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瑞戈非尼序贯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改善mCRC患者生存——来自台湾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03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期,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利用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NHIRD),评估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接受瑞戈非尼序贯曲氟尿苷替匹嘧啶(FTD-TPI)与相反顺序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的患者生存结局优于FTD-TPI序贯瑞戈非尼,且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 mCRC 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90万,死亡人数逾90万。在中国台湾地区,CRC是第二大常见癌症,2020年新发病例约17000例,且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三。对于转移性CRC(mCRC)患者,由于难以实现根治,临床治疗主要依赖系统化疗来延长生存期和控制肿瘤进展。尽管多种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已获批用于mCRC治疗,但仍有约50%的患者最终会发展到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对所有标准治疗方案耐药的终末阶段。瑞戈非尼和曲氟尿苷替匹嘧啶(FTD-TPI)都是mCRC的三线及以上治疗选择,但业界尚未就这两种药物的最佳序贯使用策略达成共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药物在mCRC患者中不同给药顺序的相关结局。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基于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NHIRD)的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为Ⅳ期CRC且接受过标准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在研究期间以任意顺序使用了瑞戈非尼和FTD-TPI,且首次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时间需在2016年1月1日之后。根据治疗顺序,将患者分为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持续时间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528例患者,其中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444例,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8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具有可比性,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7岁,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为61.1岁,男性患者在两组中均占多数,比例分别为57.9%和54.8%。在癌症原发部位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中结肠癌患者占比较高(52.9% vs 45.2%),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中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患者占比较高(19.0% vs 8.3%)。

生存

研究发现,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的中位OS更长,为14.1个月,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为10.2个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相较于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未校正的死亡风险比(HR)为1.40(P=0.007)。进一步采用多因素调整的Cox模型,纳入年龄、性别、Quan-CCI评分、肝转移灶存在与否、转移灶数量以及抗EGFR药物使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的生存优势依然显著,校正后的HR为1.49(P=0.002)。

治疗持续时间和后续治疗

在治疗持续时间方面,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的平均治疗时长为337天,远超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的214天,差异显著(P<0.01)。具体来看,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中,55.6%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在0~90天,23.4%在91~180天,13.3%在181~365天,7.7%超过366天;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中,78.6%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在0~90天,21.4%在91~180天,无患者超过180天。此外,氟尿嘧啶是随访期间最常见的后续全身化疗,分别占瑞戈非尼/FTD-TPI和FTD-TPI/瑞戈非尼组患者的24.8%和22.6%。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在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方面,两组间总体发生率相近。腹泻是最常见的AE,在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中分别有52.5%和50.0%的患者出现。其他较为常见的AE包括贫血、恶心呕吐、手足皮肤反应和高血压等,但各AE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两种序贯治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表现相似,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顺序时可更多地考虑疗效因素而非安全性顾虑。

亚组和敏感性分析

亚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研究结果。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调整后的HR为1.42(P=0.034),中位OS分别为12.6个月和14.6个月。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的中位OS为14.1个月,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为10.2个月,调整后的HR为1.54(P=0.035)。这表明无论患者年龄如何,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的治疗顺序均能带来显著的生存优势,为不同年龄层的mCRC患者采用该治疗策略提供了证据。

敏感性分析聚焦于使用标准起始剂量瑞戈非尼的患者。在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组中,中位OS为15.9个月,而FTD-TPI序贯瑞戈非尼组的中位OS为10.2个月,调整后的HR为1.62(P=0.001)。该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瑞戈非尼序贯FTD-TPI治疗顺序在不同条件下的优势和稳定性,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研究亮点

该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亮点。首先,研究规模较大,纳入了528例患者,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台湾地区mCR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其次,数据来源可靠,NHIRD覆盖了台湾地区超过99%的人口,提供了详尽的医疗信息,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再者,研究通过多因素调整、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确保了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电子健康记录,可能存在数据缺失或不完整的情况,如患者的体力状态、RAS基因突变情况等未被充分纳入分析,这可能影响对患者预后的全面评估。其次,由于缺乏疾病进展信息,使用治疗持续时间作为无进展生存期的替代。同时,研究未涵盖自费治疗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分类错误,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的结论

本研究为mCRC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优先采用瑞戈非尼序贯FTD-TPI的治疗策略。同时,研究也为未来进一步探索mCRC的优化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后续研究可重点关注如何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如基因突变情况、身体状况等实现精准治疗,进一步优化瑞戈非尼和FTD-TPI的治疗顺序和剂量调整策略,以及探索新型药物组合及治疗模式,为mCRC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CHANG YW, KUO CN, CHANG CL, et al.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 Taiwan: Real-World Evidence From Regorafenib and Trifluridine/Tipiracil Use.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3, 2025. doi:10.1111/jgh.16909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