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江城乳腺癌论坛 | 刘强教授:整体治愈、全面康复——年轻乳腺癌治疗的未来之路

03月3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江城乳腺癌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作为荆楚大地乳腺肿瘤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年轻乳腺癌未来治疗方向。

刘强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大外科主任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
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ESO-ESMO年轻乳腺癌国际共识专家组成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和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博士,回国前任哈佛大学 Dana Farber癌症中心讲师
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多项国自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重点课题,率先开展液体活检和免疫联合治疗在乳腺癌的应用,并发起和制定中国首部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分别于2020和2022年获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研究型人才”荣誉称号。

刘强教授:年轻乳腺癌患者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临床群体。在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针对年轻乳腺癌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了相关共识。第一届共识于2023年2月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至今阅读量已超过2万次,下载量超过3600次。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社会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广泛关注以及年轻乳腺癌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年轻乳腺癌患者大多处于事业的黄金期,却不幸遭受疾病的打击。我们希望通过同行的努力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应对,将这种打击的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为此,我们提出了“全面康复”的理念。即在当前乳腺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十年生存率高达80%的背景下,我们希望乳腺癌治疗不仅是治愈疾病,更能帮助患者实现全面康复,恢复到患病前的健康状态。这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手术创伤应尽可能小且精准。我们中心提出“能保乳不重建,能重建不切乳”。因为,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可能会做出并不理智的选择。例如,我上周接诊的一位患者,她在两年前因心理原因拒绝了保乳手术,选择了全切。而在两年后,她对疾病的恐惧逐渐散去,恢复正常生活,对自身形体有了更高的需求,又希望进行重建手术。这种现象其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次,尽可能减轻治疗带来的长期副作用。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的短期副作用,如化疗导致的脱发,更要关注长期副作用,如心脏毒性、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等。只有尽量减轻这些长期副作用,才能让患者在疾病治愈后恢复至未得病之前的状态。

此外,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生育需求以及重返工作岗位的需求等,也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比如,几个月前,有一位患者来我门诊复诊,她几年前患病时才25岁,肿瘤较大,但通过新辅助治疗后成功实现了几乎无痕的保乳手术。如今,术后已经五年多,没有任何复发迹象,她在收到国内顶级公司工作邀请后,询问是否可以重返工作岗位。对于她目前的状况,当然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我们同时也提醒她要避免过度劳累。

我认为,目前乳腺癌治疗要强调整体治愈与全面康复——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随着乳腺癌治疗的日益精准化,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治愈的情况下,我们希望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能够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这是我们乳腺癌治疗努力追求的方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02日
王尚凯
封丘县人民医院 | 皮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4月01日
范艳玲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生育需求以及重返工作岗位的需求等,也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03月31日
魏永强
龙口市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年轻乳腺癌患者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临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