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江城乳腺癌论坛 | 李俊杰教授深度剖析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

04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江城乳腺癌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作为荆楚大地乳腺肿瘤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进行专访,分享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最新进展。

李俊杰
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浦东病区主任,科室教学秘书。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至美国麻省总院癌症中心进行乳腺癌临床专科进修学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专家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
专注于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参与并设计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JCO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近20篇。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复旦大学青年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

新辅助治疗人群:精准筛选,开启治愈之门

李俊杰教授: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其适用人群的筛选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筛选时需综合考虑肿瘤负荷和分子分型。传统上,肿瘤直径超过2cm、淋巴结阳性的患者适合新辅助治疗,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该理念主要源于NSABP B-18、B-27研究,这些研究均表明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与直接手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总体预后相似。然而,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还可以筛选出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并通过强化治疗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因此,目前更强调对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

相比之下,对于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除非是临床试验,大多数专家仍推荐能直接手术的患者直接手术。因为无论是新辅助化疗后辅助使用CDK4/6抑制剂强化治疗,还是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后辅助化疗,整体治疗预后相似。

新辅助治疗方案选择:因“型”施治,提升治愈率

李俊杰教授:针对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初选方案有所不同: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采用紫杉类药物新辅助治疗的 pCR 约为35%;采用紫杉类联合铂类药物6个疗程,pCR率可提升至50%左右;若采用紫杉类联合铂类序贯蒽环4+4方案(共8个疗程),pCR率可达55%-56%。而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pCR率可进一步提升至63%-64%。因此,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是免疫联合化疗,化疗方案的选择可采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序贯蒽环——这主要是基于邵志敏教授牵头的CamRelief研究结果,该研究发表于去年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历经从单化疗联合单靶治疗,到双化疗联合单靶治疗,再到双化疗联合双靶治疗演变,目前双化疗联合双靶是标准方案,pCR率可达60%-65%。而最新数据显示,采用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如恒瑞的SHR-A1811单药治疗,pCR率即可达63%-64%。未来,以ADC药物为骨架,结合不同特征的ADC+方案,将是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有前景的方向。

对于Luminal型乳腺癌,邵志敏教授牵头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将Luminal型乳腺癌分为不同亚型,并基于患者特征给予相应的新辅助治疗,以评估是否较当前标准化疗有所提升。国际上,KEYNOTE-756研究也提供了重要数据。传统上,Luminal型乳腺癌化疗的pCR率较低,约为10%。KEYNOTE-756研究中,对照组pCR率为14%-15%,而联合免疫治疗的Luminal型患者pCR率可达24%-25%。这些数据为临床提供了更丰富的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