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奥希替尼剂量调整对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Reiwa研究的二次研究

07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需对奥希替尼等EGFR-TKI调整剂量。剂量降低是否影响EGFR-TKI疗效尚存争议。日本研究团队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Reiwa研究”的二次分析,首次在真实世界数据中系统评估了这一问题,并探索了剂量调整对患者生存、进展模式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证据。相关成果已于2025年3月发表于Jpn J Clin Oncol杂志。

研究背景

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变异,其中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点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在III期临床试验(FLAURA研究)中显示优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8.9个月,总生存期(OS)为38.6个月。然而,亚洲亚组分析显示奥希替尼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OS风险比(HR)为1.00(95% CI=0.75-1.32),提示亚洲人群的生存获益可能与全球数据存在差异。此外,奥希替尼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肺炎等)导致部分患者需减量或停药。
 
Reiwa研究是日本首个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该研究纳入583例患者,中位PFS为20.0个月(95% CI=17.6-21.7),中位OS为41.0个月(95% CI=37.1-44.1)。23.3%的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16.3%因毒性反应停药。既往病例报告和回顾性研究提示剂量调整可能维持疗效,但证据级别较低。因此,本研究通过Reiwa研究的二次分析,明确剂量调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填补真实世界数据的空白。

研究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日本30家机构的575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或复发性NSCLC患者,均接受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根据剂量调整情况分为两组:剂量调整组(175例,30.4%)在治疗过程中减量或起始即接受低剂量;标准剂量组(400例,69.6%)维持80mg/天剂量。排除减量发生在疾病进展后的患者。
 
主要终点为PFS(从治疗开始至影像学进展或死亡)和进展模式(基于RECIST标准),次要终点包括OS、临床缓解率、后续治疗及减量原因。进展模式细分为:仅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寡进展(单器官≤3个病灶)、多器官进展;患者状态分为无症状、有症状但无临床恶化、临床恶化(体能状态下降或威胁器官功能)。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以6个月为界标时间)排除时间偏倚。所有数据截止至2022年8月。

结果

1、患者特征与剂量调整细节

剂量调整组患者中位年龄更高(74岁 vs. 70岁,P<0.001),体重(51kg vs. 55kg)、体表面积(1.47m² vs. 1.54m²)更低,但两组在性别、吸烟史、体能状态、EGFR突变类型(外显子19缺失占52.0% vs. 47.8%)及脑转移比例(25.1% vs. 30.3%)上无显著差异(表1)。

图片16.png

表1. 对比入组患者基线特征

92.6%的剂量调整发生于治疗过程中,仅7.4%起始即接受低剂量。减量原因以不良事件为主,前三位为皮疹(19.4%)、恶心(15.4%)、腹泻(10.9%),另有6例因肺炎减量。其他原因包括高龄(1.1%)、患者要求(2.3%)和医生决策(7.4%)。减量后剂量以40mg/天为主(94.3%),5.7%采用40mg隔日给药。中位减量时间为治疗开始后2.4个月(IQR=0.9-6.7),减量至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16.6个月(IQR=7.4-26.8)(表2)。

图片17.png

表2. 奥希替尼减量细节

2、生存分析

PFS:剂量调整组显著优于标准剂量组,中位PFS为24.9个月(95% CI=20.7-31.5) vs. 17.5个月(95% CI=15.7-20.0),HR=0.67(95% CI=0.54-0.84,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剂量调整是P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68,P=0.001)(图1)。
 

图片18.png

图1. 对比剂量调整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PFS生存曲线

OS:调整组中位OS为44.9个月(95% CI=38.5-NA),标准组为39.9个月(95% CI=35.8-44.4),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HR=0.82,P=0.15)。多变量分析提示剂量调整与OS改善相关(HR=0.74,P=0.045)(图2)。

图片19.png

图2. 对比剂量调整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OS生存曲线

3、敏感性分析

以6个月为界标时间排除91例早期进展患者(调整组16例,标准组75例)后,PFS仍显示调整组优势(HR=0.73,95% CI=0.58-0.93,P=0.011),OS无显著差异(HR=0.83,P=0.25)。

4、临床缓解与进展模式

剂量调整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0.9%(完全缓解2.3%,部分缓解68.6%),疾病控制率(DCR)93.7%;标准组ORR为67.0%(DCR 84.5%)。进展模式方面,两组CNS转移(7.4% vs. 5.5%)、寡进展(23.4% vs. 27.8%)及多器官进展(18.9% vs. 28.8%)比例相似,无症状进展占25.1% vs. 37.0%。

5、后续治疗差异 

标准剂量组更多采用化疗(38.0% vs. 26.9%,P=0.010),而调整组后续治疗选择相对分散,包括放疗(10.3% vs. 7.5%)及其他EGFR-TKI(8.0% vs. 6.3%)。剂量调整组患者从减量至进展或末次随访的中位时间为16.6个月,部分患者减量后持续治疗超过30个月,提示低剂量奥希替尼仍可长期控制疾病。

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数据中证实,约30%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因不良反应需要调整奥希替尼剂量,但减量并未降低疗效。剂量调整组PFS显著延长(24.9 vs. 17.5个月),可能与减量后更长的治疗持续性和毒性管理改善相关。尽管OS在两组间未达统计学差异,但多变量分析提示减量对生存有潜在益处(HR=0.74)。
 
临床实践中,高龄、低体重或无法耐受标准剂量的患者可通过减量(如40mg/天)维持治疗,尤其对皮疹、胃肠道反应显著者。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减量时机与耐药机制的关系,并通过前瞻性试验验证低剂量方案的适用人群。

参考文献

Awano N, Yoh K, Usui K, et al. Outcome of osimertinib-treated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quiring dose reduc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Reiwa study. Jpn J Clin Oncol. 2025;55(3):261-268. doi:10.1093/jjco/hyae173。

审批编号:CN-158255

过期日期:2025-07-2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0日
李晓红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变异
07月10日
马建增
阳光融和医院 | 肿瘤内科
看来奥希替尼剂量调整后对患者的 PFS 有所延长,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用药舒适性
07月10日
张沛志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血液内科
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在III期临床试验(FLAURA研究)中显示优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