研发出“First in class”的药物;

第三,布局全球研发,不能局限于本土市场,需扩大格局,立足全球视野谋划发展。

正所谓“不试不知道”,我国药企应勇于尝试,紧抓政策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机遇。同时,政府也需要提供更完善的平台和政策扶持,以支持创新企业有更大的试错空间和创新的环境。

近年来肿瘤药物研发热点从免疫到ADC再到细胞治疗,大多聚焦在发病率较高的瘤种。但罕见瘤种由于潜在靶点基因富集,小分子药物研发仍有巨大空间。此类药物的研发,以及通过国际化的合作、国家加速获批政策快速上市,对创新药企而言是一条可行路径。如瑞索利塞在日本取得的孤儿药认定与临床突破,可以给罕见瘤种药物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 

当然,近年来药物研发的经济环境不是特别乐观,使得创新企业的研发面临较多阻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商业合作的形式,将药物授权给有能力做进一步开发的公司,这也是目前环境下的一种破局方式。总之,创新不易,机遇与挑战一直存在,希望在罕见瘤种领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药物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Gadducci A, Multinu F, Cosio S, et al.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Epidemiology,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treatment op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J]. Gynecol Oncol, 2021, 162(3):741-750.
[2] Korenaga TR, Ward KK, Saenz C, et al. The elevated risk of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among Asian Pacific Islander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affected by birthplace[J]. Gynecol Oncol, 2020, 157(1):62-66.
[3] Wang S, Qiu L, Lang JH,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 with coexisting pelvic endometriosis[J]. Am J Obstet Gynecol, 2013, 208(5):413.
[4] Pectasides D, Pectasides E, Psyrri A,et al. Treatment issues in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A different entity?[J]. Oncologist, 2006, 11(10):1089-1094.
[5] 殷敏, 周慧梅, 杨佳欣. 卵巢透明细胞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3, 58(8) : 636-640.
[6] Xiang HY, Wang X, Chen Y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ethyl (5-(6-((4-(methylsulfonyl)piperazin-1-yl)methyl)-4-morpholinopyrrolo 2,1 -f 1,2,4 triazin-2-yl)-4-(trifluoromethyl)pyridin-2-yl)carbamate (CYH33) as an orally bioavailable, highly potent, PI3K alpha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olid tumors. Eur J Med Chem. 2021;209:112913.
[7] Wei XL, Liu JH, Zhao H, et al. A phase I study to evaluate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PK),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CYH33, a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lpha (PI3K alpha) inhibitor, i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urs. Annals Oncol. 2021;32:S14–S14.
[8] Wei XL, Liu FR, Liu JH, et al. First-in-human phase Ia study of the PI3Kalpha inhibitor CYH33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Nat Commun. 2022;13:701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