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松副教授荣获2024年美中抗癌协会(USCACA) ASCO Travel Award

2024年06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6月1日晚7点,美国临床肿瘤大会(ASCO)中国峰会于芝加哥BMH Tower国际会议中⼼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及全球肿瘤学专家、相关研究人员300多⼈出席峰会,交流肿瘤医学界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会间隆重揭晓并举行了2024 年美中抗癌协会(USCACA)「ASCO Travel Award」颁奖典礼,该奖项被称为“金字塔上的明珠”,在入选当年ASCO的口头报告的中国青年学者中进行选拔,特别嘉奖在转化或临床癌症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临床科学家。


今年入围ASCO口头报告的中国研究有50多项,4位青年才俊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分别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的齐长松副主任医师,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团队的李松副教授,来自广东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团队的阮丹云副主任医师和来自上海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团队的李玮副主任医师。其中,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李松副教授的获奖研究是“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sitamab Vedotin (RC48), Tislelizumab, and S-1 as a first-line therapy for HER2-overexpressing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RCTS)”,该研究入选2024 ASCO的“Clinical Science Symposium”口头报告环节,因其创新的设计和卓越的疗效引起广泛关注;李松副教授在该研究中做了大量重要工作。

本次会议由美中抗癌协会(USCACA)常务理事严立教授担任主持,上海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开幕致辞。会间特邀多位国内外顶尖肿瘤专家参与学术演讲及讨论,⾹港中文大学医学院Tony Mok(莫树锦)教授,辉瑞后期临床开发副总裁、胸部肿瘤治疗领域开发负责⼈Arati V Rao博士等专家分享精彩学术观点,深层剖析精准治疗应用前沿,多位专家分享了自身临床实践与临床经验,为肿瘤诊疗提出独到见解。大会邀请周彩存教授、张力教授,徐莉教授、张晖教授为四位获奖者颁奖。

颁奖现场图:刘联教授代替李松副教授领奖

据悉,这项RCTS研究探索了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RC48)、替雷利珠单抗和S-1的靶免化联合方案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GC/GEJ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总计纳入了来自中国8个中心的53例患者,其中,HER2 IHC3+患者占比69.8%(n=37),IHC2+/FISH+患者占比18.9%(n=10),IHC2+/FISH-患者占比11.3%(n=6);PD-L1 CPS≥1患者占比39.6%(n=21)例,CPS<1患者占比58.5%(n=31)例,CPS>5患者占比17.0%(n=9)。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6.7个月时,研究成功达到了总体缓解率(ORR)的主要研究终点,53例患者由研究者评估的ORR达到了94.3%,44例患者确认的ORR为90.9%,中位PFS和中位OS均尚未到达,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为97.6%。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在HER2 2+/FISH阴性及PD-L1 CPS<1患者中也同样展现出显著疗效,突破此前同类研究的疗效瓶颈,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该研究甫一公布,便引起了全球研究者的热议。ASCO大会中,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Funda Meric-Bernstam教授专门对此研究进行点评,并对该研究的创新性设计和突破性疗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了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未来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团队在临床研究领域躬耕不辍,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此次在全球顶尖学术会议中报告ADC+免疫治疗+化疗的创新治疗模式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获得了国内外领域内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刘联教授也在继2019年在欧洲肿瘤内科大会(ESMO)上作口头报告后,再度登上全球顶尖学术舞台,代表中国研究者发出“中国好声音”。

李松副教授是刘联教授团队的骨干成员,齐鲁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博士,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和转化研究工作,在RCTS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7.694)、Arthritis & Rheumatol(IF: 15.483)、Clinical Immunology(IF: 10.190)、Oncogene (IF: 9.867)、Cell Death and Disease(IF: 9.685)等杂志发表SCI文章13篇,累计影响因子150余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大学临床研究基金培育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曾获CSCO “35 under 35”优秀青年医师、山东省医学会青年托举工程人才、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ik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6月16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